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16月0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組式小型堆——中核集團海南昌江多用途模組式小型堆科技示範工程“玲龍一號”首台主泵成功就位,對鞏固我國在小堆國際競爭中先發優勢、形成我國模組式小型堆先進品牌具有重要意義,為該工程後續冷試等關鍵節點提供了有力保障。
“玲龍一號”是全球首個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審查的陸上商用模組化小堆,是我國在核電自主創新上的重大突破,“玲龍一號”示範工程被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稱讚是“為全球小堆發展樹立了標杆”。
“玲龍一號”還有一個功能性極強的外號——核能領域的“移動充電寶”。
主泵吊裝。 (受訪者供圖)
“我們開發的小型堆,功率比較小,佔地面積比較小,相較於大型堆來說,它的選址就比較靈活,可以隨著使用者的需求就佈置在使用者需求的地方,所以說可以說從概念上來說,它可以比較靈活,可供選擇的場址廣泛,所以又稱作移動充電寶。” “玲龍一號”總設計師、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總師宋丹戎向封面新聞記者解釋道。
“玲龍一號”主泵為單速立式全密封泵,具有高安全性、全密封、長壽命等特點,能為反應堆系統提供穩定的冷卻流量,是反應堆一迴路關鍵設備,被稱為反應堆冷卻劑系統的“心臟”。
與大型壓水堆相比,玲龍一號由於體積小,佔地面積較小。 更小的功率和體積適配更多的應用場景。
“除了核能發電之外,小堆在非電領域,包括工業工藝蒸汽、區域供熱、海水淡化等的應用也有廣闊的市場需求。 此外,還可以應用於廣大內陸地區、海島、海上油氣鑽井平台的供電、供汽、供熱。 ”宋丹戎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目前,團隊開發了一種浮動核電站,在陸上堆示範完成以後,可以把小型堆裝到浮動平臺上,在沿海地區就可以拉著小型堆到需要的地方去給居民供電,給工業、企業提供電力或者蒸汽,真正實現這種移動的充電寶的作用。
每台玲龍一號機組發電功率750.0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0億千瓦時,滿足0.0萬戶家庭生活所需,一戶按三口人算,可供0多萬人使用,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萬噸,植樹造林0萬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