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超級框大戰:誇克與文庫,能否扛起大廠的新夢想?
更新于:2025-04-12 02:25:50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2025年的AI戰場迎來了新的變革。去年,ChatBot(聊天機器人)應用如Kimi、豆包和元寶風靡一時,甚至在春節前後,DeepSeek也加入了這場競爭。然而,進入新的一年,AI領域的焦點已悄然轉移至“AI超級框”。

“AI超級框”概念指的是一個入口能夠滿足用戶多樣化的AI需求,包括AI搜索、AI對話、AI PPT製作、AI翻譯以及AI生圖等。在這場戰役中,阿裡和百度兩大巨頭成為了領頭羊,它們不約而同地推出了旗下的“老將”——誇克和百度文庫,以此作為新的競爭武器。

誇克與百度文庫這兩款曾經以工具屬性為主的產品,如今已掀起了一場國內AI產品月活躍用戶的大戰。根據AI產品榜的數據,今年3月,誇克以1.48億的月活躍使用者位居國內總榜榜首,而緊隨其後的是幾款ChatBot產品,但它們的月活躍使用者均未突破一億大關。

過去,誇克常被年輕人用於志願填報和存儲“影視劇資源”,而百度文庫則更多地被用於撰寫論文和製作PPT。然而,經過近幾年的大模型和雲基礎設施建設,阿裡和百度對這兩款產品進行了全面“升級”,將AI對話、深度搜索和AI工具整合在一起,旨在滿足使用者“一站式任務解決”的需求,從而爭奪使用者的流量入口。

從搜尋引擎到AI Agent,從文件工具到生態入口,誇克和百度文庫不僅承載著大廠爭奪C端流量的野心,更映射出科技巨頭在AI下半場的戰略差異。這場“先鋒”之戰,才剛剛拉開序幕。

如今,當你打開誇克和百度文庫,你會發現它們越來越相似,都是在ChatBot的基礎上,集成了一系列AI工具,成為了AI Agent。與上一階段的純ChatBot產品相比,誇克和百度文庫都完成了從單一搜索或對話到獨立解決需求的閉環,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不過,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差異。誇克採用的是自家的通義大模型,而非DeepSeek R1大模型;而百度文庫由於擁有文檔數據和文字處理的基因,在文件和PPT相關的AI功能上更加細分和垂直。

為了測試誇克和百度文庫的實際表現,「某評測機構」進行了一系列實測。首先,讓它們同時制定一份“五一假期北京和京郊的旅行行程”,詳細到出行的交通工具以及酒店推薦。結果顯示,DeepSeek提供的行程最為全面,包括預算、具體酒店名稱及路線等;誇克的行程則較為緊張,且推薦的酒店價格高昂,實操性不強;而百度文庫的行程則相對簡略,缺乏京郊景點推薦和酒店資訊。

接著,評測機構詢問兩者關於“打噴嚏後尾椎骨疼痛”的原因及康復建議。誇克和百度文庫給出的建議相似,都提到了軟組織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並建議使用非甾體抗炎藥,但都沒有提供直接的康復動作視頻,只是推薦了相關視頻資源平臺。

在PPT功能測試中,誇克速度快,但生成的內容缺乏填充,無法直接使用;百度文庫雖然花費時間較多,且包含付費點,但生成的PPT內容更豐富,圖片也可以一鍵AI換圖。然而,兩者都還未達到直接可用的程度。

綜合來看,誇克和百度文庫在基本的意圖識別和資訊匹配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給出的結果仍不夠直接和滿意。它們更適合作為用戶的協作助手,而非完美執行任務的智慧體。

那麼,為什麼阿裡和百度會選擇誇克和百度文庫作為這場“超級框”之戰的“先鋒”呢?

從產品形態和業務模式來看,誇克和百度文庫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百度從最初的搜尋引擎出發,最終將AItoC業務押注在百度文庫(現與百度網盤融合)這個融合型工具平臺上。而誇克的成長路徑也幾乎如出一轍:從無廣告的搜索起家,隨後併入誇克網盤、誇克高考等垂直應用,吸引更年輕的用戶群體,最終成為“AI超級框”。

李彥巨集多年前提出的“框計算”概念與誇克現在的理念不謀而合。對於大廠來說,自然是希望將流量和使用者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誇克和百度文庫作為阿裡和百度現成的牌面,甚至可以說是最優選擇。隨著大模型能力的提升,這些產品中的垂直工具調用效率也將得到提升,從而幫助使用者更好地完成任務。

從用戶體驗和商業化的角度來看,誇克和百度文庫也面臨著各自的挑戰。誇克此前主打無廣告的純凈搜索,商業模式以會員付費為主,但規模和增速都相對較小。隨著阿裡的加碼,誇克的KPI將優先考慮用戶增長、留存和AI功能滲透率,商業化壓力相對緩解。而百度文庫早已自負盈虧,具備一定的收費基礎,AI功能又為其增加了一條新的商業化道路。

然而,“AI超級框”未必是AI應用的最優形態。工具類產品的無限疊加,並不意味著使用者留存的無限延長。如何高效使用這些工具,避免功能過於複雜而導致用戶難以使用,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背後的大模型做好使用者意圖的分發,實現“某個功能在我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並完成任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