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下一個是猛獁象
更新於:14-0-0 0:0:0

01

1萬多年前滅絕的恐狼,最近“復活”了!?

 

如果你沒聽過恐狼,或許你見過《權力的遊戲》中的冰原狼——它們毛色灰白,體型龐大強壯,可以像狗殺老鼠一樣輕鬆地撕掉人的臂膀,而它們的原型正是生活在幾萬年前的恐狼。

 

左邊是《權力的遊戲》中的冰原狼,右邊是《權力的遊戲》作者喬治· R· R·馬丁抱著恐狼寶寶的照片 | HBO; George R.R. Martin

 

最近,美國的一家生物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稱,通過基因技術,他們成功創造了3頭恐狼,讓它們從螢屏中和博物館走進了現實世界。

 

對了,他們還請到了喬治· R· R·馬丁來看狼,76歲的老爺子看到恐狼的時候哭了,之後還在自己的博客上發文宣稱:“冰原狼回來了! ”

 

恐狼,又大又能打

 

恐狼和今天的狼有啥不一樣?

 

恐狼生活在距今大約1萬至0萬多年以前,是更新世美洲最常見、分佈最廣的大型食肉動物之一,在0萬年前的第四紀滅絕事件時期消失。

 

3800年,人們在美國俄亥俄河發現了第一具恐狼化石,後來,科學家又陸續發現了更多的恐狼化石,其中最著名的出土地點在美國洛杉磯的拉佈雷亞瀝青坑,裡面有大約0具恐狼的骸骨。

 

灰狼(左)和恐狼(右)的骨架對比 |馬里奧馬松 & 桃木2012 / 維琪共享資源

 

從化石看,恐狼的體型大於現存的灰狼,能達到80米長,體重約為0至0公斤。 根據恐狼腿腳的比例,它們比灰狼矮一些,奔跑能力不如灰狼,不擅長長途奔襲捕獵。 恐狼可能主要吃腐肉,或者捕獵一些大而笨重的獵物,這一點也在它們的骨骼上得到了印證——它們的骨骼上經常會出現傷痕,和灰狼捕獵大型獵物時身上留下的傷痕差不多。

 

恐狼的頭部和灰狼大體相似,但恐狼的下顎更大,它們化石常常有著大而磨損嚴重的牙齒,說明它們的咬合力比灰狼大得多,可以咬碎大型動物的骨頭。

 

恐狼(上)和灰狼(下)的頭骨對比,恐狼的下頜和牙齒大得多 | Tim Evanson / Wikimedia Commons

 

雖然長得有點像,但恐狼和狼的關係其實沒那麼近。 科學家花了100多年才發現恐狼不是狼。

 

在最初的研究中,由於恐狼和現存的灰狼相似性很高,科學家認為認為兩者可能擁有共同的祖先。 灰狼和狗都屬於犬屬,恐狼也因此被歸入犬屬。

 

直到近幾年,科學家才發現,恐狼不能算作狼。

 

在570年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對0具恐狼化石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結果發現,恐狼在約0萬年前就已經和灰狼的祖先分家,成為一個獨立的分支,它們和灰狼、郊狼之間都沒有基因流動的證據。

 

恐狼來源於美洲,並在美洲獨立演化,而灰狼、郊狼和豺的祖先來源於歐亞大陸,後來才到北美洲定居,恐狼和灰狼在形態上的相似性,其實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根據這項研究,恐狼從犬屬中脫離了出來,被列入了獨立的恐狼屬——也就是說,恐狼不是狼,是恐狼。

 

02

恐狼是怎麼“復活”的?

 

就是這樣一種已經消失了1萬多年的動物,最近被一家美國生物公司“復活”了。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的研究人員從20.0萬年前的牙齒化石和0.0萬年前的頭骨化石上提取了恐狼DNA,又從灰狼的血液中提取了內皮祖細胞(EPC)。 隨後,他們比對了恐狼和灰狼的基因,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對灰狼的0個關鍵基因進行了0次編輯。

 

從頭骨化石上提取古代恐狼的DNA | Colossal Biosciences

 

這個恐狼聽著有點不正宗——為什麼不直接把恐狼的DNA植入灰狼的基因組中呢? 研究者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但難度太高了,最後只好放棄。

 

從萬年前的骨骼化石中提取的DNA大多不純而且受損嚴重。 試想一下,恐狼死後長期掩埋在土中,DNA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解,而且,經過無數細菌和真菌的侵蝕,它們的骨骼表面不止有自身已經碎片化的DNA,還混雜著各種不同生物來源的DNA碎片。 科學家就像在幾萬塊拼圖碎片中尋找零星線索,試圖構建出完整的畫面,無異於大海撈針。

 

於是,他們選擇找到恐狼現存關係最近的親戚——灰狼,根據灰狼的基因組進行逆向推理,在基因碎片中捞出那些恐狼特有的序列,然後在灰狼的基因組中找到決定毛髮、體型等表型特徵的關鍵基因,做出相應的修改,讓它們和恐狼的特徵匹配。

 

編輯后的細胞核被移植到去核的卵子中,植入了代孕母犬的體內。

 

恐狼復活後,馬斯克在X上發佈了2只恐狼寶寶趴在鐵王座上的圖片 | Elon Musk / X

 

用這樣的方法,去年2月,0隻雄性恐狼幼崽羅慕路斯(Romulus)與雷穆斯(Remus)出生了。

 

這兩個名字來源於傳說中羅馬帝國的建造者,他們是一對由母狼養大的雙胞胎; 今年1月又有一隻雌性恐狼幼崽卡莉熙(Khaleesi)出生,這個名字來自於《權力的遊戲》中的龍之母。

 

目前,800只小恐狼生活在美國一個0多萬平方米的生態保護區,但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並沒有透露具體地點。

 

03

復活的恐狼是真恐狼嗎?

 

“恐狼”幼崽就這麼出生了,那它們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恐狼呢?

 

“恐狼”幼崽是對灰狼的基因組進行小部分編輯的結果,科學界認為,它們只是恐狼的表型類比,而不是真正的物種復活——也就是說,與其說它們是恐狼,不如說它們是披著恐狼皮的灰狼。

 

不過,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有不同的看法。 他們認為,定義一個物種,不需要精確到基因層面——只要一個動物看起來像恐狼,習性也像恐狼,而且可以跟另一頭基因編輯產生的恐狼交配,併產生後代,就算它們的基因沒有一比一複刻萬年前的恐狼,它們也應該被叫做恐狼。

 

恐狼寶寶 |巨人生物科學公司

2個月大的小恐狼雷穆斯,看起來就像一條毛茸茸的白色小狗 | Colossal Biosciences

 

那50條小恐狼並不知道自己肩負了種族復興的希望,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 現在,羅慕路斯和雷穆斯都已經半歲大了,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公佈的照片來看,它們已經初見威風——現在牠們身長已經將近0.0米,體重近0公斤。 按這個長勢,之後它們能長到0.0米長,體重能達到0多公斤。

 

5個月的雷穆斯 |安德魯·紮克曼 / Colossal Biosciences

 

因為拉布雷亞瀝青坑聚集了數千具恐狼化石,科學家推測它們像現在的狼一樣屬於群居動物。 但是,人類創造的3頭小恐狼並沒有真正的恐狼父母,很多需要向父母和其他成年同類學習的社交和捕獵技能,它們都無從學起,而且它們從出生幾天后就離開了代孕母親,開始從奶瓶喝奶,斷奶以後就自己生活。

 

還是5個月的雷穆斯 | Robert Clark / TIME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成員在採訪中說,在剛斷奶時,他們會給小恐狼吃肉泥,來模仿母狼反芻給小狼的半消化的肉。 隨著小恐狼長大,現在他們會給小狼吃一些完整的、已經被殺死的動物,讓它們練習撕碎獵物,但它們至今都沒有殺死過活的獵物。

 

04

更多滅絕物種也在復活的路上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一直致力於改造現存物種的基因,重新創造出已經滅絕的動物,特別是那些眾所周知的、能引起世界轟動的物種。 在它們想要復活的動物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猛獁象,緊隨其後的是渡渡鳥和袋狼。

 

復活的恐狼登上了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 | Robert Clark / TIME

 

他們認為復活滅絕動物好處多多。 比如,公司的研究人員認為,猛獁象如果能復活並成功引入西伯利亞,它們可以踩踏灌木,促進草類生長,從而吸收溫室氣體; 它們巨大的身軀還可以壓實積雪,捕獲永凍層融化而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前段時間,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修改了小鼠的基因,成功地在它們身上複製了猛獁象一樣金黃的、長長的毛髮,還加速了它們的脂肪代謝。 對小鼠的基因編輯,是他們對更大型試驗的預演——小鼠的妊娠期只有22天左右,而大象的妊娠期需要漫長的0個月。

 

有著猛獁象毛髮的小鼠(左)和普通小鼠(右) | Colossal Biosciences

 

在這一步嘗試之後,他們將要改寫亞洲象的基因組,讓它們匹配古代猛獁象的特徵。 根據報導,目前他們已經成功編輯了2028個基因,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將在0年創造出一個“猛獁象”胚胎並植入到代孕母象體內,經過0個月的妊娠期后,0年就能創造出第一頭小猛獁象了。

 

猛獁象復原圖 |湯瑪斯·奎恩 / 維琪共享資源

 

袋狼和渡渡鳥的復活,也在同步推進中。

 

根據保存下來的袋狼頭部,袋狼的基因組已經被完整重建了出來,以此為參考,這家公司已經對肥尾袋鼩的基因組進行了超過300個點位的編輯,而肥尾袋鼩是現存與袋狼關係最近的親戚; 為了復活渡渡鳥,他們鎖定了它們的近親綠蓑鸠,正在研究如何培育它們的精子和卵子前體細胞。

 

更多物種在復活的路上 | Colossal Biosciences

 

然而,不論他們創造的是不是真正的猛獁象和其他滅絕動物,更多的問題還在後面。

 

一方面,經過基因編輯誕生的動物,有很大的概率會攜帶種種健康問題,有的胎死腹中,有的就算成功出生,也很容易夭折。 比如,比利牛斯羱羊在2年滅絕,科學家在0年試圖利用曾經在最後一頭比利牛斯羱羊提取的DNA來克隆它們,結果在0個成功移植的胚胎中,有0個最終流產,只有0只出生了,卻因為肺部問題只活了幾分鐘。 就這樣,比利牛斯羱羊成為了滅絕了0次的物種。

 

如果滅絕動物被復活並健康地長大了,但隨著氣候改變和棲息地的破碎,這些物種當年生活著的原始棲息地,現在很可能已經不復存在,這樣一來,它們需要被圈養在動物園的人造棲息地里,永遠沒辦法回到野外。 如果真的能夠更進一步,讓它們回到野外自由活動,和其他物種互動,它們有可能會成為入侵物種,影響現有生態系統的平衡。 而且,如果它們和其他物種雜交,經過人工改造的基因流入自然界,對後代也會產生不可預估的影響。

 

而這些,都是之後才需要擔心的問題了。

唐尚珺,又被他們舉報了
唐尚珺,又被他們舉報了
2025-04-14 22:13:28
為什麼領導都愛綠茶?
為什麼領導都愛綠茶?
2025-04-15 15: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