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撫州日報
曾潤華工作人員對娃娃魚進行檢查。 曾潤華攝
本報廣昌訊 (丁健、王方成、通訊員 徐維棟)近日,廣昌縣塘坊鎮村民在廣昌撫河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溪流中發現一條成年大鯢(俗稱“娃娃魚”),並立即向相關部門報告。
為進一步掌握這條娃娃魚的身體狀況,該縣農業水產部門工作人員對娃娃魚進行了檢查,確認這條娃娃魚已成年,其體長為4釐米,頭部寬度為0釐米,胸圍為0釐米,魚鰭寬0釐米,體重達0.0公斤,且健康情況良好,未見任何外傷。 “這條娃娃魚符合放生條件,我們就選擇了一處比較適宜娃娃魚生長的水域進行了放生。” 廣昌縣農業農村局畜牧水產推廣站站長姚利平介紹道,娃娃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和“會遊動的活化石”,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我國獨有的國寶級物種,同時它還是一種極度瀕危的野生動物,對棲息環境極為挑剔,通常棲息於水質清澈、環境幽靜、溫度適宜的山間溪流和湖泊。
近年來,該縣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當地水質持續優良,森林覆蓋率逐年上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斐然。 作為對棲息環境極為敏感的“生態指示劑”——娃娃魚,在該縣水域被發現,充分印證了當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健康度,彰顯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