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巨集
人民網北京4月12日電 今日,歷經二十餘年搶救整理的珍貴藏文古籍叢書《薩迦噶彭寶典寶庫》在北京正式揭幕。書籍系統整理了188位薩迦歷代法王學術成果,全面記錄了西藏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
發佈會上,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研究員、薩迦文化研究室主任、《薩迦噶彭寶典寶庫》主編薩迦· 班典頓玉介紹了書籍編纂歷程及其蘊含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
他表示,本書編纂的淵源可追溯至明朝永樂年間。這部寶典重現了千年前的人類智慧,完整記錄了從古代到當下的西藏歷史文化變遷,見證了藏傳佛教的發展演變及各民族間的文化互動,內容涵蓋宗教哲學、醫學歷法、天文地理、文學藝術等,堪稱藏文化的百科全書,對研究藏傳佛教史、西藏文化變遷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精美的裝幀,豐富的內容,不斷吸引出席者駐足欣賞。
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漢藏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沈衛榮表示,《薩迦噶彭寶典寶庫》集結的原始文獻不僅為佛教研究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更填補了諸多學術空白,為學界打開了全新的研究視野。“這一成果將在未來持續釋放文化能量,為學術研究注入新動力,為文明傳承點亮新光芒,讓古老智慧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絢爛的光采。”
據悉,為推動文明共用,後續編纂團隊將以寶典問世為起點,推進寶典數位化,利用科技手段,將全部古籍內容進行數位化存儲,實現文獻永久保存;同時,通過漢文、英文等多語種譯介和展覽等形式,讓這部典籍突破語言、地域界限,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