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承 匠心正骨
更新于:2025-03-26 00:51:59

本文轉自:滄州日報

李氏中醫正骨:

百年傳承 匠心正骨

哈薇薇

李康為患者治療頸部疾病。

李康傳授徒弟李氏正骨技藝。

項目簡介

李氏中醫正骨: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雛形初成於先祖李杏林之手。歷經六代傳承,從第二代李彩山創建三元堂醫館,到第三代李玉岩制定行醫家訓,再到第四代李寶倉獲醫藥專利、第五代李康和第六代李吉等人融合西醫傳承發展,李氏中醫正骨融合家傳與古方,尤其在治療股骨頭壞死等骨病上成效顯著,是極具價值的非遺專案。

學術淵源

近日,記者走進滄縣三元堂中醫骨傷醫院,採訪了第五代傳承人李康。

早已等候多時的李康迫不及待地向記者談起自己的家學淵源:“一切要從清朝光緒年間說起,先祖李杏林見當時社會動蕩,百姓缺醫少藥,便變賣20畝良田,四處求醫問藥救助民眾。因其善心,獲源清宮的秘方秘術,奠定了李氏中醫正骨的雛形 。”

第二代傳承人李彩山,不僅繼承家傳,還奔波於河北、北京等地,遍訪名醫,搜羅古方驗方。1909年,李彩山創建三元堂醫館,讓李氏中醫正骨有了穩定的行醫之所。

“我的祖父李玉岩,是第三代傳承人。他制定行醫家訓,醫術精湛,備受鄉里敬重。”

李康回憶道:“第四代傳承人、父親李寶倉在治療股骨頭壞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獲得內服和外敷藥物兩項國家專利。同時,父親還榮獲‘河北省優秀中醫’‘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稱號,在國家中醫藥重要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極大推動了李氏中醫正骨的發展。”

如今,身為第五代傳人的李康,也扛起了傳承大旗。他畢業於白求恩軍醫學院,現任滄縣三元堂中醫骨傷醫院院長。李康說:“我已收李吉、李宗穎、赫恩國3人為徒,我會毫無保留地把所學傳授給他們,讓李氏中醫正骨在新時代繼續發光發熱,説明更多患者。”

技法特色

談及李氏正骨的獨特之處,李康滿臉自豪。李氏正骨主治股骨頭壞死、腰腿痛等各類骨傷病,技法底蘊深厚。以《醫宗金鑒》正骨八法為根基,融合多家正骨流派精華,治療時以手法整復為主,搭配夾板固定,結合扎針刺穴,實現動靜結合、內外同治。診斷股骨頭壞死時,會從患者走路步態、疼痛細節等細微處精準判斷病情。

談及膏藥製作,李康說,李氏正骨貼工序嚴謹複雜:先將芝麻油倒入銅鍋微熱,投入上百種中草藥,邊加熱邊攪拌,直至藥材炸至焦黃色,濾出藥湯,留下藥油。接著煉油,持續加熱藥油,升溫後轉小火,通過觀察油煙和油花狀態判斷煉油程度,直至“滴水成珠”。隨後離火下丹,均勻加入紅丹並快速攪拌,直至膏體不粘手且拉絲不斷。膏體完成後,放入冷水中浸泡30天去火毒,每日換水。最後,文火融化膏體,加入細藥攪拌成濃稠液狀,均勻攤在布上,膏藥才算大功告成。

經典醫案

李康憑藉李氏中醫正骨精湛醫術,為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患者解除病痛。其中,一位江蘇常州的患者,讓他印象深刻。

患者在天津幫兒子帶娃時,走路異樣被兒子察覺,在天津一家醫院被診斷為雙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醫生建議置換膝蓋,因臨近過年,患者選擇先保守治療,但貼膏藥效果不好。機緣巧合下,有人推薦了李康。

患者到院時,李康憑藉豐富的經驗,僅通過初步觀察與檢查,就覺得這並非普通的骨性關節炎。為求精準診斷,他安排了進一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股骨頭密度不均勻,還出現了塌陷的情況,這正是股骨頭壞死的典型臨床表現。回想起初診,患者僅表述自己腿疼,沒有明確指出是大腿部位疼痛,這樣模糊的描述,無形之中為後續的診斷帶來了干擾,也在不經意間埋下了誤診的隱患。

於是,李康為患者制定了針灸、經絡梳理配合藥物內服外敷的綜合治療方案。經過一年半的治療,患者基本康復。這次成功診療,也讓李康對中醫正骨在疑難骨病診治上的獨特優勢有了更深體會。

傳承有道

在李康的記憶深處,有一幅永不褪色的畫面。他回憶說,那是在自家院子里,一棵需雙臂環抱的大梧桐樹下,一張竹子躺椅上,爺爺正愜意地看著書,一旁的小桌上,擺放著各種製藥工具,年少的自己就在那裡認真地製藥。這樣的情景,在他後來的成長過程中,總是不經意地浮現,成為他堅持中醫傳承的精神支柱。

李康回憶起剛開始接觸中醫,那時他不過六七歲。當別的孩子在外面嬉笑玩耍時,他卻被要求每天給爺爺按摩2個小時。他還記得,當時小小的自己手酸臂痛,滿心委屈,可爺爺卻絲毫沒有通融的意思。爺爺一邊享受著他的按摩,一邊耐心教他穴位知識,一周教三個穴位,從位置、手法到主治病症,都細細講解,還要求他不斷觸摸,練出“氣感”。

談及學習針灸的經歷,李康說,從9歲起,他就在自己身上嘗試扎針,到13歲便能獨立操作各類針灸。之後,在爺爺的帶領下,他開始為村裡偏癱的大爺們扎針。一開始,他心裡滿是緊張,手都微微顫抖,好在爺爺在旁指導,給了他莫大的勇氣。慢慢地,他獲得了村民的信任,爺爺、父親忙時,他就獨自前往為患者治療。

除了按摩和針灸,製藥也是李康學習的重要部分。他回憶,寒暑假時,別的孩子都在玩耍,自己卻要在家用沉重的鑄鐵碾子碾藥,之後用細籮篩出藥粉,對於難以壓碎的藥材,還要掌握特殊的“焙藥”技巧。

發展現狀

李康介紹,李氏中醫正骨傳承已超百年,起初只是小醫館、小門診,在一代又一代傳承人的努力下,如今已發展成設施完備、在滄州地區頗具名氣的中醫骨傷醫院。這些年,醫院積極提升醫技水準,不僅引入西醫診療技術,還購置了美國GE核磁共振成像系統、德國西門子雙排螺旋CT機等先進設備,輔助中醫診斷和治療,讓傳統中醫與現代科技實現了良好融合。

隨著骨病患者的不斷增多,李康在繼承中醫家學傳統的同時,積極推動中西醫融合。他不僅在臨床上實踐這種理念,還致力於培養新一代的醫生。李康打破家學的禁錮,面向社會,廣納對正骨有興趣的年輕人,毫無保留地傳授自己的知識與經驗。

令李康欣慰的是,正在讀高中的兒子也對中醫藥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立志報考中醫藥大學,未來繼承家學。李康滿懷期待,希望與更多熱愛中醫正骨的年輕人一道,將李氏中醫正骨不斷傳承創新,讓這門古老的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説明更多骨病患者重獲健康。

為熱愛買單正流行
為熱愛買單正流行
2025-03-26 03:41:06
一對珍珠鳥
一對珍珠鳥
2025-03-26 03: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