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新車市佔率已經到了50%,可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多沒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說它就是智商稅,又有很多買了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說它真香!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分歧呢?我想大概率是他們的用車需求南轅北轍了。
社區樓下的兩箱油選手,已經給愛車穿上了銀白色的車衣,你說讓他去買新能源嗎,這不會被噴吧!我覺得買油車都不需要了,直接打車,沒看見網約車的客單價都將到8毛了嗎?
說到新能源汽車,還分三種方式,分別是增程式,插電式和純電。油混?去小孩那桌!
增程式的代表車型就是理想了,電機驅動汽車,震動和噪音比較小,操作很絲滑,再加上油箱和發電機,基本沒太大續航焦慮,就是高速油耗有點高,所以他們要去搶佔充電樁!這種新能源汽車適合家裡有車位安裝充電樁的,晚上都可以用峰谷電價,純電200多公里續航,滿足城市出行,只能說真香!
插電式的代表就是比亞迪了吧,既可以在採用電機驅動,在匱電時採用發動機驅動。由於純電續航只有幾十公里,如果家裡有充電樁,加上通勤里程很近,也完全可以當成電車使用,跑長途也比較省油。缺點就是兩套驅動系統都需要保養,費用相對較高,出故障的幾率也多一些。然後是充電頻率太高了,比較麻煩。
純電的代表就太多了,特斯拉,蔚來,小米等等,採用電機驅動汽車,操作絲滑,噪音小。配置了大電池,續航幾百公里。及時家裡沒有充電樁,也可去充電站補能,就是價格稍微貴了一點。純電的缺點就是有續航焦慮,特別是公休日出門,必須規劃好路線!然後是大電池,車重,有點廢胎。最後還有些換電池的焦慮。遇到爛路就會一步一步摸過去,哪像油車,一腳油門就過去來了。
綜上,新能源汽車需要開的多才比較實用,如果一年開車2萬公里以上,選擇新能源就很划算了,反之一年不到一萬公里,就直接油車,或者打車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