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空腹飲水到底是好是壞?如何正確的飲水?提醒:需注意這2點
更新于:2025-04-13 15:07:55

如果你在生活中喜歡養生,並看過各種各樣關於養生、保健的內容,應該都聽說過“晨起空腹喝水”這種養生方式。

在我們看來,水是人體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一個人超過72小時沒有任何水分攝入,就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晨起空腹喝水,很多人都認為是正確做法。

但是,近幾年有關於空腹飲水的爭議變得越來越多,部分人認為晨起后先空腹飲水,容易稀釋唾液中的消化酶、稀釋胃液,對早餐消化和吸收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是有傳聞稱,晨起喝水還可能會將口腔內的細菌帶入腸胃、誘發腸胃疾病。

那麼問題來了,晨起空腹飲水到底是好是壞,怎樣喝水才是正確的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人在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身體的確是已經到了極度缺水的邊緣。因為雖然在睡眠過程中沒有體力消耗,但呼吸、夜間出汗、腎臟過濾血液,都會消耗體內大量的水分。

特別是現如今炎熱的夏季,水分消耗還會更快,此時的人體就處於缺水狀態。晨起後補水,能起到 緩解口渴、稀釋血液、及時補水的效果。

其次,晨起后空腹飲水,其實並不會對消化造成負面影響。因為人體在極度缺水的狀態下,水分隨著食道進入胃內之後,就會被迅速吸收進入血液,然後隨著迴圈輸送到各個需要水分的器官中,所以它本身對胃液、消化酶的影響並不大。

不但如此,喝水還能起到喚醒腸胃、提高腸胃蠕動能力、潤腸排便的效果。

另外,口腔內的確是存在細菌,特別是沒有夜間刷牙習慣的人,口腔中殘留一定的食物殘渣,再受到溫度、濕度的影響,就會滋生細菌。

但是, 細菌並不會隨著進食影響到腸胃運轉,因為 胃內是一個強大的酸性環境,到目前為止,臨床僅僅只發現了一種可以在胃內生存的細菌,也就 是幽門螺桿菌。其他細菌即便是進入了胃內,也會在短時間內死於胃酸環境中。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晨起空腹喝水都是正確做法。不過,晨起空腹喝水是有注意事項的,特別是以下幾點不能忽視:

1、水的溫度

晨起后如果喝冰水、過涼的水,會對血管造成刺激,導致血管痙攣、血壓升高。不但如此,冰水還會刺激腸胃,可能會誘發腸胃功能紊亂、腹瀉等問題出現。

而水溫過高的話,又可能會造成消化道黏膜輕度燙傷。因此,在臨床看來,晨起後最適合飲用的水溫,就是40~50℃左右的溫開水;

2、水的選擇

很多人聽信所謂的養生知識,會選擇晨起飲用淡鹽水、蜂蜜水、檸檬水等等。這其實都是錯誤的做法,比如 淡鹽水含有過多的鈉,可造成水鈉瀦留、血壓升高、血容量增加

檸檬中的酸性物質,又會對胃壁造成刺激、加速胃酸的分泌。蜂蜜水中又含有過多的糖分,對體重、血糖控制不利。因此,最是何人晨起飲用的水,其實就是白開水。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晨起後口渴感較為明顯,但不建議各位一次性喝下大量的水,而是應當少量、勻速飲水,每次攝入200ml左右的水分為最佳。

而且,飲水對身體的確是有好處,但這建立在了長期堅持的基礎上,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當養成每日飲水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