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後半生》:把優雅詮釋到極致的女科學家,為何得不到幸福?
更新于:2025-04-12 16:17:37

與貪圖房子的護士長分手不久,沈卓然遇到了一位驕傲冷淡的女科學家。

聶娟娟雖然優雅大方,但遠不及年輕貌美、善解人意的連亦憐,讓沈卓然一見鍾情、奮力追求——男人無論年輕年老,都是好色的感性動物。

所以,他們的第一次見面很不愉快,為了一個字的讀音,發生了激烈爭執,不歡而散。

沈卓然是古典文學教授,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被質疑,實在太傷自尊。於是他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晚報上,公開批駁“女科學家”。

但聶娟娟隨即回敬了一篇文章,跟“男文學家”展開爭論。

二人不打不相識,越爭越投機,彼此開始互相喜歡,感情越來越親密。

聶娟娟不是護士長,她不能照顧沈卓然的生活身體;她也不是勞動模範,也不會給沈卓然煲湯做飯、洗衣掃地,給他當保姆。

他們在一起,是談文化、是手寫信、是看星星、是唱崑曲 ......

沈卓然說,和你在一起,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遼闊。

這遼闊是心靈的遼闊,固然不能當飯吃,卻能讓人奮不顧身:

得知聶娟娟身體不好,得過乳腺癌做了切除手術后,沈卓然沒有退縮;

聶娟娟癌症轉移住院,沈卓然憂心如焚,不離不棄;

聶娟娟搶救過來后,沈卓然竟然打算將之接進自家來照顧——這個想法立刻遭到兒媳和親家的反對,他自己生活都要兒媳照顧,豈能再照顧公公的女朋友?

這個辦法行不通,沈卓然卻沒有放棄和聶娟娟在一起的想法。

他決定找個合適的養老院,與聶娟娟一起住進去,陪伴她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如此可以不麻煩兒子兒媳。

一個自己的生活都不太能自理的老男人,能做出如此決定,其情可感!

如此,不僅電視劇前的我們為之動容,連一直暗戀沈卓然的彭玉蘭都被感動了,她說這才是真正的愛情啊!然後悄然離開 ......

病床上的聶娟娟亦是潸然淚下。

“我想去你長大的地方,看那夜晚的星星;是不是和你的眼睛一樣明亮;我想去你讀書的地方,看那裡的挺拔的樹,是不是和你的性子一樣正直?

我願陪你看餘生燦爛,不懼死亡,我是自私的,我只能和分享那些得意歡喜的事情與心情,病痛衰老,我自己留著品嘗就夠了 ...... 從此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此別過 ...... ”

她給沈卓然留下一封信后,悄然跟兒子去了國外。

聶娟娟是科學家,也是懂崑曲、識音律的知識女性,靈魂豐富而有趣,內心驕傲而又睿智。她當然知道,身心健康的愛情都未必逃不過柴米油鹽的侵蝕,何況病痛衰老的人生?

既然相愛,那就從此別去,給自己和愛人,都留存下最後的詩意。

這也是一個知識女性的驕傲與尊嚴,將體面與優雅詮釋到了極致。

情不自禁歎息:上天真是太殘忍了,這樣美好的女子,怎麼就沒有好命?怎麼就得不到幸福?

這一段愛情雖然短暫,但沒有算計沒有利益,是心靈的赤誠之愛——原本沈卓然是充滿功利的,是見色起意的,是圖讓人照顧自己的。

但聶娟娟的美好感染了沈卓然,也讓我們肅然起敬。

愛情婚姻固然是各有所圖,人性也自私功利,但亦有蕩氣迴腸的精神之愛,也有感人肺腑的不計得失。

這是《我的後半生》中最好的爱情故事,也是影視劇中少見的感人愛情。

他們雖然最終分手,卻讓劇裡劇外的我們都受到震撼與洗禮。

就像聶娟娟為合唱團寫的那一句念白:

“不到園林,怎知如許春色?不來人間,怎知人間值得?”

是啊,春色如許,人間值得,珍惜擁有,好好生活。

忽然就釋然了:驕傲優雅的女科學家得不到的,只是世俗的幸福,但她的心靈卻豐盛而燦爛,那是更加遼闊而飽滿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