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最強旗艦級桌面處理器銳龍9 9950X3D在本月11號已經正式與大家見面。
我們也在第一時間為大家奉上了該處理器的性能測試。不過,為了讓處理器性能穩定發揮,我們當時使用的是1080P解析度,須知解析度越低,對顯卡性能的需求就會越小,因此對處理器的要求會更高。
誠然,在1080P解析度下,銳龍9 9950X3D與包括自家和競品在內的多款處理器產生了較大的性能差距。
但是,考慮到其5599元的售價,購買這款處理器的用戶群體,多數會奔著4K解析度去。
那麼,以4K解析度下,這款處理器會有怎樣的性能表現,該處理器除了本身和X3D模式外,還有一些其它的玩法,不同“狀態”下的銳龍9 9950X3D,又會帶來怎樣不同的體驗?這次,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吧!
本次測試我將測試該處理器的4個狀態:標準模式、BIOS中的Frequency模式、X3D模式以及關閉CCD1,僅使用帶有3D V-Cache緩存模組的CCD0核心工作的模式。
這塊主機板以純白的外觀和優秀的易用性設計,讓我迫切地想要‘上手把玩’最好的。
本次測試使用的顯卡是來自技嘉的AORUS GeForce RTX 5080 MASTER ICE 16G中文名超級雕(白),該顯卡以白色的外觀和優雅的線條設計,非常適合打造純白色系攢機的玩家。
測試主機板BIOS設置測試主機板BIOS設置:
本次測試使用的是技嘉的F4b版BIOS。
首先在記憶體方面,我開啟了EXPO模式,並開啟了High Bandwidth Support(高頻寬模式)。
PBO的相關設置為詳細設置,PBO Limits為主機板,其頻率為10倍。Max CPU Boost Clock Override頻率為200MHz。Platform Thermal Throttle Limit為255。
同時,將SVM功能關閉。
最後,主機板的供電模式設置為Turbo。
性能測試相關設置說明性能測試相關設置說明:
本次測試中,關於AMD銳龍9 9950X3D處理器有4種不同的工作狀態:
標準模式:
標準模式的銳龍9 9950X3D
這一工作狀態是模擬使用者僅開啟PBO後的使用狀態,這項設置只向前頁所示那樣進行BIOS調節,其它設置不做任何改變。
X3D模式:
技嘉的X870E冰雕主機板提供了針對遊戲優化的X3D模式。在前頁BIOS設置的基礎上,額外再開啟X3D Turbo Mode后,CPU的CCD1核心會被關閉,僅使用帶有3D V-Cache技術的CCD0核心來進行工作。同時,主機板會將處理器的超線程模式也關閉。因此,銳龍9 9950X3D就變成了8核8線程。
開啟X3D模式后的銳龍9 9950X3D
Frequency模式:
在技嘉的X870E主機板中,允許用戶通過AMD 3D V-Cache性能優化器,根據運行的應用程式動態改變‘優先’使用的處理器核心,從而提升 Ryzen 9 3D-V Cache 處理器在遊戲和非遊戲任務中的性能。
在BIOS的CPPC Dynamic Preferred Cores當中有以下幾個選項:
Frequency:始終優先選用CCX中頻率最高的CPU。
Cache:始終優先選用3D V-Cache CCX中的CPU。
Auto | Driver:讓驅動程式根據當前活動視窗決定優先使用哪些CPU。
在這一選項中,我們在之前BIOS設置的基礎上,額外選擇了Frequency模式。
開啟Frequency模式后的銳龍9 9950X3D
由於僅開啟Frequency模式並不會關閉處理器核心和超線程,所以在CPU-Z方面其識別和默認狀態相同。
僅關閉CCD1模式:
AMD的銳龍9 9950X3D也僅有1個CCD核心Die應用3D V-Cache技術,即CCD0。該核心Die最大可達8核心16線程,且基礎頻率要高於銳龍7 9800X3D的CCD0。
因此,我們這前頁BIOS設置的基礎上,將CCD1關閉,來看看8核心16線程下的銳龍9 9950X3D,會有怎樣的表現。
關閉CCC1后的銳龍9 9950X3D
將CCD1關閉後,銳龍9 9950X3D就只剩下應用了3D V-Cache技術的CCD0核心Die運行了。
此外,這次的測試,我使用的是購買銳龍9 9950X3D使用者極大可能會選擇的4K分辨來進行遊戲測試。
遊戲測試方面我使用的是技嘉的RTX 5080超級雕(白),並盡可能的關閉DLSS和幀生成專案,以免對測試成績造成影響。
技嘉X870E冰雕外觀及供電技嘉X870E冰雕外觀及供電:
技嘉的X870E冰雕主機板是一款純白外觀,ATX板型的主機板,這裡的純白是指包括記憶體、顯卡插槽、供電介面、PCB板身在內的純白,搭配其稜角分明的散熱模組設計,讓主板顯得非常的乾淨,時尚。
該主板採用了20相供電設計,對於預設熱設計功耗僅170W(最高性能處理器)的銳龍9 9950X3D處理器來說,算是小菜一碟。
主機板的實際供電應為16+2+2相設計,其中CPU核心供電為16相,SOC供電則是2相,每相均配備了一個英飛淩的IR PMC 41410 DrMos,可為每相供電提供80A的穩定電流。
輔助供電則是2相採用了一上一下的Mosfet設計,分別為安森美的4C10N和4C06N。WPM晶片同樣是來自英飛淩的XDPE192C3B。
最後,為了保證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兩個巨大的散熱模組中間採用了一根熱管進行連接,以達到均衡散熱的效果。散熱模組的重量為437g。
技嘉X870E冰雕其它介面技嘉X870E冰雕其它介面:
該主板擁有4根白色外觀的DDR5記憶體插槽,支援雙通道模式,單根最大支援64GB容量以及8200MT/s(OC)的頻率。4根合計最大支援256GB的容量。
該主板擁有3個PCIe插槽,其中最上邊(藍色)的插槽為CPU提供,最大可支援PCIe Gen5協定以及16倍速。
同時該插槽帶有金屬加固設計,能夠起到抗干擾和加固插槽的作用,防止過重的顯卡對插槽造成損傷。
該主機板配有一個易拆鍵,通過下壓即可輕鬆釋放插槽鎖,便於玩家拆卸顯卡。
下邊綠色和紅色的則是由晶元組提供,其中綠色的插槽支援PCIe Gen4協定以及4倍速,紅色的插槽則是支援PCIe Gen3協定以及3倍速。
主機板擁有4個NVMe M.2固態硬碟槽。
最上邊藍色的由CPU提供,支援單獨的PCIe Gen5協定以及4倍速。
下邊2個綠色的同樣是由CPU提供,同樣支援PCIe Gen5協定以及4倍速,但是該插槽與PCIe X16顯卡插槽共享頻寬。
所以這兩個插槽若插入固態硬碟時,則顯卡插槽會工作在8倍速模式。
最下方紅色的則是由晶元組提供,支持PCIe Gen4協定以及4倍速。
最後,在I/O介面方面,該主板擁有1個不開機刷新BIOS鍵。
技嘉RTX 5080超級雕正面、頂部技嘉RTX 5080超級雕正面、頂部:
本次文章的主角為技嘉的RTX 5080超級雕(白),是一款白色外觀的高性能遊戲顯卡。
其顯卡正面配有3個直徑為11cm的新一代仿生風扇,採用正逆轉設計,左右兩個風扇逆時針旋轉,中間風扇順時針旋轉,可以有效減少相鄰風扇之間的擾流並提高氣流壓力。新一代仿生風扇的表現紋理更符合空氣動力學,降低了風阻和噪音,風壓 提升53.6%,風冷提升12.5%,讓顯卡的效率更高。
超大的顯卡帶來了更大的頂部出風面積和更為酷炫的頂部設計。
白色外观的技嘉RTX 5080超級雕在頂部的左測印有GEFORCE RTX的英文標識,右邊則是AORUS的系列標識和一個LED小螢幕。
該顯卡的供電介面位於頂部中間位置,採用PCIe 5.0供電介面。旁邊是BIOS切換開關,該顯卡有性能和冷靜兩種BIOS模式,用戶可根據使用環境來進行切換。
頂部右側AORUS英文標識和LED小螢幕特寫,此處也是該顯卡的一處RGB燈光區域。
技嘉RTX 5080超級雕背面、介面技嘉RTX 5080超級雕背面、介面:
該卡配有一個金屬背板,能夠起到輔助散熱和加固顯卡的作用。
金屬背板和顯卡背面的ROG燈光區域形成了組合式的圖案,為技嘉的AORUS雕型LOGO。
同時,該顯卡採用吹透式設計,風扇吹出的冷風可以直接穿透顯卡,起到優化機箱內部風道的作用。
最後,該顯卡為4槽設計,佔據3個PCIe插槽位,寬度為4槽。
在I/O介面方面,該顯卡配備了3個DP 2.1b介面和1個HDMI 2.1a介面。
測試平臺及測試項目介紹測試平臺及測試項目介紹:
整個測試平臺及測試專案如上圖所示。為了更好的發揮其處理器的性能,我們盡可能的將其它硬體拔高,防止其它硬體影響處理器性能的發揮,以此來讓大家直觀的感受銳龍9 9950X3D處理器在不同BIOS設置下的性能差距。
同時,這次測試我加入了1%Low幀的表現,不過為了保證測試公平性,測試我僅選擇了帶Benchmark的遊戲,其1%Low數據也為Benchmark程式自動生成,並非人工收集。
這次測試為4款帶1%Low和Benchmark的遊戲加4款標準帶Benchmark的遊戲組合。
遊戲測試方面我統一選擇了4K解析度,其畫質盡可能的選擇預設最高檔,關掉DLSS及幀生成和光追等選項。
整體測試平臺
4K帶1%Low遊戲性能測試4K帶1%Low遊戲性能測試:
注:本次測試使用的顯卡為技嘉的RTX 5080超級雕白。
《看門狗:軍團》4K最高畫質遊戲性能測試對比
《刺客信條:幻景》4K極高畫質遊戲性能測試對比
《銀河破裂者》CPU Benchmark 4K解析度遊戲性能對比
《CS2》4K解析度非常高畫質遊戲性能測試對比
4K遊戲性能測試4K遊戲性能測試:
注:本次測試使用的顯卡為技嘉的RTX 5080超級雕白。
《地平線:零之曙光》4K解析度終極品質畫質遊戲性能測試對比
《古墓麗影:暗影》4K解析度最高畫質遊戲性能測試對比
《賽博朋克2077》4K解析度超級畫質遊戲性能測試對比
《孤島驚魂6》4K解析度極高畫質遊戲性能測試對比
工況測試及總結工況測試:
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對銳龍9 9950X3D處理器的工況進行了測試,測試為開啟AIDA64單烤FPU的形式,測試室溫為20度。
首先是開啟X3D模式下的銳龍9 9950X3D(即8核心8線程模式):
測試時間約為26分鐘,此時處理器的最高頻率為4.9GHz。通過HWiNFO64可以發現,CPU核心溫度最高為82度,當前溫度為53度。
CPU封裝功率最大為148.052W,當前為42.749W。
然後是標準模式下的銳龍9 9950X3D(即16核心32線程模式):
測試時間約為27分鐘,此時處理器的最高頻率為4.3GHz。通過HWiNFO64可以發現,CPU核心溫度最高為95.4度,當前溫度為87.4度,CPU處於過熱降頻狀態。
CPU封裝功率最大為257.804W,當前為251.556W。
測試感想:
我在最後還是列出了一個表,以便大家對之前銳龍9 9950X3D不同狀態下的性能表現有一個直觀的瞭解。
在解析度較低的情況下,顯卡可以更快地完成渲染工作,從而減輕其運算負擔。這時對處理器的壓力就會變大。
而在4K等高解析度下,顯卡會承受更大的渲染壓力,這時,對於處理器的運算需求相應的也會降低。
因此,在4K解析度下,處理器的幾種模式其實很難看出差距,尤其是在《古墓麗影:暗影》遊戲中,甚至出現了平均幀完全相同的局面。
不過,銳龍9 9950X3D除了遊戲性能外,還有生產力方面的優勢,雙CCD設計,16核32線程的硬實力,使得其處理器在渲染,AI方面有著更高的優勢。
綜上所述,如果你的目標僅僅是在4K解析度下進行遊戲、娛樂,其實銳龍7 9800X3D已經足夠合適。要是在生產力方面也有需求,那麼銳龍9 9950X3D可謂是一步到位的最強性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