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让孩子的未来,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身为过来人的父母,我们深知自律的重要性,也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小培养自律性,但该从何处着手培养,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 下半年有很多小孩开始进入小学生涯,如果说幼儿园可以任由孩子自我发展的话,那进入小学就意味着父母必须着手在德智体劳等方面全面介入,毕竟根基打不好,后面的教育会越走越难。
父母做到这四点,孩子越来越自律,家有小学生的父母不妨试一试。
01.早上起床只叫醒,不催促,不動手幫忙。
幼儿园时,很多父母早上把孩子叫醒,不停的跟孩子强调快要迟到了,要快一点收拾,如果孩子赖床或是磨磨蹭蹭时,父母还会帮他们穿衣、洗漱、收拾书包等物品,把还迷迷糊糊的孩子送去学校。 短时间来看,觉得孩子准时到校,挺不错,但长久以后,孩子对父母的依赖过重,不心自己的事,这非常不利于孩子自律性的培养。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早上只需叫醒孩子,告诉他们当下是什么时间,距离上学还有多少时间,剩下的就交给孩子,父母无需像个复读机似的一直催促。 如果孩子最终迟到,那就由他吧,多几次迟到,他自己就知道要快一点收拾了。
02.不喂饭,不催促,过点收碗筷,中途饿不给零食。
小的时候,父母想孩子多吃点,会选择喂饭,甚至整个幼儿园过程中,父母都会喂饭,在吃饭的时候,不停催促孩子快点吃,快点嚼,可是很多孩子含着一口饭几分钟,半个钟才吃那么几口。 很多父母感慨,孩子吃个饭怎么就那么难呢。 其实孩子吃饭这么难正是由父母自己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局面,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坚决不喂饭,让孩子自己吃饭,并且吃饭途中不催促,规定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到点就收拾碗筷,哪怕没吃完,也要收走。 由于孩子不吃饭造成两餐之间饥饿的话,坚决不给他零食吃,饿到下顿饭。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知道好好吃饭了。
03.规定时间看书、写作业、看电视,不需多次提醒。
规定好孩子的时间,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看多久电视,然后让孩子按照时间表执行。 一开始会比较难,但执行的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学会放学就写作业,而不是拖拉到晚上睡觉还没写完。 写完作业之后就可以出去玩耍或是看电视,睡觉之前收心安静下来看书,然后洗漱睡觉。 培养良好的作息是自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04.孩子的书包等物品让孩子自己收拾,如果忘记带某样东西,父母也不要特意送。
收拾整理是自律性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父母一直帮孩子收拾,那孩子自然不会养成收纳整理的习惯。 如果在孩子忘记带东西的时候,他知道父母会送去,那他自然就不会认真检查和盘点物品。 所以,制止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袖手旁观。
想要孩子以后的路好走,父母就必须狠下心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因为任何心软和妥协都将让孩子的自律之路更加困难。 当孩子习惯了这些规则,成为一个自律的人,生活和学业越来越顺,孩子自然而然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