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果類蔬菜(茄子、辣椒、番茄、絲瓜、南瓜、豆角等)的種植過程中,掛果前的管理對於蔬菜的產量與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抓好養根護葉以及適時適量施肥這兩項關鍵措施,是確保蔬菜順利掛果、實現高產優質的核心要點。
一、養根護葉
(一)多中耕蹲苗
中耕是一項古老而有效的農事操作,對結果類蔬菜根系的生長髮育意義重大。在蔬菜生長前期,通過多次中耕,能夠疏鬆土壤,打破因澆水或降雨而形成的土壤板結層,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透氣性。一般每隔 3 - 5 天進行一次中耕,深度控制在 5 - 8 釐米為宜,避免過深損傷根系。
蹲苗則是通過人為控制水分和養分供應,促使蔬菜根系向縱深方向生長,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以番茄為例,在番茄幼苗定植緩苗後,就應開始蹲苗。通過減少澆水次數,讓土壤適度乾旱,當植株葉片出現輕微萎蔫時再進行少量補水。這樣,番茄根系為了獲取足夠的水分和養分,會不斷向下生長,紮根更深更牢,形成強大的根系網路。一般番茄蹲苗時間可持續 10 - 15 天,辣椒蹲苗時間約 7 - 10 天。
(二)少澆水促下控上
結果類蔬菜在掛果前,要嚴格控制澆水量。過多澆水會導致土壤濕度過大,根系缺氧,生長受阻,同時還容易引發莖葉徒長,影響生殖生長。遵循“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根據不同蔬菜品種和土壤墒情合理澆水。例如,黃瓜在掛果前,當土壤表面以下 5 釐米處土壤手握不成團時進行澆水;茄子則在土壤略顯乾燥時澆水。通過控制澆水,引導根系向下生長,同時抑制地上部分莖葉的過度生長,實現“促下控上”的目的,為後續掛果儲備能量。
(三)噴葉面肥
葉面施肥是一種高效的補充養分方式,在結果類蔬菜掛果前發揮著重要作用。選擇含有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氨基酸葉面肥等。一般在蔬菜生長旺盛期,每隔 7 - 10 天噴施一次,選擇無風晴天的上午 9 - 11 點或下午 4 - 6 點進行噴施,將葉面肥均勻噴施在葉片正反兩面,以葉片濕潤但不滴水為宜。
例如,在辣椒掛果前噴施 0.2% - 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能夠增強葉片光合作用,提高植株抗逆性,為花芽分化和掛果積累養分。同時,葉面肥中的微量元素如硼、鋅等,對蔬菜的生殖生長至關重要,能夠促進花粉萌發和花粉管伸長,提高坐果率。
(四)下沖功能性肥料
功能性肥料具有改善土壤環境、促進根系生長、增強植株抗逆性等多種功能。在結果類蔬菜掛果前,通過沖施功能性肥料,為根系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常見的功能性肥料有腐植酸肥、生物菌肥等。
腐植酸肥能夠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時刺激根系生長,增強根系活力。一般每畝沖施腐植酸肥 5 - 10 公斤,每隔 10 - 15 天沖施一次。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等,這些有益微生物能夠在土壤中繁殖生長,抑制有害病菌的滋生,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促進根系對養分的吸收。每畝沖施生物菌肥 2 - 3 公斤,每月沖施一次即可。
二、適時適量施磷鉀肥
磷鉀肥是結果類蔬菜生長髮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對果實生長起著關鍵作用。在蔬菜掛果前,適時適量施用磷鉀肥,能夠滿足果實生長對養分的需求,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
(一)磷肥的施用
磷肥能夠促進蔬菜根系發育、花芽分化和果實發育。在結果類蔬菜掛果前,一般每畝施用過磷酸鈣 20 - 30 公斤或磷酸二銨 10 - 15 公斤。磷肥最好與有機肥混合堆漚後施用,這樣可以提高磷肥的有效性。例如,在茄子掛果前,將過磷酸鈣與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按 1:10 的比例混合堆漚 1 - 2 周後,溝施於植株根部附近,然後覆土澆水。
(二)鉀肥的施用
鉀肥能夠增強蔬菜植株的抗逆性,促進果實膨大、提高果實糖分含量和口感。在結果類蔬菜掛果前,每畝施用硫酸鉀 10 - 15 公斤或氯化鉀 8 - 12 公斤。鉀肥可在基肥中施入一部分,剩餘部分在掛果前進行追肥。例如,在西瓜掛果前,在距植株根部 15 - 20 釐米處開溝,將硫酸鉀均勻施入溝內,然後覆土澆水,促進鉀肥的吸收利用。
結果類蔬菜掛果前的養根護葉和適時適量施肥兩項措施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通過科學合理地實施這兩項措施,能夠培育出健壯的蔬菜植株,為掛果期的生長髮育奠定堅實基礎,從而實現結果類蔬菜的高產、優質和高效種植,滿足市場需求,為菜農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