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趙麗穎宋佳新片強勢轉型,又顛覆了!
更新於:11-0-0 0:0:0

演員馬麗近期很忙。

電影《水餃皇后》即將於五一檔和大家見面,另一部新作《好好的》則入圍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在這兩部電影中,馬麗不再是喜劇演員的身份出現,而向觀眾展示了演員的多面性。

值得注意的是,她此次以監製的身份,參與電影《好好的》。 除了這兩部新片之外,由陳正道監製,新人導演周璟豪執導,張子楓、馬伊琍主演的電影《花漾少女殺人事件》官宣入圍2025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

電影節官方表示,這是一部心理驚悚片,故事背景設定在溜冰場上,是一部有著獨樹一幟風格的中國影片。 該片此前已經作為映前貼片出現,觀眾對張子楓和馬伊琍的表現眼前一亮。 前幾日,話題趙麗穎 轉型衝上平臺熱搜,這位女演員從小螢屏一步步走到大銀幕,從《第二十條》到《向陽·花》,讓大眾看到了她的新可能。

當我們說演員在某個固定賽道中馳騁時,總有一群女演員不受限制,不斷在不同題材類型中突破自我,拓寬自己的賽道,將“演員”二字變得更加厚重。 電影《好好的》是馬麗首次擔任監製的作品,該專案是其在影展擔任創投評委時所發掘。 馬麗曾經在採訪中回應是否期待大女主的戲, “我太期待了,現在市場上很少以女性為主的電影。” 後續,她在影展擔任創投評委時,發掘了專案《天倫之樂》——正是如今的電影《好好的》。

從目前北京電影節的資料來看,電影《好好的》題材類型僅有“劇情”一欄,幾乎丟掉了馬麗作為“喜劇演員”的重要標籤。 這對於已經被固化的演員而言,可謂是有著很大的勇氣。 不僅是《好好的》,在即將上映的電影《水餃皇后》中,馬麗仍舊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找尋新方向。 事實上,在電影《東北虎》拍攝中,她就曾遇到過類似的對待。

對手演員章宇在和她拍攝完第一場戲之後,就向她進行道歉,認為自己將其固化了。 但馬麗不以為然,曾在採訪中回應,“他看過我的話劇、我的電影,他覺得馬麗是個喜劇女演員,是喜劇的表演風格,放大在正劇裡能成嗎? 這個顧慮很正常,他和很多觀眾一樣會把喜劇演員固化,但好在一過招,我們都明白了。 ” 如今,她不再只有喜劇,不僅憑藉運動題材劇集《超越》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而且憑藉電影《第二十條》拿下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喜劇演員”的稱號對她從不是禁錮,畢竟她現在的種種,都來自喜劇。 只是如今的她,更懂得如何在喜劇之外,讓觀眾看到自己演員的多面性。 正如馬麗所說,“在表演上,我不太喜歡規定好一定要怎樣,就像我只能拍什麼類型的,演員這個職業,你就應該什麼類型都去演,這才叫演員。 ” 在很長時間裡,女演員似乎總被“媽媽”的角色形象限定,但是在這幾年的作品里,她們似乎開始有了更多可能……

不管是在電影《第二十條》,還是在電影《向陽·花》里,趙麗穎雖然依舊仍是母親形象,但她不止是“媽媽”,她是倔強的郝秀萍,更是狠辣的高月香。 兩個角色看似都是為了孩子而拼,但演員在固有名詞前,以不同的切口走進角色,為類似的角色形象冠以不同的限定。 尤其是在眼神戲的處理,成為了她的抓手,慢慢從中展現人物的層次變化。

去年,她憑藉電影《第二十條》獲得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在很多人的既定形象裡,她或許還是《花千骨》裡的“小骨”,“古偶”仍是她身上強有力的標籤。 她從未被這一限定,即便是在外界並不看好的情況下,出演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後面更是嘗試出演現實題材作品《幸福到萬家》《風吹半夏》,踏實自己的演藝之路。

即便回歸古偶題材,在劇集《與鳳行》中,她更是以監製的身份參與,在自己擅長的賽道中找尋更多機會和突破。 到了《向陽·花》中,她則多了“出品人”的身份。 這些年來,她選擇的角色一個比一個驚豔,在身份切換上,不斷尋求新突破。 就連老搭檔小樣在談及和她在《浴火之路》二搭時,直言,“演戲更穩重,更老辣。 ”

同樣,演員張小斐以喜劇片《你好,李煥英》拿下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之後,並沒有只是停留在喜劇創作的道路上,轉頭出演了懸疑犯罪電影《拯救嫌疑人》和生活題材劇集《好事成雙》等作品,在獲得更多機會之後,去做更多調整。

在此,不得不提的還有演員馬伊琍和演員宋佳。 馬伊琍僅僅過去兩部劇集,從上海復古的《繁花》,到真摯寫實的《我的阿勒泰》,一東一西的角色設定,卻已經很難在這個演員身上看到“馬伊琍”的名字,更多是屬於角色的本質。

在劇集《我的前半生》走紅之後,“羅子君”一度成為她身上強有力的標籤,現實中也頻繁有關於上海故事找到馬伊琍,但很多都被她拒絕了,同質化的內容並無法激起她的創作欲,後續電影《愛情神話》,劇集《繁花》,不同時代的上海女性,都成為她一次次的突破口。 只是當我們已經她“駐紮”在上海時,她又到了阿勒泰,演繹了一名少數民族的女性形象。 “張鳳俠”又成為了她的代表作,留在觀眾心裡。

宋佳去年接連交出了電影《好東西》和劇集《山花爛漫時》,兩部9分以上的佳作。 截然不同的作品類型給了觀眾足夠的驚喜,是張桂梅,又或者是王鐵梅,更是演員宋佳。

除了這些中生代演員在不同賽道上展現自己作為演員的魅力,不少新生代演員同樣在拓寬著自己的可能。 譬如劉浩存在《想飛的女孩》中突破性演繹,文淇挑戰漫改劇集《異人之下之決戰! 碧遊村》,又或是蘭西雅在現實題材電影《向陽·花》和喜劇電影《人生開門紅》中的不同表現……

或許用“轉型”來定義她們的表演,反而把她們的選擇的價值變小了。 她們更像是實現一次次的自我革新,不斷完成自我挑戰,也許這個過程會面臨試錯,但那又如何呢? 有過經驗,才會打磨出更多豐滿的角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