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配件將成千億級市場 配件如何從“主機配角”成為“場景主角”
更新于:2025-03-26 02:57:42

前言

在過去數年間,國內外的各大手機品牌圍繞影像功能與技術展開多次激烈交鋒,在影像硬體參數、計算攝影、影調風格等角度,呈現出對移動影像發展趨勢與使用者需求的不同理解。而它們的相同之處,在於表現出對創作場景的重視:蘋果、華為、vivo 等品牌在產品發佈會與新春節日等時間節點,通過發佈新春短片及其創作幕後視頻等方式,宣傳手機的影像功能。

在行業的持續“內卷”之下,旗艦手機所能搭載的影像硬體趨於形態限制下的物理極限 ( 如一英寸感測器、2 億圖元等 ) ,影像能力的差異化不再顯著,因此使得用戶對於手機影像畫質敏感度逐漸下降,轉而追求創作的自由度與場景適應性。

需求分化:一台手機如何滿足場景的兩極?

這也引出了手機影像多年發展在用戶端產生的兩個重要影響。一方面,發生在手機領域的影像“內卷”使高品質影像創作的門檻有所降低,並藉助手機這一大眾化的載體,激發更多普通用戶的創作與分享慾望。另一方面,手機影像憑藉更強大的能力逐漸滲透至專業創作領域,不僅應對手機廠商的短片宣傳需求,而是需要在更多場景下與專業用戶的工業化解決方案相適配。

一邊是“抬手就拍”的大眾場景,另一邊是依託大量專業操作者與外設的嚴肅創作場景,其間還誕生了短視頻、微短劇拍攝,以及個人直播等多種新場景。場景可以說主導了使用者對影像設備的需求,而手機在傳統形態下,必然需要藉助配件實現類似相機的外接擴展功能,才能在多種截然不同的場景中表現得遊刃有餘,充分發揮自身影像能力。

我們能看到,在手機品牌的影像發佈會、新春短片花絮等內容中,很多時候出現了專業的影像團隊與大量的配件外設,如支撐、穩定、照明、散熱、存儲等等,可以說其中只是拍攝主機從專業電影機換成了新一代升級影像能力的手機。

換個角度來看,也許配件才是定義和塑造影像場景的主角。蘋果、華為、vivo 的新春短片花絮中,將手機與專業影像外設聯繫起來的紐帶是 SmallRig 斯莫格推出的通用手機擴展框產品,借助其表面的多樣介面,手機不僅能搭配手柄實現靈活絲滑的多角度運鏡,還可連接擴展多種專業影像配件,化身專業攝像機帶來電影級質感。

生態構建:市場數據與品牌博弈

以手機為首,移動影像技術與高性能設備普及度的提升,讓更多生活場景逐漸與創作相關聯,也進一步推動了運動相機、無人機等智慧影像設備,以及適配多種影像設備的配件市場增長。

在智慧影像市場方面,據沙利文研究統計,2022 年智慧影像設備行業規模持續增長至 307.5 億元,預計 2026 年達 500 億元以上,年出貨量突破 6000 萬台。而影像配件市場在保有傳統相機時代品類存量的基礎上,近幾年借力手機等智慧影像市場的發展,再次迎來強勁增勢:灼識諮詢數據顯示,2019-2023 年影像設備配件市場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 16.9%,預計在 2025 年成為千億級市場。

我們可以發現,行業統計的口徑焦點集中在設備本身,而在創作場景與硬體生態進一步關聯的演變過程中,一名使用者可能擁有多台設備,一台設備也可能根據其對應的多種場景,產生對於不同配件、生態組合的關聯。如果能使行業更多轉向用戶視角,可能更加有助於挖掘潛在需求,增強市場預期。

手機與智慧影像品牌作為新入局的“主機廠”,無疑看到了配件市場的發展潛力,並開始通過自建專屬配件生態的方式綁定使用者。從早期的蘋果磁吸生態,到 vivo、小米推出的影像旗艦手機專屬攝影手柄套裝,再到近期首次亮相的磁吸式外接無線鏡頭等,第一方主機廠似乎正摸索著此前各相機品牌構建鏡頭卡口生態的發展路徑。

不過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封閉生態對第一方而言固然有其優勢,例如增強品牌認同、紮根用戶心智,並為使用者提供針對性體驗優化等。但正如相機品牌在擁有自身獨特的鏡頭卡口同時,也會採用通用的底部螺紋介面、頂部熱靴、標準尺寸儲存卡,開放生態所具有的相容並包、靈活組合特點,可能更適合當下正朝著場景定義者方向發展的影像配件產品。

生態協同:從“單向適配”到“雙向定義”

對影像配件企業而言,以手機為載體,移動影像技術進步帶來的創作平權正是發展良機。能否通過廣泛創新、快速反覆運算,向專業場景與更廣泛的消費場景雙向滲透,決定了影像配件能否從主機身邊的“配角”,升維成定義場景的“主角”。

影像配件行業的賽道有諸多新老玩家,如優籃子、鐵頭、斯莫格等。其中創立於 2010 年的樂其創新,旗下品牌 SmallRig 斯莫格從相機支撐類產品起步,建立起涵蓋相機支撐與穩定、智慧手機支撐與穩定、燈光與控制系統、影像電源四大產品線和一站式直播間解決方案。通過獨有的全球使用者共創模式和小批量、多品類、多頻次和半定製的“快製造”敏捷供應鏈,攜手全球影像產業夥伴,以生態 + 主機同步發售的模式助力場景落地。

樂其與 SmallRig 斯莫格成為影像配件行業中場景型企業的代表,其價值體現在高度的場景定義與生態協同能力。面向個人消費者,它能夠通過成套系的解決方案滿足用戶場景化需求,輕鬆搭建個人或小微型商業影像創作環境,如街拍、旅拍、VLOG、直播等。

而面向它的合作夥伴,例如作為新“主機廠”的手機品牌,則可以通過不斷反覆運算的配件生態,幫助手機產品快速覆蓋專業場景,充分發揮影像能力。同時斯莫格能夠藉助手機品牌流量觸達海量使用者,並獲取使用數據與優化建議,從而影響下一代產品定義。

超越了你出產品、我出配件的“單向適配”模式,影像配件品牌與主機廠聯合進行生態協同的新路徑,將會成為影像創作大眾化時代的新特點。用戶會發現在同質化的手機、相機等拍攝設備之外,配件與生態將會是提供更高效率、創造更多玩法,對場景進行定義的核心要素。

總結

影像配件從主機身邊的配角到塑造場景的主角,這兩個時代的變化過程伴隨著影像場景生態的崛起,而它的根本原因在於高素質影像硬體“下放”至手機帶來創作平權,以及手機向更專業創作領域的滲透。正如前文所說,在這個視頻需求爆發的轉折時代,行業有必要轉向用戶視角,更充分挖掘潛在的場景與需求,實際市場規模或是此前預估的倍數級。

生產核心設備的主機廠,與構建生態、定義場景的配件企業對於時代的變化各有其視點,也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做好準備進行應對。手機品牌等主機廠目前來看普遍選擇自建一部分配件生態,但為借力外在的配件生態,滲透專業創作場景留出了充足空間。

從影像配件企業的角度,構建更加模組化、高相容性的配件生態與場景化解決方案將會是順應時代的選擇。跨過單向適配、查漏補缺的“配角”階段,而是作為“主角”以生態定義場景,以多元的解決方案激發大眾影像創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