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野芒自身的形象來說,無論在他身上施加多重的濾鏡或後期修飾,都註定了他幾乎無緣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角色。
無論是沈卓然這樣的高級知識份子,還是李黑豹這種多少透著英雄氣的角色,即便他那一身黝黑的皮膚與長年從事戶外水上運動更有貼合度,都無緣這些站在雲端的角色。
雖然形象上多少有些欠缺,雖然這種形象多少有些限制周野芒的戲路,但卻並不妨礙他成為“戲劇之王”。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起初並不起眼的角色扮演者,竟然在戲劇表演藝術方面造詣匪淺,竟然是一個稱其是“戲劇之王”也不為過的表演藝術家。
年近七十歲的周野芒,雖然在影視獎項方面有所欠缺,卻是“第28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的獲得者,還是“第五屆國際戲劇學院獎最佳主角”的獲得者,更在“中國戲劇梅花獎”中有所斬獲。
而被這些戲劇獎項所認可,或許更證明瞭周野芒表演與演技上並不弱於拿獎拿到手軟的影帝、影后們。
當《我的後半生》大結局中幾乎所有人都站在雲端一片祥和時,當沈卓然幾乎與所有“前女友”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時。
作為一個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老男人,作為一個一生之中只能因為生了劉麗娜這個女兒倍感自豪的老父親,周野芒將自己詮釋的劉得寶牢牢紮根在了大地之上。
縱然《我的後半生》中的所有角色,無論主角還是配角,無論年長還是年幼,都給人一種不那麼真實的感覺,或者說有種過度美化或拔高的感覺。
只有周野芒詮釋的劉得寶,始終做著一個在家中毫無話語權的落寞丈夫,一個只能從釣魚中得到片刻安寧與自然的工具男人。
很難說孫寶琴與劉得寶這對女強男弱的夫妻組合,年輕時是在完全沒有感情基礎的情況走到了一起。
難道說劉得寶如此“窩囊”的與孫寶琴走完這一生,是因為曾經年少時的自己,也曾將這個女人當作如掌上明珠的愛情來看待。
無論是出於劉得寶能得到城市戶口的樸素原因,還是因為孫寶琴的形象外貌找不到比劉得寶更好的選擇。
這樣一樁可以說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成為了在婚後生活中孫寶琴時常拿來出數落、嘲讽丈夫的重要往事之一。
雖然《我的後半生》刻意淡化了劉得寶與孫寶琴的家庭經濟條件,但從工資金額、居住條件、漁具價格等方面可以看出,這個家庭之所以能跟沈家聯姻,完全是因為女婿和女兒在校園裡便定下了終身。
雖然很多人會認為“門當戶對”是該被唾棄和遺棄的,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因為“門不當戶不對”為沈青與麗娜之後的分居等結果做出了鋪墊。
或許當下的年輕人很難從劉得寶這個角色身上感悟到什麼,但像劇中劉得寶這個歲數的老年人,甚至是八零后、九零后的中年人,或多或少都會從他身上看到自己或旁人的影子。
因為你很可能曾經親自經歷過,因為你很可能曾經在親朋好友身上看到,因為劉得寶這樣一種人物形象,幾乎是唯一一個放到現實中可以立住的角色。
作為戲劇演界天花板級別的存在,作為一個年近七十歲的老戲骨,《我的後半生》中的劉得寶,被周野芒成功把握到了他的精髓所在。
劉得寶的一生幾乎可以用碌碌無為來定型,劉得寶一生中最值得他驕傲的兩件事,一件是生下了女兒劉麗娜,一件便是能釣到讓釣友都羡慕的大魚。
在釣友面前的劉得寶可以用意氣風發來形容,可回到家的劉得寶卻變成了老伴眼中一事無成只會出苦力、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人。
在孫寶琴的眼中,或許早已對這個男人沒有了所謂的愛情,甚至很可能像親情這種長期相處在一起會慢慢滋生的情感都很淡薄。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每當沈卓然換了新老伴后,每當聽著老伴孫寶琴吐槽沈卓然時,作為丈夫的劉得寶話裡話外所透露出來的,並不完全是附和與認同。
直到孫寶琴在飯店老闆娘面前再一次讓自己無地自容,直到公交車上孫寶琴搶過劉得寶手機並嚴詞拒絕了劉東買墓地的詢問,隱忍了一輩子的劉得寶終於爆發了。
作為了在婚姻關係中始終低妻子一頭的丈夫,劉得寶即便用將手機扔出車窗外來表示自己的忍無可忍,也因為忍氣吞聲了一輩子,而選擇了一個人默默走向水庫的最深處。
這或許就是最能體現周野芒演技厲害之處了,雖然為了大結局的人物關係需要有些一劫,但全程幾乎沒有臺詞的周野芒,只是用木訥的面部表情,便成功完成了此時此刻劉得寶的內心描寫與展現。
無論生活中的你是否置身於此,無論生活中的你是否對這種人有過道聽途說。
當你看到這個幾乎全程都紮根在大地之上的老男人時,當你看到這個最終被妻子強勢壓垮的丈夫時,那種身為男人、丈夫甚至是人的代入感油然而生。
雖然因為劉得寶的輕生,間接導致了老苟的離開; 雖然因為劉得寶的慫樣,讓喜歡老苟這個角色的人對他產生了莫名的憎惡感。
但這樣的劉得寶不正是最真實的“現實走進藝術”嗎? 這樣的劉得寶不正是真正的“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嗎?
最終,周野芒用他精湛的演技,成功詮釋了什麼叫“草根男人悲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