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楠)獲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專案(博士研究生)、江蘇省行業領域十大科技進展、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4篇SCI期刊論文……東南大學青年學子王子文在導師董帥教授的指導下,發現了一系列具有“蹺板”式磁電效應的新型鐵電材料——變鐵體,這項成果為發展新一代記憶體件提供了突破性的設計思路。
王子文是東南大學物理學院2022級物理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碩博均就讀於東南大學,曾獲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專案(博士研究生)、江蘇省行業領域十大科技進展、國家獎學金等榮譽。作為物理學院博士生第一黨支部副書記,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積极參與黨史學習教育,參加學校“不忘初心”系列大講堂,曾作為骨幹成員參與到學校黨支部聯合中心建黨百年系列活動中。
大三時,王子文參加了東南大學的暑期夏令營。也正是在夏令營上,他與東大物理學院董帥教授結緣,“董老師在夏令營講座上講解他們如何從基本的物理原理出發結合理論設計,再通過實驗驗證,最後做成性價比更高、功能更好的電子元器件,當時就覺得董老師好厲害。”
考研成功上岸東大,王子文如願跟隨董帥教授開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博士入學後,王子文更加意識到科研學習是博士研究生最為重要的任務,也是區別於本科、碩士學習的根本所在。
在科研探索中,他將目光聚焦於磁電耦合領域的一個關鍵科學難題:如何突破材料本徵限制,實現磁性與電極性的高效交叉調控?這一難題的破解將顯著提升資訊記憶體件的集成密度,為半導體存儲技術的推進提供關鍵支撐。
“既然傳統路徑難以相容,何不另闢蹊徑實現磁電分離調控?”在導師的啟發下,王子文開啟了他的科研探索之旅。他系統梳理了海量結構資料庫,從理論設計到實驗合成,從三維體材料到二維體系,不斷構建模型、模擬計算、分析失敗原因、尋找新結構……經過幾十餘次迴圈往複的嘗試,在導師董帥的悉心指導下,王子文終於發現了一系列具有“蹺板”效應的新型鐵電材料——變鐵體,不僅從理論上揭示了其獨特的存在機制和卓越性能,更為新一代記憶體件的發展提供了突破性的設計思路。
在導師董帥的指導下,王子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4篇SCI期刊論文,共一作者1篇,第二作者2篇。基於以上成果,他獲得了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專案(博士研究生),2023年度江蘇省行業領域十大科技進展,兩次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回顧讀博的歷程,王子文說:“博士階段更需要具備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過程離不開導師的點撥,要主動與導師交流。也許導師的一句話就是打開思路的關鍵。”
當年,董帥教授的一場講座給這名青年埋下了科學研究的種子;如今,身為學院物理學科普志願者,王子文在科普平臺中,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演示實驗儀器,向來訪者展示並解釋其中的奧秘和科學原理,讓公眾既體會到了實驗的樂趣,也收穫了物理的知識。“青年,應當有一份力量就發一份光和熱。”王子文一直這麼認為,並且也是這麼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