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的手竿釣組多是一個鉛墜,比較特殊的就是雙鉛釣組,這是魚線上有兩個鉛墜的釣組。 雙鉛釣組源自傳統釣,並且有多種不同的玩法。 比如主線雙鉛,也就是在主線上有上下兩個鉛墜。 還有主線、子線雙鉛,主線和子線各有鉛墜,這個俗稱也叫夾鉛。 改變鉛墜的數量,目的就在於適應魚情的變化。 在一些較為特殊的魚情或者天氣時,往往能有奇效。
一、靈敏度更高
雙鉛釣組源自傳統釣,在傳統釣中還有兩個俗稱,一個是高低墜、一個是子母墜。 我們都知道傳統釣的最大特點就是調漂非常簡單,往往是調整到鉛墜躺底,這種調漂方法的靈敏度跟躺底的鉛墜大小有關,鉛墜越大魚越是不容拉動,靈敏度就更低一些。 當遇上較差的魚情時,比如說氣溫低、吃口輕,躺底的鉛墜就不那麼容易被輕口的魚拉動了,這時候就可以使用雙鉛,把鉛墜一分為二,讓小的鉛墜躺底,這樣魚只需要拉動躺底的小鉛墜就能造成漂相。
所以說雙鉛是能夠提升釣組的靈敏度的,在鉛墜躺底的狀態下。 不過台釣的雙鉛跟傳統釣是有些不同的,因為台釣也叫懸墜釣,其實鉛墜躺底之後就不是懸墜釣了。 懸墜釣的鉛墜懸浮靈敏度本來就比鉛墜躺底高,調整到鉛墜躺底往往是因為活水等客觀因素,造成了走漂的現象。 鉛墜不躺底,釣組會被水流帶走,所以既要鉛墜躺底也要確保靈敏度,使用雙鉛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 尤其是在晚春、夏季、早秋等高水溫階段,釣活水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麼可以試試雙鉛釣組。
二、應對雜魚
傳統釣的最大特點是源自自然水域野釣,所以在防止雜魚鬧鉤上有懸墜釣比不上的優勢。 傳統釣防止雜魚鬧鉤無非鉛墜躺底而已,因為增加了漂相產生的難度,雜魚吃鉤是沒漂相的,凡是傳遞出來的漂相往往都是體型較大的魚造成的。 懸墜釣的雙鉛同樣有這個優勢,可以通過躺底鉛墜的大小來調節漂相產生的難易程度,從而達到小中取大的效果。 對於休閒野釣來說,雜魚鬧鉤是必定會出現的,這種方法雖然本質上雜魚還是在鬧,但是眼不見心不煩,算是很多釣友都喜歡的方式。
三、適合颳風天
雙鉛的另外一個優勢,就在於適合颳風天使用。 我們都知道颳風對釣魚的影響是雙刃劍,氣溫低時沒風的天氣魚會好釣很多,氣溫高時有風的天氣魚會好釣一些,這是因為颳風會降低水溫、提升水中的溶氧。 經驗告訴我們,就算氣溫高時,風力過大魚也會比較難釣,這是因為淺水風浪過大時,魚兒會在深遠位置暫時停止進食。 颳風天尤其是高溫季節的颳風天,一般是逆風垂釣,因為下風口方位有高溶氧的特點。 逆風拋竿需要釣組有一定的重量,雙鉛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說浮漂的吃鉛量是2克,可以搭配成0+0的兩個鉛墜,釣組雖然變得更重了,但是躺底的鉛墜並不大,這樣不能能夠輕鬆拋竿,也能有一些靈敏度。
理論上來說,只要躺底的鉛墜不超過浮漂吃鉛量,懸浮的鉛墜也不超過浮漂的吃鉛量,兩個鉛墜的重量有非常多的組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