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螢幕里的源仲揮動法器,被火光映紅的瞳孔里交織著破碎與決絕時,地鐵車廂里突然傳來此起彼伏的抽氣聲。
這個畫面出自正在熱播的《念無雙》,飾演者劉學義正在經歷職業生涯最戲劇化的轉折——從被貼上"千年男配"標籤的黃金配角,到扛起收視的主役擔當。
這位剛過而立之年的演員,在最新採訪中展現出令人意外的清醒認知。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網友封的"眼技王者"稱號,他謙遜表示不敢妄談演技,稱現階段目標只是"不讓觀眾跳戲"。
這番自白與劇中大祭司源仲的張揚形成奇妙互文,那個被三界唾棄卻始終保有神性的角色,似乎正是演員本人突破困境的鏡像。
回看劉學義的進階軌跡,每個重要節點都暗合著行業規律。 從《青雲志》里溫潤如玉的蕭逸才,到《琉璃》中亦正亦邪的柏麟帝君,他總能在有限戲份里創造高光時刻。
某位資深選角導演曾評價:"他像塊璞玉,適合需要多層打磨的角色。 "這種特質在《念無雙》里得到充分釋放,面對被族人背叛、愛人誤解的複雜設定。
他處理得層次分明——面對圍攻時的冷笑帶著三分譏讁七分悲涼,與女主對峙時顫抖的指尖洩露著隱忍愛意。
劇集監製在幕後特輯裡透露,劉學義為"火葬場"重頭戲設計了三套微表情方案。 從最初的本能抗拒,到意識到命運不可違逆的釋然,最後定格在望向愛人的眷戀眼神。
這種細膩處理讓原本程式化的虐心橋段有了真實血肉。 觀眾在彈幕刷屏"不敢呼吸"時,或許沒意識到這些細節背後是數十次機位調整的結果。
值得玩味的是,這位在鏡頭前遊刃有餘的演員,在劇宣現場卻保持著某種笨拙的真誠。 當被要求用網路熱梗推薦作品時,他笑著拒絕"反著來才有趣";
面對粉絲"古裝天花板"的讚譽,他認真糾正"每次造型都是新挑戰"。 這種近乎執拗的職業態度,恰如他塑造的源仲——明明可以靠天賦吃飯,偏要選擇最艱難的那條修行路。
在仙俠劇陷入模式化窠臼的當下,《念無雙》的口碑逆襲像場及時雨。 當劉學義以源仲之姿斬獲單日247億播放量時,某視頻平臺數據顯示,他的個人搜索指數環比暴漲0%。
觀眾既折服於行雲流水的打戲身段,又驚豔於他賦予角色的文學性解讀,有劇評人感歎:"他把大祭司演成了行走的隱喻,每個眼神都是對偏見的控訴。 "
站在35歲的人生節點,這位曾經的"黃金綠葉"正在解鎖更多可能。 據業內人士透露,已有民國懸疑、科幻權謀類劇本遞到他的案頭。
就像他在殺青宴上說的:"三十多歲不是枷鎖,是沉澱后的底氣。 "當鏡頭再次聚焦,那個曾在配角位置積蓄能量的演員,正用紮實的表演證明——真正的蛻變,從來都是厚積薄發的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