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水稻中耕除草機首次在中山亮相
更新于:2025-03-26 02:13:57

本文轉自:中山日報

今年全市計劃春播作物面積7.59萬畝,積極探索“良種加良法,良機配良田”創新模式

無人駕駛水稻中耕除草機首次在中山亮相

無人機噴灑,自動插秧機立體作業演示。本報記者 余兆宇 攝
  “春分”已至,農機在田間轟隆作響,奏響了春耕生產高潮進行曲。3月20日,火炬高新區新旺農民合作社水稻生產基地內一片繁忙,來自省市的種子專家、農技人員、種植大戶代表齊聚一堂,參加2025年春耕生產暨紅火蟻春季聯防聯控現場會。

  2025年是“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的關鍵之年。為確保今年糧食生產開好局、起好步,全市打好“組織統籌、政策引導、技術扶持、農資農機供應、氣象研判”組合拳,確保春耕不誤農時。記者採訪獲悉,今年全市計劃春播作物面積7.59萬畝,其中早稻3.19萬畝,目前春耕工作正穩步推進。

  本報記者 陳雪琴

  通訊員 廖志高 周志洪

  ■計劃主推水稻合理密植技術超5000畝

  連片的水田倒映著藍天白雲,偶有清風拂過,蕩起陣陣漣漪;插秧機無人機同步作業,一株株嫩綠的秧苗,正孕育著農戶新一年的希望。中山市農推中心技術人員劉昌乾介紹,今年全市主推水稻合理密植技術(以下簡稱“密植技術”),通過增加每畝秧苗種植數量,提高水稻單產水準。

  對於水稻種植而言,常規水稻株距是18釐米,而今年主推的水稻合理密植技術,主要將水稻株距控制在14釐米到16釐米。劉昌乾介紹,去年全市在民眾街道新建村的50多畝水稻田首次實施了密植技術,以14釐米為例,該稻田濕穀單產500多公斤/畝,比傳統水稻栽插密度提升15%以上,產量高出20%左右。

  記者瞭解到,為進一步提升糧食產能,今年全市計劃推廣水稻合理密植技術超5000畝。其中,2024年糧食播種面積1500畝以上的鎮街,將至少建立1個水稻合理密植示範基地,每個基地連片面積不低於100畝;2024年糧食播種面積500畝到1500畝的鎮街,爭取建立1個水稻合理密植示範基地,每個基地連片面積不低於50畝。

  ■運用新技術實現糧食增產增效

  良種、良機、良技配套,是提高水稻單產的關鍵。在農機農具展示區域,除了常規的植保無人機、巡田機、插秧機、育秧播種機外,無人駕駛水稻中耕除草機的亮相,吸引了不少種植戶的眼球。“我們剛訂購了一台。”農戶許小河笑著說,“做農業啊,就得緊跟時代步伐,不能老是抱著老一套不放。只有不斷接受新事物、運用新技術,才能實現糧食增產增效,讓咱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無人駕駛,物理除草。”華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齊龍介紹,該除草機配備了無人導航系統,可以根據插秧機的作業軌跡進行物理除草,減少除草劑的使用量,同時還能疏鬆土壤增加水稻根系含氧量,增加水稻產量。在效率方面,中耕除草機平均作業效率每小時可達到0.57公頃,除草效率比人工施用除草劑高出約3.3倍。

  稻田草害是造成水稻產量下降、品質降低和農田丟荒等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齊龍坦言,由於水田環境的複雜性、水稻密植等農藝特點,傳統的機械除草方式存在著傷苗率高、除草率低、適應性差等問題,因此團隊不斷調試機器,將傷苗率控制在2.1%。他笑著說:“我們是首次在中山推廣這個農機,目前已有種植戶跟我們達成合作。”

  水稻品種展示區與農機展示區域緊密相鄰。一張張小方桌上放置著南晶香佔、19香等稻米和種子,稻米的清香撲鼻。中山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種子站站長陳國軍介紹,目前中山超60%的水稻種植品種為南晶香佔、19香,具有穗大粒多、結實率好、抗病性強、穩產高產等優勢。現場,各農戶、農技人員也就化肥減量增效技術、農作物病蟲害防護技術、農業保險知識、施肥博士APP使用等進行交流。

  ■“耕種收”全鏈條提升糧食單產

  2024年,中山積極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成功克服汛期強降雨、熱帶風暴等不利自然因素影響,全市糧食單產穩中有增,連續四年實現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和單產“三增”。為了持續穩定糧食產量,今年全市計劃春播作物面積7.59萬畝,其中早稻3.19萬畝,蔬菜4.2萬畝,還有部分其他糧食,春播面積保持穩定,全力推動糧食生產邁向更高水準。

  “我們將從選種、育秧、插播、管理、收割全鏈條推動糧食生產取得更高成效。”中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有林介紹,在選種方面,市農業農村局安排專項資金用於農作物優質品種推廣,包括“南晶香佔”“19香”等高產水稻品種。“秧好一半谷”,秧苗品質直接關係到糧食增產,全市已充分發動種糧大戶或依託糧食種植基地,大力建設集中育秧中心。各鎮街也可委託專業的社會化服務機構進行集中育秧,實現秧苗的標準化、專業化培育,為糧食增產提供有力保障。

  農時把控上,全市已經及時檢修、調度農機,春耕生產正順利進行。直播稻可在3月20日左右撒播(或飛播),插秧於3月20日(春分)前後啟動,4月4日(清明)前基本完成。

  在田間管理方面,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將持續強化農技服務,組建“輕騎兵”農技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事。具體包括,大力推廣水稻測土配方施肥、一次性施肥和側深施肥等技術,適時開展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治,同時推廣冬種紫雲英經驗,提高耕地地力。在收割階段,全市則將加強減損培訓,加快農機農具更新換代,力爭將機收平均損失率降至3.5%以內。

一起跟著電影去旅遊
一起跟著電影去旅遊
2025-03-26 13:47:15
消費教育“活”起來
消費教育“活”起來
2025-03-26 13:48:04
暴降17℃
暴降17℃
2025-03-26 13:48:42
警民聯手救隻“鴨”
警民聯手救隻“鴨”
2025-03-26 13: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