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琳琅,一位見證了中國電影發展歷程的老藝術家,於2023年4月8日離開了我們。她的一生,正如她所塑造的那些經典角色一樣,充滿了戲劇性和張力,從令人咬牙切齒的反派特務到慈祥和藹的劉姥姥,葉琳琅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觀眾。她的離去,不僅是中國電影界的損失,也喚起了無數人對老一輩藝術家敬業精神的追憶。
葉琳琅的演藝生涯始於上世紀50年代,正值新中國電影蓬勃發展的時期。在那個年代,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宣傳和教育工具,承載著塑造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使命。葉琳琅憑藉著對表演的熱愛和天賦,很快在影壇嶄露頭角。她塑造的眾多反派角色,例如《鐵道衛士》中的王曼莉、《虎穴追蹤》中的資麗萍,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角色雖然性格各異,但都被葉琳琅賦予了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魅力,以至於幾十年後,仍有觀眾在街上認出她,脫口而出:“這不是那個特務嗎?”
對於“反派專業戶”的標籤,葉琳琅從未感到介意,她曾坦言:“我長得不漂亮,演壞人反而放得開。”這種豁達的心態和對表演的執著追求,讓她在演藝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她從不拘泥於角色的大小和類型,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她都傾注全部的熱情和精力去演繹,力求將每一個角色都塑造得栩栩如生。即使是像《小字輩》中被車門夾住的胖大嫂這樣只有幾秒鐘的鏡頭,她也用心揣摩,用精湛的演技給觀眾帶來了笑中帶淚的感動。
在長達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中,葉琳琅塑造了無數經典的銀幕形象,而真正讓她家喻戶曉、晚年翻紅的,則是2008年新版《紅樓夢》中的劉姥姥一角。當時,76歲高齡的葉琳琅接下這個角色,曾引發不少質疑,畢竟她之前多以反派形象示人,能否駕馭好這樣一個充滿喜劇色彩的市井老太太,許多人心中都打著問號。然而,葉琳琅用實力證明瞭自己。她為劉姥姥設計了諸如撩衣襟、搓手指等一系列小動作,將一個農村老太太的憨厚、精明和淳樸演繹得淋漓盡致,徹底征服了觀眾。
為了更好地詮釋劉姥姥這個角色,葉琳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據劇組人員透露,她每天都會提前三個小時到片場背臺詞,即使坐著輪椅也堅持親自走位。有一場醉臥怡紅院的戲,為了達到最佳的拍攝效果,她反覆摔了十幾次,起來后還開玩笑說:“我這把老骨頭,比寶玉的床還經折騰!”這種敬業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葉琳琅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生活中也擁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她的丈夫張輝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二班長的扮演者,兩人相伴半個多世紀,是圈內公認的模範夫妻。2023年張輝去世后,葉琳琅曾獨自坐著輪椅回到長春電影製片廠探望老同事,回憶起兩人當年的愛情故事,她笑著說:“當年他追我,就靠每天給我帶一個烤土豆。”這平淡而真摯的愛情故事,更顯珍貴。
葉琳琅和張輝的兩個兒子也從事演藝工作,雖然未能像父母一樣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他們繼承了父母對表演的熱愛和敬業精神,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葉琳琅的離去更顯得彌足珍貴。她代表著一種老派演員的職業操守和藝術追求,不挑角色、敬畏職業、活得通透。從特務到村婦,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76歲高齡仍堅持用原聲臺詞,與如今一些依賴配音的“數位小姐”形成鮮明對比。被問及如何保持良好的狀態時,她笑著回答:“別把自己當明星,就當是個手藝人。”這樸實的話語,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葉琳琅的一生,是與中國電影緊密相連的一生。她塑造的每一個角色,都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也成為了幾代人共同的回憶。她對表演的熱愛、對藝術的執著、對生活的豁達,都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校對 廖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