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Cherry,喜愛折騰、玩數碼,熱衷於分享自己的數碼玩耍經驗~
眾所周知,數據安全要想好,投入的money不能少。比如購買UPS電源、購買高容量機械盤做Raid、購買非礦盤或清零盤、購買移動硬碟定期做冷備等等,都是能有效增加硬碟存活時間,降低數據損失風險的好方法。
那如果米米不夠,有沒有好方法可以?”低投入,高成效“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嚴格按照數據備份的“3-2-1“原則來進行數據的多地存儲,用更少的投入實現更好的數據保存效果,俗稱勤能補拙。
今天,cherry就帶大家來聊一聊,如何利用極空間私有雲來做好“3-2-1”的數據備份。
含義:任何重要數據都要求保留3份,1份是原始數據,另外2份是備份數據。
作用:避免因為硬體設備的單點故障,導致數據直接丟失無法追回。當原始數據損壞以後,我們仍然有備份可以使用
注意力:備份需獨立於原始存儲,即原始數據之外的2份備份才可以。
含義:備份需保存在技術原理不同的設備上(如硬碟+雲存儲、SSD+磁帶)。
作用:防止因單一介質缺陷(如機械硬碟損壞、SSD固件漏洞)導致全盤失效。
誤區:避免僅用同一品牌或型號設備,確保技術多樣性。
含義:至少1份備份物理隔離(如離線硬碟、磁帶)並存放於異地(如保險櫃、其他城市)。
作用:防禦勒索軟體、火災、洪水等同時影響本地和在線備份的災難。
現代替代:雲存儲的“冷存儲”或“不可變備份”可類比離線效果,但需嚴格配置。
每1份原始數據,我們需要定時或即時備份出2份副本,這2份副本建議分別存儲在網盤、雲存儲、移動硬碟、其它硬碟等地方,並確保其中1份備份數據和原始數據不在同一個地方。
極空間內置了一個網盤備份的應用,支援將數據上傳至百度網盤、天翼雲盤、阿裡雲盤、OneDrive和中國移動雲盤。這一點十分符合數據備份需要存儲在不同存儲介質的目標。
每一種網盤服務,我們都可以在極空間系統設置的服務控制裡去單獨去打開or關閉。個人認為這個設置還挺不錯的,利好強迫症。
在目前極空間支援的5個網盤裡,如果大家網路連接性還ok的話,OneDrive肯定是第一位的,畢竟E5白嫖的25T存儲空間不用是會浪費回收的。
其次的話,百度網盤和阿裡雲盤如果有會員或者購買了第三方權益包,那用來上傳和下載的體驗也還是不錯的。倆大運營商的雲盤,相對排在靠後。
這裡我以阿裡雲盤為例,點擊登錄雲盤以後,我們通過阿裡雲盤手機APP掃碼登錄授權。其實各大網盤登錄模式,數據上傳、下載方法基本相同,就不單獨拆開說了。
登陸雲盤後,會進入極空間專門開發的雲盤頁面,這裡主要有兩大功能。分別是上傳極空間檔,以及自動備份(雲盤到極空間)。
上傳極空間檔,指將極空間的檔手動上傳到網盤中。
自動備份,指將網盤中的檔以每小時一次的頻率,下載到極空間中。
網盤的下載速度根據網盤限速、家寬下載速度取最低值。因此如百度網盤等有單獨會員的服務還是建議大家開通一下。
5個網盤全部授權登錄后的狀態,除了百度網盤多一個下載分享連結的功能,其它都是一致的。
除了極空間與網盤的互動外,在備份中心里還有一些其它的同步、備份功能。
目前的備份中心其實是新改版的,再之前還有一個舊版,兩者都可以使用。我都單獨列了出來,藍色的屬於新功能,紅色的屬於老功能,需要轉跳到老備份中心。
備份到其它設備:指的是將極空間上的資料,以定時任務的形式備份到外部硬碟、網路磁碟(SMB、Webdav協定),物件存儲(阿裡雲、騰訊雲)中。
比如“3-2-1”原則中提到的異地冷備,這裡就是通過USB、Type-C等介面掛載移動硬碟,然後把數據定時增量備份到移動介質中。
備份到極空間:指的是將遠端磁碟、物件存儲中的資源備份到極空間私有雲裡,這個功能用的不會很多,類似於網盤下載。
存儲池之間的備份:是個人比較喜歡的功能,它支援將極空間內的某個資料夾或整個存儲池,定時同步到另外一個資料夾或儲存池中。實現兩個Raid 0硬碟之間的數據備份,既可以提高硬碟的利用率,又能從一定程度上降低數據丟失風險。
舊版的備份中心,目前主要用來實現多態極空間之間的數據備份,以及備份到百度網盤、OD。
與網盤同步不同的是,通過備份中心的備份任務,我們可以將極空間本身的數據資料定時備份到百度網盤和OneDrive中,而不需要手動上傳。
不過比較遺憾的就是備份計劃最多每天一次,達不到即時同步或增量同步的效果。
極空間文檔同步功能和其它NAS的同步備份功能類似,適用於我們把PC終端的文件資料上傳到極空間使用。功能包括單項備份、雙向同步兩種,上傳的文件資料還支援文件版本管理和回收站功能。
以單項備份為例,選擇好源檔和目標檔以後就可以開展同步。自動備份會檢測原檔是否變動,當變動後會立即備份;定期備份的話則是每日的整點時間。
雙向同步相比於備份,主要是實現兩端的完全一致,更適合遠端協同或對備份即時性要求比較高的人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文件同步模組里還有數據完整性校驗,極空間會定期對雙端的文檔資料進行檢查,確保我們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大部分人買NAS的目的還是為了存儲自己的重要數據、文件。如果單純的把數據上傳到NAS里,但是卻忘記做好數據備份的話,一旦硬碟損壞,那存儲的海量資料也就會隨之die die了。
希望通過本文,可以讓大家進一步得了解數據備份的”3-2-1“原則,説明極空間用戶通過網盤同步、備份中心、文檔同步等應用來實現自己電子資產的多重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