十二強雖然提前確定,但競爭季後賽排位戰依然暗流湧動,目前除了浙江廣廈穩坐釣魚台靜候來者之外,其他球隊似乎都在暗自較勁選擇季後賽對手。甚至作為休賽期被寄予厚望的北控隊,在更換主教練之後,也開始為了能夠殺進常規賽八強而嘗試著做出改變。客場面對深圳隊,臨時主教練格蘭似乎對於目前的外援配置不太滿意,尤其當小外援特萊斯因傷病缺陣,大外援薩林傑體能加上傷病影響,導致球隊在外援的使用上捉襟見肘,甚至在第二節的10多分鐘內格蘭選擇用全華班對陣深圳隊的雙外援。雖然北控隊最終拿下本場比賽,很明顯,格蘭依舊想讓球隊走得更遠,但以這種方式逼宮管理層,在常規賽臨近結束時北控依然保持第十一名的成績,球隊選擇簽約第四外援的可能性幾乎不大了。
本場比賽北控隊雖然客場作戰,但以球隊的整體實力尤其是內線實力來看,完全碾壓深圳隊,加上深圳隊提前無緣季後賽,基本上以練兵為主,所以,拿下對手是必然的。北控隊休賽期的引援來看,球隊的目標可不是僅僅打進季後賽這麼簡單,畢竟休賽期在沈梓捷和薩林傑的引進上沒少花功夫,加上朱松瑋的加盟,可以說北控隊的補強是很有針對性的。後衛線隨著廖三寧的崛起以及留下老將劉曉宇,加上兩名小外援特萊斯和里勒,一個能夠組織串聯球隊,一個具備衝擊籃下擁有超強的得分能力。所以,北控隊整體配置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中上游球隊的水準,甚至有希望在常規賽殺進四強的。可惜,常規賽階段,北控隊每一場比賽打的都非常掙扎,甚至連弱旅都很難在開局或者上半場建立一定的領先優勢。這也導致球隊排名一直下滑,最終使得主教練閔鹿蕾指導也黯然下課。
面對無欲無求的深圳隊,北控隊確實打出了碾壓的氣勢,四節比分除了第三節僅僅輸了1分之外,其他三節全部都處於領先位置。尤其是第二節比賽,主教練格蘭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以大鳥沈梓捷,陳國豪,朱松瑋,張帆和廖三寧這樣的全華班來應對深圳隊的雙外援陣容。雖然北控隊首節比賽結束處於領先位置,但畢竟才領先深圳隊4分,第二節當里勒被換下場時,北控隊僅僅以34:26領先深圳隊8分。這樣的微弱的領先優勢,格蘭居然敢使用全華班來應對,這膽量確實可以的,以北控目前球隊的處境,雖然已經鎖定一個季後賽名額,但第十一名的位置並非最理想的,因為賽前上海隊是第十名,季後賽無論遼寧,廣東還是新疆都希望最終排在第六名。所以,北控隊無論對陣遼寧,廣東還是北控都沒有絕對的把握。因此,本場比賽是只能贏絕對不能輸的。
但第二節在確立8分領先優勢的情況下,格蘭教練居然大膽嘗試全華班,看來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比賽方式來喚醒管理層,儘快的在第三階段收官時期為球隊選擇第四名外援來説明球隊獲得更好的排名,甚至有希望讓北控隊在季後賽中走的更遠。但本賽季北控隊的投入與產出差距似乎有點大,第二階段薩林傑傷病期間沒有選擇簽約第四外援,第三階段小外援特萊斯傷病期間,管理層依然選擇沉默。如今,常規賽接近尾聲,球隊依然徘徊在十二強的邊緣,想要讓北控隊再次簽約外援恐怕可能性不大。除此之外,就是格蘭選擇使用全華班還有一層意思,季後賽中萬一外援表現不力,不得已的情況下,球隊需要啟動全華班的模式,那麼,什麼樣的組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只有在常規賽最後幾場比賽中尋找答案。
從使用效果來看,沈梓捷,張帆,廖三寧,朱松瑋加上陳國豪這樣的五人組整體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十多分鐘之內不但沒有把外援在場時的領先優勢給霍霍沒有了,而且還從8分進一步擴大到了12分,要知道,對面的兩大外援約翰遜和湯普森這樣的組合可是能攻善守的。約翰遜的衝擊力加上湯普森的防守能力,北控隊全華班能夠不落下風,這說明北控隊國內球員個人能力整體上還是非常出色的。本場比賽這五人除了陳國豪9分2籃板得分沒有上雙之外,其他得分全部上雙,張帆19分3籃板2助攻,沈梓捷14分6籃板8助攻,廖三寧12分4籃板4助攻,朱松瑋11分3籃板1助攻。另外,中間短暫登場的劉曉宇也拿到了9分1籃板4助攻,由此可見,北控隊國內球員的個人能力並不差,一旦找到能夠串聯球隊的小外援,北控隊還真有希望殺進八強。
當然,本場比賽面對的畢竟是年輕且提前無緣季後賽的深圳隊,深圳隊雖然主場作戰,但沒有成績壓力,輸贏對於球隊意義都不大,只要達到練兵目的就可以了。但作為北控的主教練格蘭來說,能想到以全華班逼宮或者提前演練外援缺陣,這樣兩手準備的方式迫使球隊進一步提升,僅僅這一點來看,應該比閔鹿蕾指導技高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