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萍
“這個是我們種植的‘不知火’醜橘品種,口感特別好,果肉脆嫩多汁,還沒有上市就接到3000斤的訂單。”走進思南縣邵家橋鎮“不知火”醜橘種植基地,放眼望去,包裝袋裡金黃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令人垂涎欲滴。思南縣醜八怪種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陳德江正帶著果農們穿梭在果樹間,忙著採摘、搬運、整理、分級、稱重、打包成熟的柑橘。
果農豐收。何敏攝
春分前後,思南縣邵家橋鎮種植的100畝反季節柑橘品種“不知火”開始上市,填補了冬春季節水果市場的供應空白。通過錯峰上市,豐富了果品市場,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金色引擎”。
“不知火”柑橘是近年來邵家橋鎮引進種植的晚熟柑橘品種,其成熟期可延續至每年三四月份。該品種富含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兼具口感與營養價值,深受消費者青睞。
果實掛滿枝頭。何敏攝
據悉,邵家橋鎮屬於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為“不知火”醜橘提供了極佳的生長環境。“不知火”醜橘屬於晚熟雜交柑橘品種,採果期比普通柑橘品種的成熟期要遲兩三個月。
為了讓“不知火”醜橘“平安”越冬,當地的農技人員指導果農開溝施入土雜肥,這樣可增加活土層,引根深紮,增強樹勢,給柑橘樹的根系創造一個較好的水、肥、氣、熱條件,同時還給果樹穿起過冬“罩衣”,從而提高抗寒能力。
果農忙著採摘。何敏攝
“由於‘不知火’醜橘是屬於反季節水果,果子要在樹上過冬,在嚴寒的冬天,我們採用遮陽網或者農膜把樹裹起來,預防果子被凍壞。”思南縣邵家橋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陳軍說,通過土壤改良、樹冠覆膜保鮮、水果套袋保鮮、綠色防控等一系列技術措施,確保“不知火”醜橘能給果農帶來良好的收益。
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推進,思南縣邵家橋鎮牢牢把握髮展機遇,結合石漠化綜合治理、土地整治等政策,引進種植“不知火”等晚熟柑橘品種,不僅增加了經濟效益,也讓曾經的荒坡披上了“綠裝”。
從石漠化荒地到“金山地”,邵家橋鎮反季節上市的“金色果實”不僅為消費者帶來舌尖上的享受,還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甜蜜”產業正在這片熱土上蓬勃發展。
“不知火”種植基地。何敏攝
“我們果園總面積是300畝,有‘明日見’‘春見’‘不知火’三個品種,果園豐產期的產量能夠達到60萬斤;同時我們還進行了林下養殖,目前養殖了雞、鴨、鵝300羽。”陳德江說,探索多種發展模式,增加收益。
產業興,百姓富,鄉村振興有“底氣”。近年來,思南縣邵家橋鎮始終堅持以特色產業為抓手,通過發展晚熟柑橘、脆香甜柚、脆紅李等林果經濟,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鋪就致富新路子,進一步激發村民致富的內生動力,增強群眾致富信心。(何敏、蘇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