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送禮”背後的貓膩: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用於違法行為
更新于:2025-03-26 00:35:47

  近日,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在工作中發現,王某涉嫌通過“地推掃碼送禮”活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並將其用於註冊社交帳號、發佈虛假資訊等違法行為。經過偵查,民警成功將王某抓獲,揭開了這一“掃碼送禮”背後的黑色產業鏈。

  經查,自2024年10月起,嫌疑人王某為運營帳號在APP上發表文章獲得流量收益,通過社交軟體群聊招募“地推”人員,在街頭擺攤設點,以“掃碼送禮”為誘餌,吸引路人參與活動。

  這些人一般會在路邊擺一個小攤,給路過的行人提供類似紙巾、鑰匙扣、小玩偶等禮物,讓路人註冊或直接操作路人手機註冊,並將註冊所用手機號和驗證碼等資訊發至群內,賺取收益。這些“地推”人員表面上熱情説明路人操作手機,實則暗中獲取被害人的手機號及驗證碼,並將其發送至“地推”群內,用於註冊社交帳號或自媒體帳號。

  為掩蓋犯罪行為,“地推”人員會在操作完成後刪除相關軟體及驗證碼簡訊,再將手機交還給被害人,製造出“一切如常”的假像。這些非法註冊的帳號隨後被發佈在自媒體辦公工具上,由他人運營併發佈AI撰寫或洗稿形成的文章,散布虛假資訊,混淆公眾視聽。

  網警提醒:

  遇到招攬掃碼、註冊的攤位時, 要認真鑒別,切勿輕易將手機交給他人操作, 不要因一時貪圖小利而落入“掃碼送禮”的陷阱。

  群眾防範此類犯罪行為,最好的辦法是路邊的任何推廣或送禮物的二維碼都不要掃,能從根本上阻隔竊取個人信息風險。遇到招攬掃碼或者註冊的一些攤位要認真鑒別,除了網信辦、公安等部門為普法宣傳所開設的公益攤位,一切帶有商業性質的掃碼送禮物、平臺拉新等行為都值得警惕。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