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破界之作!《生萬物》攜倪大紅秦海璐演繹魯南風雲
更新于:2025-03-26 02:17:34

當橫店還在量產仙俠劇時,楊冪把自己扔進了魯南的黃土坡——素面朝天、指甲縫裡嵌著泥,用一場「毀容式」轉型向流量時代宣戰。這部名為《生萬物》的年代劇,藏著這位頂流女星的破釜沉舟。

劇組放出的花絮里,楊冪頂著四十度高溫跪在麥茬地裡拍綁架戲。粗麻衣領口被扯爛,脖頸處特意畫的晒傷斑隨著汗水泥漿暈開,導演喊卡時她仍止不住生理性乾嘔。這種「自毀」式投入,與《三生三世》時期懸浮的仙氣形成殘酷對照。

造型師透露細節:為貼近農婦形象,楊冪要求每件戲服先做舊兩周——粗布衣要在泥漿里浸泡三天,再暴曬至褪色;頭巾必須用真柴火熏出焦痕。最狠的是她主動剃掉半邊眉毛,只因「寧繡繡不該有精心修飾的眉形」。這種瘋勁,讓監視器後的倪大紅都感歎:「現在年輕人對自己是真下得去手。」

導演劉家成把拍攝稱為「一場行為藝術」:禁用粉底液,全員素顏上陣;要求演員提前三個月學習魯南方言,連群演罵街的俚語都要考古縣誌。劇中重頭戲「棄女風波」的拍攝地,選在真實荒廢八十年的地主老宅,樑柱上的彈孔與血漬都是歷史遺留。

楊冪與秦海璐的宅鬥戲堪稱「窒息美學」:前者跪在青石板上陳述被棄經過,後者倚著太師椅嗑瓜子,每吐一片瓜子皮就念句「女子本弱」。這場戲採用一鏡到底,當秦海璐的瓜子皮砸中楊冪眼角時,導演刻意保留這個意外鏡頭——飛濺的唾沫星子在陽光下形成詭異光斑,恰似舊時代對女性的規訓具象化。

歐豪的加入讓劇組多了份「糙漢浪漫」。為演繹農民封大腳木訥下的暗涌,他設計標誌性動作:說話時總用草桿剔指甲縫。與楊冪的夫妻戲裡,他獨創「反向帶戲法」——當楊冪情緒爆發時,他反而收斂表情,用結繭的拇指輕拭對方眼淚,沉默中完成權力關係轉換。

最令人驚喜的是邢菲。她飾演的庶妹有場「代嫁哭戲」,本是按劇本走位,她卻突然衝向楊冪扯住其衣角嘶吼:「阿姐當年為何不帶走我?」即興發揮的臺詞讓原著作者趙德發拍案叫絕:「這才是封建家族吃人本質的絕佳註腳!」

在影視寒冬中,《生萬物》被看作楊冪的「投名狀」。為甩掉「演技黑洞」標籤,她在劇組開啟瘋魔模式:每天提前兩小時到現場看重播,用紅筆在劇本標註132處氣口調整;向倪大紅偷師「老農坐姿」,甚至把休息椅換成木凳找感覺。

劇評人木易觀察到危險信號:「她的表演仍帶著古偶時期的慣性——遭遇重大變故時下意識瞪眼,但好在能用方言和肢體找補。」這場轉型如同走鋼絲:過於顛覆會丟失基本盤,稍顯猶豫則被批作秀。

美術組埋的隱喻值得玩味:寧家祠堂供桌缺角處墊著《女誡》,封家炕席下壓著《新青年》。這些細節構建出新舊思想的拉鋸戰場。當楊冪握著鐮刀割斷裹腳布,背景音是1931年濟南慘案的廣播報導——個人命運與家國敘事在此交匯。

劉家成大胆啟用4:3畫幅拍攝回憶戲份,顆粒感的畫面里,楊冪的旗袍造型首次失去光澤。這種「去美顏化」處理,恰似對流量經濟的嘲諷:當濾鏡破碎,真正的演技才敢直面鏡頭。

殺青那天,楊冪穿著戲服在麥田裡狂奔,粗布衣襟灌滿北風。這個曾用「少女冪」定義內娛審美的女人,正試圖在黃土地上完成對流量的獻祭。或許正如她在劇組日誌寫的:「寧繡繡不需要被觀眾愛,只需要被時代記住。」

這場豪賭的底牌,藏在《生萬物》預告片的最後一幀——楊冪抬頭望天,眼角皺紋里卡著麥殼,瞳孔卻映出1945年的勝利煙火。這一刻,「演員楊冪」終於掙脫「明星楊冪」的殼,在魯南的風里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