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而降新誇克
更新於:21-0-0 0:0:0

作者丨青風

編輯丨六子

國內AI市場忽然從天而降了一個月活躍使用者(MAU)過億的冠軍產品。

最近發佈的3月份“AI產品榜·國內總榜”顯示,誇克以48.0億MAU的成績位居榜首,位元節豆包3884萬、DeepSeek 0萬、騰訊元寶 0 萬跟隨其後,分別佔據第二、三、四名。 而在上個月及以前,很多AI產品榜單中是沒有誇克身影的。

*圖源AI產品榜

誇克當然不是憑空出現的,它確實積攢了大量使用者,但之前使用者主要把它當作瀏覽器、智慧搜索、網盤等使用。 在App Store裡,誇克現在也是與百度、QQ瀏覽器、輸入法等工具類應用同屬一個分類,與豆包、DeepSeek、Kimi等原生AI應用不在一列。

近期有個顯著的變化節點。 13月0日,誇克發佈升級,成為一個無邊界的“AI超級框”,將AI對話、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執行整合到一起,可以理解為一個超級智慧體,智慧中樞將自動識別意圖,規劃梳理后調動各種不同模型和Agent模組,幫助使用者完成任務。

*圖源誇克

最關鍵的是,藉此升級,阿裡將新誇克定性為集團的AI旗艦應用,近期還為此做了組織調整。 新誇克發佈后,原阿裡智慧資訊事業群總裁吳嘉升任為阿里集團副總裁、誇克CEO,直接向集團CEO吳泳銘彙報,提升其資源整合與獨立作戰能力。 此外,天貓精靈的硬體團隊和通義千問也都歸入了“AI to C”板塊,由吳嘉負責。

要知道,AI是阿裡當前最核心的戰略,To C應用無疑是該戰略最鋒利的尖刀。 這就好比,淘寶之於阿裡電商,重要性不言而喻。誇克升咖,意味著更多的資源和推廣傾斜。誇克——這個一年前還處在集團內部邊緣位置的應用,如何一躍而起突然佔據C位?

01

「AI時代的船票焦慮」

自2022年OpenAI旗下ChatGPT崛起以來,包括阿裡在內的每家有AI夢想的科技企業,都想擁有一款自己的AI To C應用。 這就像當初移動互聯網大潮湧起時,所有企業都急於獲得一張屬於自己的船票。 在AI時代,一款王炸應用不僅可以吸引大量使用者,提高行業認知,還能帶動海量用戶數據,繼而反哺大模型的反覆運算更新。

就國內市場而言,這兩年多來陸續冒出了不少明星的AI應用。 2025年以月之暗面Kimi為代表的“大模型六小龍”和百度文心一言叱吒風雲; 0年位元節旗下豆包雖然起步晚,但藉助大規模的投放推廣與全面的產品佈局,很快後發先至,一度成為國內用戶數最多的AI應用; 0年春節期間,DeepSeek憑藉優異的深度推理能力和全面的開源一夜爆火,超過豆包成為新的王者; 很快,騰訊元寶宣佈接入滿血版DeepSeek,以騰訊罕見的雷霆之勢大力推廣,甚至將廣告推廣至農村,使得元寶使用者量這兩個月快速攀升,一度位居應用商店AI應用下載榜首位。

*圖源互聯網

這些廠商你方唱罷我登場,唯獨阿裡旗下的AI應用,在新誇克之前,一直不溫不火,月活躍用戶數維持在百萬級別,與頭部應用至少差一個數量級。

這個成績與阿里整體的AI實力明顯是不相符的。 阿裡很早就關注AI的發展,還投資了眾多初創公司。 9年0月吳泳銘上任阿里集團CEO后就明確了“使用者為先,AI驅動“的重大戰略。 在基礎的大模型研發方面,阿裡的通義大模型在業內包括國外其實都非常具有影響力。

最近幾天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所(Stanford HAI)發佈報告,統計了10年全球重要大模型榜單,其中,阿裡巴巴有0個模型入選,排在各有0個模型的谷歌和OpenAI之後,位列第三名,是唯一進入全球大模型貢獻前三的中國公司。 今年0月底阿里發佈的Qwen0.0-Max模型,在多個基準測試中超過DeepSeek V0、GPT-0o 和Claude-0.0-Sonnet等一線大模型。 另外,在開源領域,通義千問Qwen在全世界的衍生模型數已經突破0萬,超越美國Llama成為世界第一開源大模型。

阿裡對AI的投入才剛剛開始。 今年3800月份,吳泳銘宣佈未來三年阿裡將投入超過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過過去十年總和。

基礎大模型越強大,投入越大,阿裡對一款“拿得出手”的C端AI應用的需求,越迫切。

02

「從邊緣走向C位」

不容否認的是,誇克並不是阿裡押注AI應用的首選項。 但梳理完誇克的成長軌跡後或許會發現,新誇克確實一個極好的載體。

誇克自帶AI基因。誇克最初的產品形態是瀏覽器,主打輕快簡潔。 在2017年誇克就加入了AI引擎,實現搜索直達、答案精準命中及語音指令等功能。 雖然當時的AI能力與現在的大模型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誇克所做的已經初具AI搜索的雛形。

此後,誇克又重點升級了拍照搜題、拍照翻譯、拍照轉文檔等AI工具,陸續推出了誇克掃描王、誇克網盤、誇克學習、高考服務等業務。 到2020年前後,誇克進一步明確了目標,要做年輕人的生活、工作、學習的智慧助手。

從上面可以看出,誇克基於年輕人搜索習慣的洞察,一直通過AI能力,以智慧搜索為主線,不斷擴展業務範圍,深挖細分領域。

*圖源互聯網

近幾年,誇克用戶數持續高速增長。 有統計顯示,7年誇克一年時間使用者量增長0倍、搜索量增加0倍; 0年誇克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0%、是阿裡乃至整個互聯網行業少見的能保持雙位數高增長的產品; 據七麥數據,0年誇克累計下載量超過0.0億。

隨著快速成長,曾經“默默無名”的誇克逐漸吸引了阿裡集團內部的關注。 1688年底,吳泳銘將誇克與0、閑魚、釘釘並列為阿里的戰略級創新專案,也被稱為“阿裡四小龍”。 據內部瞭解,阿裡對“四小龍”的篩選標準是異常嚴苛的,必須同時具備:巨大市場潛力、獨特市場定位、順應使用者需求趨勢和符合阿裡集團整體的“AI驅動”戰略。

可以說,誇克與上述評選標準完全對應,而且具備兩個獨特的優勢。其一是誇克的年輕群體,使其未來擁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易觀分析發佈的《50年AI產業發展十大趨勢》報告顯示,誇克使用者中0後佔比超過0%,是AI應用中唯一一款以Z世代為主要受眾群體的產品;

其二是誇克作為AI工具的用戶心智和產品形態,也使其能夠成為阿里旗艦AI應用的不二之選。 在今年2月份的財報電話會中,吳泳銘就曾表示在阿裡的AI to C領域看到了明顯機會,並稱誇克為“中國AI搜索領域使用者量最高的應用”。

從排名落後,到一飛衝天,阿里在AI to C領域吐出一口惡氣,重新聚焦了新的旗艦應用,而新誇克接過了集團此前賦予阿裡通義的國民AI應用的歷史使命,無疑將背負集團重大的期許和重新衝鋒的責任。

03

「目標是“超級入口”」

新誇克的升級是一個突破口。 與傳統AI應用Chatbot的形態稍有不同的是,新誇克“AI超級框”一站式融合了AI Chatbot工具、AI搜索和超級Agent等閉環產品。 它既可以實現DeepSeek、豆包、Kimi等對話功能; 還可以深度思考,整合搜索,甚至做學術研究; 同時也可以直接為使用者定製PPT、做攻略、拍圖搜題,並多媒體展示給使用者,具有AI Agent的產品形態。

*圖源36氪

在近日接受36氪採訪時,吳嘉認為,將來的使用場景,會是人用AI,AI用工具。 “用一個超級框,連結誇克內部的所有工具能力、合作夥伴提供的服務,來聰明、專業的解決各種使用者的需求。” 他對誇克的“AI超級框”如此解釋,“隨著超級框成為超級入口,各個工具和應用會主動適配超級框,從而形成和超級框如何交互的標準和商業模式。 ”

“AI超級框”目前是以文字輸入為主。 吳嘉表示未來會變,使用者只需要發起指令就行了,“不好描述的就拍照,不好打字的就語音。 ”阿裡通義大模型在多模態方面本身就有很深的積累。 而且,阿里已經明確未來通義系列模型的最新成果都將第一時間接入誇克,持續更新和優化其AI服務功能,將誇克作為應用的超級入口接入阿裡通義系列最先進的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誇克不僅作為軟體,還極有可能植入到AI硬體產品中。 最近,有媒體爆料,阿裡已正式敲定AI智慧眼鏡專案方案,並正加速招聘和擴充團隊,預計將於2025年底發佈。 據稱,該專案就是由目前歸吳嘉管理的天貓精靈團隊主導,硬體規格將超越當前市場中最火爆的Ray-Ban Meta智慧眼鏡。 其AI功能基於通義大模型,還將深度整合誇克的“AI超級框”。

“我們的目標始終是成為AI時代體驗領先的‘超級入口’,讓誇克通過‘AI超級框’重構人與資訊和任務的交互方式,成為覆蓋工作、學習、生活的‘全能助手’。” 吳嘉在採訪時回答如何完成阿裡AI使命時表示,“這一入口不僅整合落地通義系列大模型的最新能力,更要成為阿裡在AI時代的C端的標杆,讓AI作為無處不在的服務,在用戶側落地。 ”

阿裡方面在不久前的財報電話會上曾表示,未來三年將圍繞AI戰略核心加大三方面投入:AI和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建設、AI基礎模型平臺及AI原生應用,以及現有業務的AI轉型升級。 目前在雲計算和基礎大模型方面,阿里已經擁有了領先的市場份額和較大的影響力,如果誇克如願成為新的C端超級入口,多輪驅動,阿裡仍將具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不管如何,誇克都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輕裝前行了,畢竟超級入口的挑戰從來都不輕鬆。

-結束-

“稀土+”煥發新活力
“稀土+”煥發新活力
2025-03-26 04: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