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容,也太明目張膽了。
更新于:2025-04-16 15:40:03

“浪姐”走到第六季,互撕頭花終究成了流量密碼。

陳德容與王蓉的暗暗交鋒,讓“德容體”橫空出世;何泓姍微博升堂,網友紛紛進修“珊瑚海姐學”;房琪與葉童的一通唇槍舌劍,又讓房琪的才女光環搖搖欲墜。

回過頭看,陳德容的表現擊垮了浪姐初心,30+ 女性的力量敗給“選擇大於努力”的現實,從一公就開始劃水的她,被曝出安穩劃到了四公。

被水衝垮的,還有那些與她有關的舊夢。

陳德容出場時,彈幕上是一片讚美。

“上古真姐”“童年女神”“瓊瑤御用女主”……一系列標籤將她送上舞臺。《乘風 2025》的初亮相,她唱了首《梅花三弄》,被感慨“聽出了童年”。

但很快,來自上世紀的朦朧濾鏡,就被陳德容親手打碎。

陳德容在《乘風 2025》初亮相

那是段如今被網友命名為“抓麻六分鐘”的片段,主演為陳德容、王蓉和黃英。

第一次公演時,三人被分為一組,因為資歷較深,陳德容被選為隊長。其中,王蓉是初代偶像,唱跳不在話下,黃英也是《快樂女聲》出身,實力唱將,只有陳德容頂著電視劇女神光環,卻是實打實的唱跳小白。

練習時,王蓉和黃英早早學會了舞蹈動作,陳德容卻佔著老師,還在摳前兩個八拍。

王蓉忍了又忍,提出先讓老師把所有動作順一遍后,再根據個人進度幫著一起練。黃英替陳德容說話,想讓姐姐找找感覺。王蓉覺得感覺太過虛無縹緲,現在時間緊張,應該以效率為主。

王蓉想要儘可能高品質的舞臺呈現,陳德容則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再加上中譯中失誤的黃英,讓人瞬間幻視職場,一個奮發上進的職員卻要面對啥也不懂的領導和息事寧人的同事。

最後,陳德容對王蓉撂下一句:“要不你來當隊長?我讓給你當?”三人把關係打成死結。

陳德容與王蓉賽前爭執

只是,結果不會騙人。

賽前小考時,陳德容開口忘詞,在王蓉的提醒下堅持唱完,最後評級在所有隊伍中墊底。下了台,王蓉建議陳德容“來了這個節目,我們就要拼”,陳德容反駁“我沒有不拼”,她衝著鏡頭抱怨,王蓉的“野心”讓她覺得團隊里沒有“愛”。

正式上臺後,陳德容舞蹈動作疲軟無力,連連出錯,開口唱的第一句,就讓後台的鄧萃雯撇了撇嘴。

將矛盾推向高潮的,是表現更為優秀的王蓉慘遭淘汰,劃水的陳德容,卻依舊留在舞臺。王蓉在舞臺上唱的那句“不能專挑我一個人欺負”,看起來正是她走這一趟的寫照。

於是,網友們紛紛為王蓉鳴不平,陳德容成為眾矢之的。

陳德容一公舞臺

陳德容的社交帳號下,出現了成片的咒罵聲,吐槽區博主爭相以她作為視頻素材。

她被起了“老公主”的惡稱,網友讓她“趕緊回家”“快點退賽”。陳德容說話的語氣也被網友歸納為“德容體”,“浪姐職場課”成為熱搜關鍵詞。

第二次公演成團時,沒有隊伍選擇她,陳德容孤零零站到最後,最終進入自己最不擅長的唱跳團,彈幕裡閃過無數的大快人心。

如今,比賽還在繼續,對陳德容的嘲諷也在繼續。

陳德容社交帳號下評論

《乘風 2025》超前企劃里,每位姐姐需要給圈內好友撥去電話。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個可以給自己拉人氣與好感值的流程,好比祝緒丹打給虞書欣,吳宣儀打給了王源,對方的粉絲自然也會支援自己正主的好友。

所有姐姐中,只有陳德容打給了自己此前演過的角色:《梅花三弄之梅花烙》裡的白吟霜。

她試圖將觀眾拖回 30 年前的舊夢,自言自語了一段對角色的獨白:“當初我把堅強溫婉賦予了你,也透過了你,觀眾認識了我。其實演員,常常會因為角色,而隱藏了真正的自己……”

大多數人對陳德容的初始印象,都來源於這部作品。17 歲的陳德容一襲白衣,俏生生站在花下,我見猶憐,嫩得能掐出水。

回頭看,美貌也是陳德容行走人間的通行證。

陳德容與“白吟霜”通電話

因為長相出色,陳德容上學時就是風雲人物,每到放學時,校門外都等著慕名而來的星探。

12 歲,她就被日本資生堂選中,拍攝了第一支廣告。14 歲,她拍了電影《國中女生》,戲拍完後,徐楓和瓊瑤都找上門來,三顧茅廬,只為和她簽約。

15 歲,香港邵氏電影也向她拋來橄欖枝,和陳德容家人保證,會安排好她在香港就讀的學校、住處,甚至還會給她發生活費。她到香港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就是與如日中天的周星馳合作。

陳德容在日後的採訪中回憶出道的經歷,說自己“莫名其妙地開始拍廣告,一帆風順地進入演藝圈開始拍戲”。

電影《師兄撞鬼》劇照

周星馳與彼時只有 16 歲的陳德容

得天獨厚的容貌條件讓她在娛樂圈如魚得水,但讓陳德容名聲大噪的,還是瓊瑤。

瓊瑤對陳德容是極其看重的。14 歲那年,為了照顧她,瓊瑤就與她立下“三年之約”,約定先簽約,等她完成學業後,再進組拍戲。

17 歲時,還在香港發展的陳德容接到瓊瑤丈夫平鑫濤的電話,說瓊瑤為她量身打造了一個角色,也就是《梅花烙》中的白吟霜。

瓊瑤與陳德容

《梅花烙》讓陳德容紅遍兩岸三地,之後,她接連主演了《梅花三弄之水雲間》《一簾幽夢》等一系列瓊瑤作品。

窄窄的螢幕裡,她小心翼翼地哭,楚楚動人地哭,撕心裂肺地哭。

在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陳德容是繼劉雪華之後的“最美瓊女郎”,是“臺灣初代玉女掌門人”,身上承載著無數少年少女的幽夢,和對愛情的全部想像。

人生就像一場賭局,在她風生水起的歲月里,世界也對她無比寬容,但當美貌不在,籌碼拋光,世界也就變了模樣。

陳德容早期劇照

2005 年,陳德容到大陸發展,第 6 次搭檔馬景濤,出演電視劇《太祖秘史》,飾演葉赫第一美人東哥。陳德容在採訪中說,這是她拍得最累的一部戲,需要完全摒棄此前“瓊瑤戲小女人”的表演法則。

但這部戲播出後,人們驚訝地發現,年僅 30 歲的陳德容,臉龐不再豐盈,容貌和演技都壓不住一眾女配,美人遲暮的歎息那時就已經出現。

後來,她與小學同學王讚策結婚,主動減少了曝光。人們只知道王讚策是地產商人,對陳德容十分愛護,支援陳德容不想要孩子、只想過二人世界的想法。

直到 2019 年,陳德容突然宣布離婚,關於這段 8 年婚姻,她很少談及細節,僅有的幾次採訪也只透露說,沒有孩子“是一半的原因”。

如果說,關於陳德容的公開講述只停留在這裡,會是一個十分標準的美人遲暮的結局。她或許會出現在一個有關古早美人的剪輯視頻里,觀眾藉此回味著上個世紀的榮光。

但現實是,陳德容並未想過優雅老去。

《太祖秘史》里的陳德容

關於陳德容的波瀾再起,是 2020 年的演技競演綜藝《我就是演員 3》。

她和張檬同台表演《少年天子》的片段,自彩排時,陳德容就以“老演員”自居,拒絕試戲,不配合排練,但真到了正式表演時,卻還是情緒外露的古早瓊瑤式演技。

於正評價“兩個演員演得很累,眼淚流了很多,但我並不是特別感動”,並用原版中潘虹的表演舉例,覺得喜怒不形於色的氣勢會更適合她所詮釋的孝莊。

陳德容回嗆他:“每一個演員,如果同一個角色給她來詮釋,都會出現一個不一樣的效果。”

陳德容在《我就是演員 3》

陳德容很快就從這個節目退賽,理由是拍戲檔期衝突。而她對於接戲的標準也曾引起巨大爭議——很少有女演員會像她一般,在採訪時公開說,“演媽媽是奇恥大辱”。

“如果說我保養的這麼好,再要我演一個大孩子的媽,對不起,那就是說,死都不會接就對了。”

就在《我就是演員 3》現場,郝蕾呼籲女演員不要一味追求“少女感”,“到了什麼年紀,就要演什麼年紀的戲,如果四十幾歲了還要演少女,旁邊的少女演什麼?”

陳德容還在旁邊接了句“演嬰兒”,語氣滿不在意。

陳德容談“不想演媽媽”

回想起來,那些有關陳德容的舊夢,很多細節其實已經失真。

來大陸發展的這些年,陳德容在多個場合表示瓊瑤曾在《還珠格格》里為她留了女主的角色,某些採訪中暗示是小燕子,有的則說紫薇是為她量身打造。

有網友親自向瓊瑤求證,瓊瑤卻毫不留情地否認了。

瓊瑤回復網友

2024 年 12 月,瓊瑤離世時,陳德容發文悼念,認為“阿姨的離開是因為平伯伯的離去對她的打擊影響太大”。就在半年前,她還官宣參演了於正的新戲。

值得一提的是,於正被瓊瑤指控抄襲的作品,正是《梅花烙》。瓊瑤曾自述抄襲的事讓她“心如刀絞”“已經病倒”,當時就有人說,陳德容這番轉投陣營的舉動,“怕不是要把瓊瑤氣死”。

事實上,從瓊瑤劇中走出的演員轉而去演於正劇的並不在少數,但瓊瑤離世後,編劇汪海林唯獨發文指責陳德容,用詞十分狠厲:

“道一聲生存不易,但行前程,莫忘來路。”

汪海林痛批陳德容

《乘風 2025》的第二次公演,陳德容加入了吳宣儀組,表演《本草綱目》。

這段表演難度不小,既有齊舞,還有 rap。但為了陳德容考慮,同組隊員主動提出,想在前奏部分加入一段由她單獨演繹的戲腔的呈現。

訓練期間,陳德容依舊重複著“忘了記記了忘”的迴圈魔咒。舞台總監直接指出是她“缺乏練習”,她頻頻辯解舞蹈對她而言“太過困難”。

舞台總監只好告訴她:“唱、跳是一個形式,表達的是一個女性的精神。這個舞臺,真的不是給專業的舞者和歌手去提供的。”

陳德容練習時

回到 2020 年,第一季《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播出,可謂石破天驚。

甚至有從業者直接將其形容為“奇跡”,給悶悶不樂的娛樂圈注射了一劑來自她力量的強心針。

在此之前,舞臺是屬於年輕偶像的,《偶像練習生》《創造 101》等選秀節目批量製造了一批批的男女愛豆,頂流的頭銜每年都在更新。而大火的綜藝如《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也多是人間的遊戲。

2019 年的 first 影展上,海清、馬伊琍等人呼籲市場給中年女演員多一些機會,不想再囿於婆婆媽媽等刻板片面的女性角色中。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乘風破浪的姐姐》出現了。

節目聚焦於 30 歲以上的女性,用“三十而驪”的主題,試圖探討熟女的魅力和由年齡帶來的禮物——“每個女人,礪礪一生,都在面對性別與年齡、生活與自己的錘問。30 歲以後,人生的見證者越來越少,但還可以自我見證。30 歲以後,所有的可能性不斷退卻,但還可以越過時間,越過自己。”

當人們還在憑藉著刻板印象猜測由 30 個女性組成的綜藝會充斥著雌競與撕扯時,“浪姐”卻直白地呈現了女性真實且需要被看到的一面。

《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姐姐們

姐姐兩個字,代表的是資歷,是由閱歷和地位堆積出的可以與資本談判的權力。

剛一開場,節目組讓寧靜介紹自己,寧靜反口就是一句:“還要介紹我是誰,那我這幾十年白乾了?”伊能靜乾脆讓節目組配合自己調高取景框,讓自己能坐得舒服一點。黃聖依初舞台試音時出現問題,她直接打斷音樂,要求節目組重新配合她。

看慣了對著鏡頭 90 度鞠躬的年輕偶像,觀眾們被姐姐的霸氣所震撼,給她們冠以“興風作浪的姑奶奶”的頭銜。

寧靜自我介紹時

同樣,姐姐兩個字,也可以代表拼搏與野心。

52 歲的伊能靜,在家待業多年,節目前採時,她表示“在家裡抱著孩子是我最大的快樂,那也是一種選擇”,但節目中,她也表現得十分拚命。“我怎麼可以說沒關係、就來玩玩,那我對不起過去買過我專輯的人。”

張雨綺也是恃靚行兇的美人,沒有唱跳經驗,卻因為傻大妞的性格擁有超高人氣。但她每個舞台都沒有拉垮,“人氣是人氣,業務是業務,人氣高的人,你問她們只靠人氣站在舞臺上虛不虛,虛。”

更不用說,藍盈瑩甚至還因為太過拚命,而被人指責“沒有觀眾緣”“太有野心”。

每個人都是抱著“成團”的念頭而來,奔著“贏”的最終目的,通力合作。但贏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過往。這也是第一季的姐姐們,最打動人心的力量。

節目總導演吳夢知說:“女性大都是向內進行自我探索的,她就是要變成更好的自己,她的挑戰和她天然的困境就在那裡。男生沒有這個困境,他們大都是向外擴張的,他們也不缺舞臺。”

“即使這個節目最後什麼都沒有改變,只要能改變這 30 個姐姐,也就夠了。”

第一季《大碗寬面》舞台

但姐姐們勢不可擋地贏了,並且改變了許多東西。

從節目組的“百萬文案”到主題曲“無價之姐”,有關這檔節目的一切都在互聯網上掀起討論的熱潮,投資商賺得盆滿缽滿。

2021 年,《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順勢而來,主題鋪展的更加巨集大,呼籲大家關心世界,關心自由,找尋自我。

那時,張柏芝的劃水也曾引來觀眾不滿,好在雖然她能力不足,但態度積極,臉蛋好看,觀眾對她也就稍顯寬容。

唉,又一個頂流崩了
唉,又一個頂流崩了
2025-04-15 20:59:26
傷感,又走了一個。
傷感,又走了一個。
2025-04-16 0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