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去世,其作品曾影響一代中國作家
更新于:2025-04-15 00:52:51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曲鵬

當地時間4月13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的兒子阿爾瓦羅·巴爾加斯·略薩在社交平台發文稱,這位秘魯作家在家人的陪伴下在秘魯首都利馬逝世。

作家略薩

資料顯示,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1936年出生於秘魯南部亞雷基帕省,幼年在國外長大,青春期就讀軍校,年輕時做過銀行職員、新聞記者、編輯、特約撰稿人、圖書館編目員等工作,也曾導演舞台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目及從政。

1963年,年僅27歲的略薩憑藉長篇小說《城市與狗》躋身拉美文壇,與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瑪律克斯、阿根廷作家胡利奧·科塔薩爾和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一道,成為“拉美文學爆炸”四大主將。

詭譎瑰奇的小說技法與豐富多樣而深刻的內容為他帶來“結構寫實主義大師”的稱號。2010年瑞典皇家學院宣佈,將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秘魯詩人、作家略薩,以表彰他“對權力結構的製圖般的描繪和對個人反抗的精緻描寫”。代表作品有《綠房子》《酒吧長談》等。

略薩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便已成名,而他真正被中國學人關注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上海《外國文藝》雜誌1979年第6期刊發題為《秘魯作家略薩及其作品》的文章,介紹了略薩的成長歷程,並對其作品《城市與狗》《潘達雷昂上尉和勞軍女郎》《胡利婭姨媽和作家》作了評述。

上海《外國文藝》雜誌1979年第6期目錄

略薩的作品影響了莫言、格非、蘇童、余華、葉兆言等一大批中國作家。2011年略薩訪問中國時,葉兆言曾與他進行了文學對話。葉兆言表示,“略薩先生對於我來說,他是一個活生生的當代。當時非常流行的詞彙,就是‘拉美文學大爆炸’。‘爆炸’這個詞對以略薩為代表的作家來說,是很真實的。這樣的爆炸,是他們自身的文學爆炸。對當時的中國文壇或者說對於當時我這樣剛走上文學創作的人來說,也可以用‘爆炸’來形容。但這個‘爆炸’,是‘被爆炸’。”

上海99讀書人聯合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08年開始引進略薩作品,目前“巴爾加斯·略薩作品精裝珍藏版”已推出《世界末日之戰》《胡利婭姨媽和作家》《酒吧長談》《五個街角》《給青年小說家的信》《潘達雷昂上尉和勞軍女郎》《首領們》《城市與狗》《公羊的節日》《塞爾特人之夢》《利圖馬在安第斯山》《水中魚:略薩回憶錄》《壞女孩的惡作劇》《綠房子》《卑微的英雄》《艱辛時刻》《普林斯頓文學課》等17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