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出手了,要“封”100萬個帳號,這類操作要涼涼
更新于:2025-04-13 13:40:29

小紅書,這個以“生活方式”為核心標籤的社區平臺,正在掀起一場針對違規行銷的“風暴”。

2025年4月起,小紅書宣佈將重點打擊違規營銷行為,特別是那些通過黑灰產批量註冊帳號、發佈虛假內容、利用水軍引流等手段進行的“騷操作”。此次治理力度空前,預計將封禁近100萬個違規帳號,刪除超過100萬篇違規筆記,清理超過1000萬條水軍評論。

本文將深入剖析小紅書此次行動的背景、重點打擊的違規行為,以及這對品牌和創作者意味著什麼。

通過小紅書蒲公英下單的筆記,也會出問題?

答案是“騷操作”肯定會的:從今年4月起,如果內容或者被投放帳號本身涉嫌造假,即便是通過蒲公英下單,依然會被官方認定為違規行銷遭到刪除甚至處罰。

這兩天,小紅書官方帳號“薯管家”發佈了一則公告,宣佈平臺將重點打擊違規行銷,尤其是值得注意的是,經瞭解,這次的打擊重點是:黑灰產批量養的千粉以上小紅書帳號,這些帳號很多開通了蒲公英,且商家也能正常下單。

這兩年,在小紅書不斷治理水下軟廣的背景下,部分中介機構和黑灰產設計了一條“新路徑”,即批量養假號,再通過蒲公英定向通過這些假號鋪筆記,偽裝真實的同時,期待通過鋪量博取自然流量。

這次的治理正式向這種違規營銷帳號“開炮。

根據官方透露的消息,小紅書這次對違規營銷的打擊力度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從 4 月初開始,首輪治理就預計打擊近 100 萬違規帳號,超過 100 萬篇違規行銷筆記,和超過 1000 萬條水軍評論。

3類違規情況被重點打擊:假號和違規號、違規行銷筆記,水軍評論

據小紅書該項目負責人透露,這一輪治理的打擊力度在近年來都是極為嚴格的。“平台未來會對違規行銷保持嚴格治理,並針對違規營銷的態勢,隨時加大打擊力度。”

這一次三類違規情況會被重點打擊:

1、造假帳號,和通過虛假評論把使用者引流至站外和撬客的違規帳號;

黑灰產機構專門養“千粉帳號”,表面看是合規作者且入駐了小紅書的蒲公英,但帳號是批量註冊的、粉絲是刷的、筆記是抄的,數據自然也是假的。

還有一些違規營銷的帳號也在治理範圍內,比如醫美等本地服務行業通過水軍導流接收客戶資料線索的帳號;攝影旅遊等行業,通過評論、私信撬客的帳號。這次對假號、違規號的首輪打擊力度將接近100萬個。

2、脫離平臺與中介機構合作在平台鋪設大量水下行銷類筆記,以及與黑灰產和中介機構合作,通過虛假號鋪設蒲公英筆記;

違規營銷機構還會批量發佈軟廣,或者通過和黑灰產的造假帳號合作,通過偽裝素人筆記為品牌增加曝光。這次對違規筆記的打擊量將超過100萬篇。

3、組織水軍在筆記評論區發佈轉發特定評論。

評論區里看起來是用戶互動,實則是水軍自導自演給品牌“貼金”,或者唱雙簧的違規引流,也是這一次的打擊重點。比如用水軍刷“我用過這個牌子太好用了”,“現身說法,特別值得買”,“你們要連結嗎”,“私我優惠”等,甚至不少還會表演雙簧:一個問,“姐妹,我搜xx怎麼沒搜到啊”,另一個回答“你怎麼不早說,連結私你了”。這次對水軍評論的打擊量非常巨大,預計將達1000萬條。

小紅書將對違規營銷進行常態化嚴格打擊

如果你在薯管家帳號搜索“違規行銷”,光今年就至少發佈了14次公告,涵蓋了不同維度的違規營銷行為。

黑灰產相關的賬號損失慘重。這次違規營銷打擊前的2月份,小紅書剛宣佈3 個月內共處置了超過320萬個黑灰產帳號,其中 10 萬粉以上帳號有 401 個,1 萬粉以上帳號有 9215 個。

此外,打擊行為還包括虛假資質、營造虛假熱度、虛構體驗等。

1月底,小紅書發佈了專業號虛假資質治理公告,打擊通過盜用其他企業資質、偽造資質等造假手段申請專業號入駐的行為。

2 月初,小紅書公告稱1695 個存在違規行銷的品牌被處罰,其中 199 個品牌因違規情節嚴重被封禁,他們的違規行為包括營造虛假熱度、虛構或誇大產品/服務體驗等。

短期來看,黑灰產團隊肯定要垂死掙扎——換馬甲、改話術、鑽漏洞。但這一系列態度,也說明小紅書擺明瞭態度,“打擊違規行銷是持久戰,會死磕到底!”

別賭平臺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少品牌方在私下對比各個平臺時,普遍認為小紅書使用者對商業最友好,他們並不會刻意排斥種草等營銷行為,更關注行銷內容是否能解決自己的需求、分享是否真實可信等。

商業內容本身也是社區內容重要一部分,尤其對一個以“生活方式”為核心標籤的社區而言:畢竟大多數人的生活無法脫離商業。使用者需要充分的資訊去做消費決策,包括用什麼、去哪玩兒、怎麼過;也包括由商業機構釋放的資訊,從而激發的需求。

早在2022年,小紅書就推出了《社區商業公約》,表達了“真誠經營,用心創造”的商業價值觀,這也和社區“真誠分享”的底色一脈相承。

小紅書這一系列治理舉措對品牌來說,有兩點提示:

第一,不要幻想用虛假水下軟廣來替代正當行銷。有些品牌認為商業資訊天然不被使用者信任,所以冒著被處罰的危險,也要做水下投放,發軟文。這種行為既欺騙了使用者,也會被平臺嚴厲處罰。

第二,也不能幻想只要做了行銷投放客源就迎刃而解,以為服下行銷大力丸,客單就會直線上升。

事實上,一些黑灰產和中介機構就是鑽了這樣心理的空子,批量造假號開通蒲公英,攛掇品牌去投這些比較便宜的虛假帳號。這種投放看似安全,便宜,但在當前官方打擊下,只會給品牌帶來損失。品牌應該花費更多精力在成機制、健康持久的內容營銷體系建設上,尋找與品牌匹配的行銷方式和優質創作者。

一個做兒童內衣的品牌曾在我們社群中分享他們的經歷,曾經和違規營銷的中介機構合作,鋪設水下筆記被平臺封號。痛定思痛后,他們選擇了一家非常專業的機構,一起開會商量行銷策略,最終不僅實現了爆款內容,帶動各平台銷量,還一鼓作氣開了小紅書店鋪,銷量逐月上升。

這個品牌的營銷負責人說,回想起被封號還有些後怕:大家都想當漏網之魚,但平台處罰落到自己身上時,就是百分百的損失。“千萬別賭平台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演算法時代:真實才是流量密碼

瞭解小紅書今年針對違規行銷的一系列動作,我們不難理解,隨著小紅書內容規則和商業生態的日趨完善,平臺對虛假內容、違規營銷的打擊力度必將越來越嚴厲。

投給黑灰產幾十萬推廣費,還能當交學費的話,被平臺拉黑后,連合規管道都受限——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況且,內容為王的當下,年輕人對內容的鑒別能力是非常強的,真實測評、乾貨教程、細分場景等才是流量密碼。

黑灰產也許能嘗到點甜頭,但平臺一整頓就得涼。反而是老老實實做內容的商家,使用者黏性高、復購率高,這才是長久之道。這既是對規則的遵守,也是對認真經營的尊重。

本文由運營派作者【卡思數據】,微信公眾號:【卡思數據】,原創/授權 發佈於運營派,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

獨立遊戲該如何定義
獨立遊戲該如何定義
2025-03-26 16: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