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會逐漸感到體力不足、身體越來越疲乏,曾經可以輕鬆完成的工作和家務也漸漸力不從心。
人體的生長髮育是遵循一定規律的,中醫經典古籍《黃帝內經》中論述,女性生長髮育以七年為一個階段,隨著腎氣逐漸由充盛到衰弱,身體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變化。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相傳起源於軒轅黃帝,代代口耳相傳,后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於春秋戰國時期集結成書。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
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做鬥爭的經驗總結。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季是大自然萬物復甦、推陳出新的好時節,當然我們的身體也需要來個大掃除。順應天時調整飲食和運動,能讓咱活力滿滿整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