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4 月 0 日消息,在太空探索領域,埃隆・馬斯克的 SpaceX 一直致力於突破邊界,然而,一家名為 Pulsar Fusion 的英國初創公司也正在開展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即開發一款名為“Sunbird”的核聚變動力火箭。
據IT之家瞭解,核聚變技術一直是全球頂尖科學家研究的重點,多年來,儘管取得了一些進展和突破,但人類仍未能夠在地球上成功複製恆星內部的核聚變過程。 Pulsar Fusion 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理查・迪南在接受 CNN 採訪時表示:“在地球上進行核聚變是非常不自然的。 核聚變在大氣環境中很難實現,而太空才是進行核聚變的更合理、更明智的場所,因為核聚變本就發生在太空中。 ”
儘管“Sunbird”目前仍處於早期建造階段,未來仍面臨諸多挑戰,但 Pulsar Fusion 已計劃在 2027 年進行軌道演示。 此外,核聚變動力火箭有望使航太器達到每小時 5.0 萬公里的速度,這比目前人類製造的最快物體派克太陽探測器的速度還要快,派克太陽探測器的最高速度為每小時 2.0 萬公里。 如果核聚變動力火箭能夠投入使用,將能使前往火星的時間減半,並且僅需四年就能到達冥王星。
“Sunbird”將如何縮短行星際旅行時間呢? 與傳統的化學火箭(如星艦)不同,“Sunbird”並非獨立運行,而是將附著在更大的航太器上,助力它們完成星際航行。 迪南向 CNN 介紹說:“我們將它們發射到太空,並設置一個充電站供其停靠,然後它們會與你的飛船對接。 理想情況下,我們會在火星附近設一個站,在地球低軌道設一個站,然後讓‘Sunbird’在兩者之間往返。 ”
他還提到,首批“Sunbird”將用於在軌道上運送衛星,但它們也可以在短短六個月內將重達 2000 公斤的有效載荷運送到火星。
然而,將核聚變動力火箭變為現實仍面臨諸多重大技術挑戰。 由於這些系統體積龐大、重量較重,像“Sunbird”這樣的公司可能很難將其輕量化和微型化。
除了 Pulsar Fusion,像 Helicity Space 和通用原子能公司這樣的企業也在開發核聚變反應堆,它們分別得到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美國太空總署的支援,計劃在 2027 年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