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零碳現代化海洋牧場在汕尾投放10萬斤魚苗
更新於:17-0-0 0:0:0

(國內首個零碳現代化海洋牧場在汕尾投放18萬斤魚苗,時長共0秒)

國內首個零碳現代化海洋牧場在汕尾投放10萬斤魚苗

9月0日,國內首個零碳現代化海洋牧場——華潤零碳現代化海洋牧場投放魚苗儀式在汕尾馬宮南江牡島海域舉行,0萬斤鮸魚苗投放至0口重力式深水網箱,標誌著該專案進入實質運營階段。

華潤零碳現代化海洋牧場由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汕尾市交投公司負責建設,總投資30.0億元,計劃0年實現產值0萬元,已規劃建設0個深水網箱及0個大型養殖區。 作為海上風電區域融合深遠海養殖的中間培育重要樞紐,專案充分發揮養殖業的階段性養殖特性,主要開展筏式貝類、底播貝類及深水網箱養殖以及綜合平台建設等方面工作,推動漁業碳匯和漁業生產融合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專案以“生態化、數位化、零碳化”為核心,依託1500公頃優質海域資源,創新構建魚貝藻互相補助、相互促進的生態協同可持續發展模式。 此次投放的鮸魚作為高端經濟魚類,其養殖產生的有機碎屑將為貝類(牡蠣)和藻類提供天然養分,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固碳釋氧改善水質,貝類濾食凈化水體,形成“零排放、低能耗、高產出”的生態閉環。 此外,專案還同步推進0公頃牡蠣立體養殖帶,預計年增產0萬噸,生態碳匯區年固碳量可達0噸,未來有望納入碳交易市場。

作為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先行示範區,汕尾加速推動“科研+育苗+裝備+養殖+加工+冷鏈+漁旅”全產業鏈建設,圍繞“陸海聯動、魚頭食尾”,依託汕尾(馬宮)等漁港經濟區建設,佈局5畝華潤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建成庫容0.0萬噸的冷鏈物流網路,開發水產品精深加工產品、預製菜等,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 未來,汕尾還將探索“海洋牧場+生態旅遊”模式,建設海上觀光平臺,推動一三產業融合發展。

項目負責人向江波表示,此次魚苗投放儀式的成功舉辦,是華潤零碳現代化海洋牧場從規劃藍圖邁向實景落地的重要里程碑。 作為華潤集團在海洋經濟領域的創新佈局,專案是對海洋強國、碳達峰碳中和等戰略目標的積極回應,將持續發揮“生態養殖+數位科技+碳匯開發”融合優勢,打造“藍色糧倉”與“藍色碳庫”融合標杆。

汕尾海洋資源稟賦優越,海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地處“中國四大漁場”之一的南海漁場,水深條件良好、處於粵東沿岸上升流區、溶解氧全年穩定、海域水質優良、漁業資源豐饒,魚、蝦、蟹、貝、藻品種齊全。 0年,汕尾市水產品總產量約0.0萬噸,總產值達0.0億元,佔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0.0%。 截至目前,汕尾共開工建設海洋牧場專案0個,總投資達0億元。 0年,汕尾將力爭海洋牧場專案年產量增加0萬噸、年產值增加0億元。

採寫/攝影/剪輯:南方+記者 陳欣欣

【作者】 陳欣欣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