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面新聞記者 | 武冰聰
介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低價白酒的熱度還在持續。
過去一年,奧樂齊推出售價9.9元每瓶的“濃香型純糧白酒”,鳴鳴很忙推出的9.9元/瓶濃香白酒名為“超省”。到了2025年,盒馬超市的貨架上也出現了自有品牌白酒“清香壹號”,每瓶售價39.9元。京東七鮮超市則將39.9元每瓶的自有品牌白酒“京鮮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嗨特購也開闢出兩個貨架的酒水專區,出售幾十元的低價口糧酒。
雖然香型和供應商不同,但顯而易見的是傳統超市、零食量販店、零食折扣店通過線上線下多管道 “扎堆”做起了自有品牌的酒水生意。
而這也給不同酒企帶來了新的市場空間。
京東七鮮和盒馬自有品牌白酒的終端售價相同,且兩款清香型白酒的供貨商都是山西酒企汾陽王。公開資料顯示,汾陽王酒業起步於汾陽,該公司稱其釀造工藝的核心與汾酒高度相似;產能方面,汾陽王酒業年產能2萬噸,長期是呂梁第二大酒企,僅次於汾酒。
介面新聞關注到,在盒馬線下門店的酒水區,自有品牌光瓶酒被擺在了貨架C位,與市場上頗具盛名的“玻汾”毗鄰。正如同在山西汾陽產區,汾陽王與山西汾酒也是近鄰。光瓶酒指的是不用包裝、紙盒,消費者直接看到酒瓶的白酒,它的售價通常不足百元,走低價口糧酒路線。山西汾酒的玻汾、高脖綠瓶西鳳酒,是消費者熟悉的光瓶酒產品。而如今,這一品類也成為零售商自有品牌的選擇。
零售商關注自有品牌白酒,原因湧入這條賽道的玩家還不多,市場空缺等待填補。如同此前超商通過自有品牌零食來提高利潤空間的做法,自有品牌白酒同樣減少了品牌溢價和管道分成,在以低價吸引消費者的同時,提高了利潤空間。
擺在同一個貨架上,自有品牌白酒做到了更低的價格。消費者熟知的山西汾酒旗下53度黃蓋玻汾在盒馬單瓶售價為53.9元,同樣規格的自有品牌白酒價格僅有39.9元。相似的產區與釀造工藝,卻打出更低的價格,吸引了口糧酒的飲用者。
對比其他自有品牌產品,白酒把價格打下來的原因還包括,光瓶酒採用統一規格的簡裝光瓶,省去外盒、瓶身加工等成本投入,將資源集中於酒體本身。選擇名產區中的二線產品,既能“蹭熱點”打開市場知名度,還可以爭取價格優勢。
終端零售價不高的自有品牌白酒,卻能做到獲利率高。對於新零售商來說,酒類產品是門店及供應鏈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而進行的品類擴張。行業內有觀點認為,多數超市自有品牌白酒毛利能夠達到20%以上。
更讓渠道動心的是,它甚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應對白酒行業里棘手的庫存問題。對於傳統酒商來說,庫存不超過拿貨量的三分之一,可看做良性庫存。白酒受到保質期影響較小,但壓貨帶來的現金流讓轉銷商吃不消。因此,自2023年以來,由於經銷商庫存積壓拋售貨品,導致高端名酒價格倒掛的問題頻發。
自有品牌白酒的模式,減緩了酒商長期遭遇的庫存壓力問題。介面新聞走訪市場瞭解到,每家零售品牌仅推出1-2款核心單品,商家通過大單品策略,以及從廠家直接拿貨的模式,降低生產損耗與庫存壓力。
白酒行業分析師肖竹青曾前往汾陽王進行調研,他看到目前一些新零售開始做自有品牌的白酒,一方面是利用自己的強勢採購地位,能夠獲取更高的毛利空間。第二是通過自有品牌的建設,能夠完善產品矩陣,再利用自有的商業陳列資源和消費場景,可以擴大分銷的渠道建設。
京東七鮮在採訪中也提到了“重塑白酒供應鏈”,從優化供應鏈入手,把終端零售價格打下來,從而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是零售商的常規做法。
“新零售巨頭與酒廠合作處於強勢地位,會提出特殊要求,例如賬期授信銷售、退換貨承諾、樣品贈品贊助等等。”肖竹青告訴介面新聞。
在和白酒供應商的合作中,看似零售商在合作中處於強勢位置,但給白酒行業帶來了一種新的可能。給零售商做貼牌白酒,讓地方酒企在行業深度調整時期尋找到了增長點。
不久前,汾陽王官宣了2024年的業績表現,該公司銷售規模增長20%,高端產品增長40%。2023年這家公司營收同比增長近兩成,創下歷史新高。
給奧樂齊提供9.9元清香型白酒的,則是位於四川成都大邑縣的沁園春酒業, 這家酒企通過將60-90天的傳統發酵週期壓縮成30天,實現成本降低。9.9元白酒成為賣斷貨的流量產品,原本不出名的地方酒企也從中拿到了更多訂單。
肖竹青認為,在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之時,製造型的白酒企業通過大量生產、大量銷售實現規模效益,生產口糧酒的企業向新零售巨頭供貨,可以放大企業影響力。同時在與新零售企業合作的過程中也能夠獲得更多的陳列,更多的品牌曝光機會,促進自有品牌的發展。
京東七鮮酒類業務採銷負責人向介面新聞表示,該公司從2024年開始佈局白酒賽道,並於去年12月首批推出清香型光瓶酒產品,該系列上線首季度即進度各管道白酒TOP商品。
“選擇53度清香型作為首款產品,一方面是基於消費趨勢洞察,目前家庭自飲場景佔比提升,更加註重性價比,消費者對‘高頻低決策成本’的日常用酒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清香型具備‘入口柔、醒酒快’的普適性特徵,在全國有著廣泛的消費者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盒馬已經率先推出了自有酒水產品矩陣。據行業媒體酒業家消息,過去兩年間,盒馬超市中的光瓶酒每年以60%的幅度增長,2024年6月與汾陽王聯合推出的清香壹號每周保持100%的銷售增長,上市月余每日銷量已達上千瓶。
京東七鮮預計,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會形成自有品牌酒水產品矩陣。可以看出,頭部超商對於酒水產品的佈局還在深化。
當前光瓶酒市場呈現增量競爭態勢,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近10年來中光瓶酒呈現出遠超行業增速的發展動力,其銷售額從2013年的352億元上漲至2022年的1146億元,翻了3倍多。光瓶酒在白酒行業營收佔比也從2013年的7%,上升至2022年的18.4%。
口糧酒和高端化名酒的飲用場景和目標人群存在差異。“只有200元以上的白酒才需要品牌支撐,200元以內主要是靠性價比,靠消費體驗分享、陳列和銷售推薦。”肖竹青認為,大眾對口糧酒相對缺乏品牌忠誠度,反而更看重性價比。
在高端名酒上市公司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中,低價自有品牌白酒賽道上或許還會湧入更多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