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網消息(CWW)DeepSeek崛起掀起AI熱潮,帶火的不僅是國產大模型,更是讓“中國芯”也開始坐上牌桌。國產GPU正在融入更多國產化替代的場景,這其中,“雲電腦”就是重要的應用之一。據報導。中國移動近期就拋出了規模100萬台、價值20億元的雲電腦終端深度定製採購大單。
雲電腦方興未艾,各玩家早已提前佔位。除了中國移動這樣的頭部運營商,也有摩爾線程這樣具備自主雲桌面GPU虛擬化技術的高科技創企。雙方正聯手大力革新雲電腦市場,通過創新的GPU虛擬化技術和雲渲染定製顯卡解決方案,顯著提升了雲電腦的性能和用戶體驗,目前已經實現了在上網、娛樂、辦公等高頻應用場景的落地。
技術破局
GPU重構雲電腦體驗
通俗來說,雲電腦就是“雲上的生產力”,用戶可通過雲端虛擬電腦實現與本地PC一樣的功能,在“雲上”辦公、遊戲、娛樂、數位化生產,甚至比本地電腦更安全、成本更低、更高效。
然而,傳統CPU驅動的雲電腦無法提供絲滑的雲端生產力體驗,CPU需要處理其本不擅長的圖形渲染、協定編碼、多媒體處理,從而導致CPU負載過高、應用卡頓。在一些新課改軟體、個人娛樂軟體需要輕渲染功能的場景下,即使提升CPU核心數量也無法達到流暢用戶體驗。
而現在,國產GPU的出現將改變這一局面。以摩爾線程為代表的國產GPU廠商,基於全功能GPU的能力和雲端虛擬化GPU技術,正在重塑國產雲電腦體驗。
不同於其他GPU晶片企業,雲電腦是摩爾線程在創立之初就“確定”的場景。為此,摩爾線程從規劃首顆GPU晶片開始,就在底層設置了圖形渲染、視頻編解碼、AI計算加速、物理模擬與科學計算四大引擎,選擇了全功能GPU這一難度係數更高的技術路線。
配合自主研發的GPU虛擬化技術,摩爾線程重構了雲電腦的關鍵技術底座,相比基於CPU構建的傳統雲電腦虛擬化方案,摩爾線程提供了“GPU虛擬化+全OS支援+協定加速”三種路徑的全覆蓋方案,並通過動態彈性切分等創新技術,真正實現了雲電腦的“革命性”的升級。
為實現雲應用落地,摩爾線程主要解決了三大技術難題。
首先是實現GPU虛擬化。基於全功能GPU的特性,摩爾線程創新性地推出了vGPU(雲端虛擬化GPU)解決方案,為每台雲電腦提供了可靈活調度的高性能圖形加速單元。據介紹,在實際應用中,該方案在算力解耦的作用下,CPU負載可減少75%以上,圖形渲染性能提升10倍以上,應用覆蓋率擴展150%,雲電腦畫面幀率更實現雙倍躍升。
摩爾線程推出國內首創的GPU彈性切分vGPU虛擬化技術,可根據場景需求靈活分配GPU資源,如1/4算力給普通使用者、1/2算力給高優先順序任務。並且為了保證用戶體驗平滑順暢,調整GPU算力分配時,無需重啟物理伺服器,僅需關閉虛擬機即可完成策略更新,實現分鐘級回應業務需求變化。
第二,就GPU整個研發進程來看,實現對Windows DirectX的支援無疑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目前摩爾線程的方案已經成為國內率先支援Windows DirectX 12的GPU雲電腦,還在國內唯一實現了對OpenGL/Vulkan完整的支援,讓輕3D設計軟體如Sketchup、AutoCAD可以在雲電腦上流暢使用。
第三大技術難點,則是GPU的視頻編解碼能力。摩爾線程的GPU雲電腦方案搭載GPU智慧編解碼單元,實現視頻播放CPU負載減半,畫面幀率翻倍。vGPU通過GPU編碼,將雲電腦的幀率從傳統CPU的30FPS以下提升至60FPS,同時不增加CPU負載,壓縮效率大幅提升,在低頻寬下依然能傳輸高清畫質,避免出現人多時候就卡的窘迫現象。
場景裂變
雲電腦應用進入爆發期
近年來,隨著運營商積極拓展第二增長曲線,三大運營商均紛紛押注雲電腦,聯合研發與自研產品並舉,推出了包括雲台式電腦、雲筆記型電腦、雲PAD等多樣產品形態。
從落地場景來看,目前雲電腦主要分佈於用戶端和企業端,廣泛應用在遊戲、上網、娛樂、音視頻、辦公、金融、醫療、教育等多維度多行業。
對於用戶端來說,GPU雲電腦重在提升雲端和本地切換使用的絲滑體驗。早在2024年1月,摩爾線程就與中國移動智慧家庭運營中心完成了個人雲電腦摸底測試及多路併發測試,顯著提升了遊戲、上網、娛樂、視頻等高頻應用場景,實現了訪問時延從10ms縮短到5ms、開關機回應時間從60s縮短到29s,以及視頻播放CPU負載減少50%的顯著性能提升。摩爾線程成功實現單張顯卡可支援 32 個用戶同時連接,桌面渲染速度和瀏覽器性能顯著提升,桌面性能提升 10 倍以上。
對於企業端來說,則更注重降本增效。從部署成本考慮,摩爾線程GPU方案比國外同類產品有著巨大的成本優勢。其次對於已部署的雲電腦,通過加裝摩爾線程定製渲染顯卡,可實現低成本靈活升級,低配終端也能調用高端GPU性能。摩爾線程GPU虛擬化技術,還可以使雲平臺對於GPU的資源更細緻的統籌閑置資源,降低整體成本。客戶部署越多、得到的體驗就越好,因為同樣的GPU算力,越靈活調動則總部署成本越低。
在典型的企業端辦公場景,摩爾線程已經為中國移動定製了移動雲渲染顯卡,通過優化GPU晶片的功耗與性能平衡,實現了空間節省60%,功耗降低50%,顯著提升了雲電腦的性價比。
產業重構
國產化生態加速推動雲生產力普惠
摩爾線程正在通過全棧適配、戰略合作、產業加速、標準制定、開發者賦能等五維舉措,加速國產GPU雲桌面生態打造,推動雲生產力普及。
在產品適配生態上,摩爾線程雲桌面解決方案能在硬體上相容主流x86、國產化c86、ARM架構CPU,在作業系統上支援Windows和統信UOS、麒麟OS、openKylin等全系國產系統,在軟體與應用上已支援WPS、騰訊會議、AutoCAD等近百款國產軟體,性能提升2-3倍。
戰略合作方面,摩爾線程與電信運營商、雲服務商、軟體ISV廠商均有深度合作。摩爾線程為中國移動定製的移動雲渲染顯卡早在2024年就已亮相,具備高性能、低功耗的特點,全面加速雲電腦的渲染、多媒體處理能力。MTT S3000顯卡為行動雲電腦產品提供算力加速,在行動雲環境中提供國產GPU宿主機,可以充分提升雲電腦的性能,降低整體併發服務成本。此外,摩爾線程還與京東雲、安超雲、深信服、新華三資訊等夥伴完成了產品適配與導入。
有了過硬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摩爾線程與聯想雲、安超雲、酷棧科技、庭宇科技、深信服科技等五家重點企業共同發起“摩爾線程雲桌面GPU加速共建計劃”,積極開創雲應用生態的新疆界,加速產業落地步伐。
作為國產GPU雲桌面的先行者,摩爾線程還早在2023年就與中國信通院聯合移動雲、電信研究院一道,發佈了《新型GPU雲桌面發展白皮書》,宣導定義了GPU雲桌面技術發展的行業標準。
在開發者賦能方面,摩爾線程提供GPU虛擬化工具鏈,如MT DirectStream SDK雲電腦協定傳輸;同時積極助力適配加速,DKMS動態內核模組適配上百種CPU+OS組合,開發效率提升數十倍。
放眼長遠,面對AI能力拓展的浪潮,雲電腦也有與AI結合落地的巨大潛力,甚至成為“普惠AI的超級載體”。對此,摩爾線程技術專家列舉了幾個典型案例:“AI與雲電腦的結合有無限可能性。在AI即時推理上,通過將雲端GPU算力轉化為可彈性調度的AI推理單元,摩爾線程GPU可即時處理雲電腦中的AI推理任務,讓AI如隱形助手般無縫融入工作流;在AI智慧交互上,我們通過DIGITALME數位人引擎與AlphaCore物理模擬平臺,讓雲電腦成為‘會思考的交互中心’;在AIGC生產力加速上,依託摩筆馬良、摩筆天書等AIGC平台,我們相當於在雲電腦中內嵌了‘AI創意加速器’”。
隨著雲端生產力正在從“可用”邁向“好用”,中國創新必將定義下一個時代的工作方式。雲電腦的國產化替代不是終點,用中國技術重塑雲桌面產業格局才是最終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