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北京,衚衕里飄著豆汁兒的香氣,街坊們三三兩兩聊著天,空氣裡透著一股子生活的煙火味。 就在這樣的場景里,鮑大志推著自行車,嘴裡哼著小曲兒,往北京人藝的排練廳走去。 誰能想到,這個普普通通的身影,演得了窩囊的小市民張大軍,也能化身《狂飆》里讓人恨得牙癢癢的趙立冬。 他的故事,就像一出精彩的大戲,慢慢拉開了帷幕。
1984年,機會像不請自來的客人,敲開了他的門。 導演王蘋路過學校,恰好聽到鮑大志那爽朗的笑聲,覺得這小子有股子天然的戲感。 幾輪考核下來,鮑大志拿到了人生第一個角色——電影《我們是八路軍》裡的一個小兵。 片場里,他跟著前輩們跑龍套,看著攝影機轉動,燈光打在臉上,那一刻,他的心像是被點亮了。 從此,表演成了他甩不掉的念想。 0年,他咬著牙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的業餘表演班,四個月的課程雖然短,卻讓他像海綿吸水一樣,攢下不少表演的真功夫。 後來,他又考進北京人藝的演員訓練班,和宋丹丹、梁冠華這些日後的“大腕兒”成了同學。 0年,他從訓練班畢業,憑著紮實的功底,正式成了北京人藝的一員。
加入人藝後,鮑大志一頭扎進了話劇的海洋。 那會兒的話劇舞臺,可不像現在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佈景,全靠演員的真本事。 鮑大志演過《家》裡的書生,演過《流浪藝人》裡的落魄漢子,還在《野人》裡吼得滿台生風。 1年,他接到了藍天野導演的《吳王金戈越王劍》,飾演文種。 排練時,他揣摩人物的每一個眼神、每一次停頓,生怕辜負了角色的分量。 0年,這部戲重新排練,他又站上了熟悉的舞臺。 那年0月,他在網上曬了排練的照片,笑得像個孩子,還配了張和藍天野的合影。 誰也沒想到,這竟是他最後一次演這部戲。
整整十年,鮑大志都泡在話劇舞臺上,磨得一身好戲。 直到1994年,他才迎來了第一個重要的影視角色——《三國演義》裡的中年漢獻帝。 片場里,他穿著龍袍,端坐在大殿上,面對一眾老戲骨,愣是沒露怯。 那股子帝王的無奈和隱忍,他演得讓人心裡一揪。 雖說這角色沒讓他一夜成名,但圈裡人開始記住這個踏實的小夥子。 四年後,他又接到了《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劇裡的張大軍,市儈、膽小、有點窩囊廢,偏偏還帶著點讓人憐惜的可愛。 鮑大志把這個角色演活了,活得像衚衕口兒那個總被媳婦兒嘮叨的鄰家大哥。 導演沈好放後來回憶,選角時一堆人搶著演張大軍,可他一眼就相中了鮑大志,說:“這角色,非他不可。 ”有意思的是,劇裡張大軍的媳婦兒由岳秀清扮演,而岳秀清的丈夫吳剛,多年後在《狂飆》里和鮑大志又“杠”上了。 戲外的老觀眾們還打趣:“吳剛咬著趙立冬不放,八成是為了報當年張大軍‘搶媳婦兒’的仇! ”
說到鮑大志的經典角色,少不了《地下交通站》裡的孫掌櫃。 這部劇用詼諧的筆觸,講抗戰時期老百姓和侵略者鬥智鬥勇的故事,豆瓣評分高達4.0。 孫掌櫃這人,貪小便宜,愛算計,可對鬼子又恨得咬牙切齒。 小節上他有點滑頭,但大義面前從不含糊。 鮑大志演的時候,把孫掌櫃那股子精明勁兒拿捏得恰到好處。 有一場戲,他一邊跟鬼子周旋,一邊偷摸給地下黨遞消息,眼神里的狡黠和緊張,簡直讓人拍案叫絕。 直到現在,劇迷們聚一塊兒聊起這部戲,還總能提起鮑大志那幾句讓人捧腹的臺詞。 你說,這得是多大的本事,才能讓一個角色過了十幾年還讓人忘不了?
如今,鮑大志已經年過六旬,頭髮白了一半,可精神頭兒一點不減。 2025年初,他參演的兩部電影接連上映,票房口碑都不錯。 他還常在網上曬曬日常,分享拍戲的幕後故事,笑起來還是當年的爽朗模樣。 從話劇舞臺到影視螢幕,他演過帝王,演過小市民,也演過讓人咬牙切齒的反派。 每一個角色,他都像在雕琢一塊玉,認認真真,仔仔細細。 你問他成功的秘訣? 他興許會撓撓頭,笑著說:“沒啥秘訣,就是踏踏實實演好每場戲。 ”
鮑大志的故事,還在繼續。 2025年,他又接了幾部新戲,排練廳里依然能聽到他洪亮的嗓音。 他用半輩子的堅持,告訴我們,演員這行當,靠的不是運氣,而是真心和本事。 你有沒有想過? ,一個角色能讓人記住多久? 鮑大志的表演,或許已經給出了答案。 他的下一場戲,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 咱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