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集電視連續劇《我的後半生》迎來了大結局,沈卓然邀請先後遇到的三位“相親物件”——護士長連亦憐,工人大姐呂原,化妝師樂水珊,以及他的親朋好友們,共同來了場盛大的中秋宴。
席間,已出國留學的孫子沈多樂也在國外遇到了沈卓然的“靈魂伴侶”——聶娟娟教授,他們給沈卓然發來了視頻電話,看著依舊病態卻安詳泰然的聶娟娟,沈卓然忍不住老淚縱橫。
經歷老苟的突然離世,沈卓然也開始接納命運的無常和自己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這個事實,他不再執念於尋找伴侶來抵抗孤獨和老邁,並釋然了四段“戀情”的無果而終。
對於這些波折並帶著荒誕的經歷,沈卓然教授更多的是感恩。
他親自下廚,為兒女們做了“連姨”教的”雪菜毛豆"、呂原同志教的“水餃”,“樂阿姨'教的銀耳紅棗養生粥、還有聶教授教的點心。
雖然四個人都是他生命的過客,都因各種原因帶給了他大小不同的傷害,但沈卓然更看重得還是她們帶給他的快樂、帶給他的欣喜與不一樣的生活感受。
這恐怕也是一個教授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沈教授更善於總結,他也能夠包容和善待個體的不同和發現人性的光輝。
他對著三個兒女——兒子沈青、女兒沈黛,兒媳劉麗娜(雖然此時麗娜已經和沈青離婚,但在沈卓然心中,一直是把麗娜當女兒的)說:
我過去啊,怕老、怕孤獨,怕沒人陪伴,我就一直在尋找依靠。
可屢戰屢敗,但是我學到了很多本事,我也有很多感悟啊!
我現在就覺得,這人啊,你要是好了,那就什麼都好;
你要是擰巴了,那就什麼都擰巴!
所以,打鐵還是要自身硬嘛!
做了“戀情總結”後,沈卓然又轉身對劉麗娜說:
麗娜,我們家承蒙你照顧,今天我要代表全家人,感謝你!
曾經我們都認為那是你作為兒媳應該做的,但實際上,是你主動承擔起了本屬於我們的責任。
沈青是個工作狂,也是因為有你這個堅實的後盾。
麗娜,不要怕沒人欣賞你,不要怕孤單,我不管你和沈青將來怎麼樣,你永遠是我沈家的女兒。
你現在做的這個事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勇敢地往前沖,我們也要做你的堅強後盾。
老爸支援你!
”公公“的一番話,把麗娜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她以為沒人看到她的付出,看到她的犧牲,所以她委屈,她不甘,她的各種歇斯底裡,說到底還不是因為不被重視、不被理解導致的。
沈卓然接著對孩子們說:
你們小時候,爸媽老師都要求你們特別優秀、再優秀!
可我現在老了,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們幸福再幸福、快樂再快樂!
我今天要和你們宣佈一個重要的決定,我呀,要搬到養老院去住了!
一是那裡人多、熱鬧,二我也可以幫著照顧照顧老丁,和他做個伴!
幾個孩子紛紛表示不同意,沈黛更是說:“爸,原來你搞這麼一大桌子菜,是和我們吃散夥飯的呀! ”
沈卓然揮揮手,接著感慨道:
咱們中國人啊,不善於表達,不善於說那些我們覺得肉麻的話。
今天老爸我就要大膽的說一次,孩子們,你們都是我的好孩子,老爸,愛你們! 愛你們!
《我的後半生》大團圓結局,讓人感動,也讓人深思。
是啊,作為國人,含蓄內斂是我們的美德,我們都不擅長與最親密的人表達感情,認為只要去做就好了。
可實際上,語言也是治癒心靈的法寶,是溝通和傳遞愛意的橋樑,沈卓然的釋然、豁達,以及他對兒女們的深沉的愛和尊重,在他的語言中得到了昇華。
《我的後半生》作為一部輕喜劇,有人說它是在炒作“銀髮經濟”,但我要說,只要是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的,給我們帶來啟迪和教育意義的,都是值得被肯定的,都有它的價值。
作為一個逐漸步入“老齡化”的大國,每年都有近千萬人步入六十歲這道“門檻”,可見關注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以及怎麼為他們營造一個溫馨又舒適的社會環境,會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重要話題。
而《我的後半生》正是在為老年人的情感生活、以及與兒女們的相處、與社會的融合,做著進一步的探討和思考。
沈卓然,大學教授,知名學者,退休收入不菲,住著高檔社區,家庭關係單純,可謂是人生的贏家。
可即便這樣的社會精英,當他步入老年,當他的老伴因癌症離他而去,他的生活也彷彿一下失去了所有光采與重心。
所以,他才在老伴去世的一年裡,沒有了生活的信心,患上了抑鬱症,可見老年的心理是多麼脆弱和不堪打擊的。
遇上護士長連亦憐,可以說是命運給瀕臨絕望的沈卓然開了一扇窗,導演也很巧妙地安排連亦憐第一次出場是為沈卓然開窗。
看著站在窗前靚麗的女性身姿,以及窗外鬱鬱蔥蔥的昂揚景色,沈卓然內心的生命信念被喚醒了。
在老友老苟和孫子多樂的鼓勵和慫恿下,沈卓然開啟了他的“戀愛之旅”。
曾經的他,信奉長期主義,信奉日久生情,可在經歷攜手四十年的妻子離世,自己得病又重獲健康后,70歲的沈卓然,更相信”只爭朝夕“,更喜歡”晴天愛晴,雨天愛雨“。
所以他才會在出院后,迅速與比自己小二十歲的連亦憐同居了; 他學會了做愛心早餐,他會像小年輕一樣,等在路口接連亦憐下班,還會為了連亦憐的兒子放棄了自己的獨立書房。
不得不說,連亦憐很有魅力也很溫柔,她的適時出現,讓老沈像個初入愛河的愣頭青一樣癡迷和激情澎湃;
但還有一點,就是年輕的連亦憐,也讓沈卓然暫時忘記對老年和孤獨的擔憂和恐懼,這也是四個女人中,沈卓然對連亦憐尤其用情至深的原因。
所以當連亦憐向老沈提出要佔有他房產時,老沈是驚愕的,是難以置信的,他如夢初醒,這才看清了老年婚姻的真相。
我看有的書評人說,沈卓然就是想白嫖,既佔著連亦憐的身體,還不想付出什麼。
對於這一點,我不認可。
我認為,作為物質上一直從未匱乏過的沈卓然,他從來沒有和連亦憐計較過財產,要不他也不會主動求婚。
他只是接受不了連亦憐這樣明晃晃的”等價交換“,當他提出百年之後把房產過戶給連進,連亦憐變臉質問,為何要百年後呢?
沈卓然沉痛地說,原來我倆的好,是有條件的。
這話看似是沈卓然對連亦憐說的,其實何嘗不是他對自己說的,他是在告訴自己,人老了,必須要出讓一部分物質利益,才能夠換取一些精神慰藉。
這是沈卓然作為一個讀書人,一個精神世界的追求者,所無法容忍和鄙視的,所以說,他和連亦憐的分開是必然的。
兩個人無所謂對錯,只是不同頻的人,真得是無法走近的。
這也是在沈卓然的第二段”戀情“裡,會和身體孱弱的聶娟娟達到心靈共振的原因。
沈卓然和聶娟娟從未有過身體的親密,甚至兩個人的真正見面都屈指可數,但他們都給彼此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這也讓剛剛經歷”心碎“打擊的沈卓然,成功走了出來。
當沈卓然對老苟說出,我對連亦憐還是很感謝的這句話時,他對上一段感情已將釋懷了,並且也真正理解了連亦憐的所作所為。
但聶娟娟脆弱的身體,是無法支撐起沈卓然的後半生,更何況發妻也是癌症腦轉移去世的,這種生死離別,沈卓然不想再經歷也無法承受起。
他對兒女說要將聶娟娟接到家中來照顧,不過是一時意氣,即便孫寶琴不發言,他也知道這樣做不現實。
聶娟娟最後留下一封告別信,和兒子去了異國他鄉,這也讓老沈再一次進入到感情空白期。
呂原同志的生龍活虎、老當益壯,讓沈卓然看到了不一樣的老年生活,他對呂原絲毫沒有男女之間的那種愛慕和心動,只是出於説明和相互陪伴,所以自始至終,沈卓然都喊呂原為”呂原同志“。
在他看來,他和呂原只是革命友誼,根本不存在男女私情,呂原在屢試不得后,和女兒回了家。
沈卓然的第四位”戀愛物件“樂水珊,長得酷似他的亡妻,這也讓沈卓然錯以為自己愛上了樂水珊,可實際上,兩個人都不過是彼此的”替代品“。
婚禮上,樂水珊被黑豹搶婚,沈卓然再一次成為了孤家寡人。
但這一次,沈卓然並沒有氣惱也沒有羞愧,他笑眯眯的和女兒一起摘下了”百年好合“的牌匾,鄭重其事地重新掛上妻子的遺像。
這一刻,沈卓然完成了自我救贖與成長,他接納了孤獨到老的人生軌跡,並重新為自己規劃了人生。
是啊,接受自己變老,接受命運的無常,接受生老病死,這是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的生命成長和總結。
沈卓然在經歷36集的兜兜轉轉后,回到了生命的原點,也回到了生命的起點。 他將重新出發,續寫後半生。
沈青和劉麗娜兩個人,從校園走進,共同經營婚姻近二十年,他們的感情基礎是牢不可破的。
沈青的冷暴力,以及精神出軌艾斯李,說到底,還是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以及日益加重的工作壓力導致的。
父親老邁、母親過世、妻子無收入、兒子要出國,看似光鮮亮麗的沈家,其實都是沈青一個人在撐著。
而劉麗娜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丈母娘的期待與嘮叨,都成了籠罩在沈青頭上無時不在的緊箍咒,這讓他窒息,也讓他逃離。
艾斯李的出現,正好給了沈青一個出逃的契機和理由。
應該說,沈青從未想過和劉麗娜離婚,他只是想在艾斯李營造的曖昧氛圍中,遊離一會兒,叛逆一會兒。
同樣,劉麗娜和小白眉來眼去,也是想氣一氣沈青,想給波瀾不驚的婚姻一些刺激。
本質上,他們彼此都融進了對方的血液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經是誰也離不開誰了。
說到底,中年人的婚姻,經濟危機才是最大的危機,也是導致崩盤的根本原因。
所以,當沈青的公司上市,劉麗娜也從被騙的陰影中走出來,重新開啟了新事業,他們的感情也就隨之復活過來了。
就像沈卓然對孩子們說的,打鐵還要自身硬,自己強大自己,那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只有這樣,沈卓然才能夠安度晚年,沈青和劉麗娜的婚姻也才能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