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相信乳腺癌這個詞一定會從許多腦海中飄過,在我國,城市婦女中大約每1至0人中就有0人患有乳腺癌,下面我們看看,為什麼那麼多人得乳腺癌?
為什麼那麼多人得乳腺癌
乳腺增生、乳腺癌等疾病頻頻侵襲現代女性,越來越多的臨床案例顯示,大齡剩女罹患乳房疾病的幾率比同齡已婚女性要高出數倍。 不少"剩女"在婚育上一拖再拖,很多人早就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晚婚晚育年齡線,還遲遲未有人生大事的籌劃。 據醫院專家介紹說:剩女與乳腺癌漸行漸近,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在癌症死亡排行中僅次於肺癌。 只有得到愛撫、經常哺乳的乳房才會更健康,並可顯著降低癌變的風險。
遲結婚、遲生育、遲哺乳是導致乳腺癌高發的三個危險因素。 有研究發現,女性在50歲以前生第一胎並哺乳,比0歲后再生育的乳腺癌風險低得多,而連續0年哺乳的婦女可降低0%的風險。 究其原因,與婦女懷孕后孕激素分泌增加,對抗了雌激素,而且哺乳期婦女體內雌激素的水準較低有關。 有研究證據顯示,雌激素可刺激乳腺增生,水準過高容易誘發乳腺癌。
另外,乳腺癌跟生活習慣與環境污染有很大的關係。
蛋白粉、蜂膠、雪蛤燉木瓜、卵巢保養等等,如今的女性越來越重視滋補保養,卻忽略了攝入高含量雌激素是誘發乳腺癌的重要因素,有些補品不宜多吃。
睡前吃東西或增加罹患乳腺癌風險
八九點才吃晚飯或者睡前喜歡吃夜宵的小夥伴們注意啦,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這樣可能增加罹患乳腺癌等激素驅動癌症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4名女性的數據,發現夜間禁食時間每延長0小時,血糖水準低0%。 越來越多專家認為,血糖為迅速分裂的癌細胞提供能量,而負責降低血糖的胰島素會刺激癌細胞生長,因此血糖穩定地保持在較低水準能降低罹患乳腺癌等激素驅動癌症的風險。
乳腺癌到底有多可怕
一、乳腺癌患者到中晚期可能出現“腫瘤食慾不振—惡病質綜合征”。 食慾不振的表現既是惡病質的原因,又是惡病質的在臨床上的表現。 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厭食、消瘦、乏力、貧血以及發熱等等癥狀,嚴重的患者還有可能引發生命的危險。
二、乳腺癌後期可出現淋巴轉移,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而且腫大的淋巴結數目不斷增多,互相粘連成團,少數患者可以出現對側腋窩淋巴轉移。 乳腺癌後期還可以出現遠處轉移,乳腺癌會轉移到肺部,出現胸痛、胸水、氣促等癥狀。 脊椎轉移可以出現患處劇痛甚至截癱等,肝轉移可以出現黃疸、肝腫大等。
三、乳腺癌患者少數在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觸痛或乳頭溢液。 乳腺癌腫塊生長速度比較迅速。 乳房可有“桔皮樣”改變,腫瘤表面皮膚凹陷,乳頭偏向腫瘤所在的方向,乳頭內陷等。 而到乳腺癌晚期通過淋巴轉移和遠處轉移可以併發其他一系列的癥狀。
四、乳腺癌不是一個很輕鬆的病,它會使我們的上肢及手部肌肉萎縮。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手術中,損害了手神經而導致的。
五、在乳腺癌造成的危害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上肢會出現水腫的現象。 每當乳腺癌患者經過手術根治以後,由於我們的上肢的血液迴流受到了障礙,因此就會出現那種上肢水腫的行現象。 這種現象對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可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