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PayPal和空中雲匯之後,第三家在華持牌的外資支付機構正式誕生——Payoneer派安盈宣佈已完成對易聯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聯支付”)的收購。
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跨境支付行業“持牌經營”已經成為必然選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年初以來,除了Payoneer派安盈,包括尋匯SUNRATE、XTransfer等在內的多家跨境支付服務商也紛紛傳出收購境內支付牌照的消息。
近日,Payoneer派安盈宣佈已完成對此前公佈的一家中國持牌支付機構易聯支付的收購。這意味著Payoneer派安盈已成為繼PayPal、空中雲匯之後第三家獲准在中國市場提供在線支付服務的外資支付平臺。Payoneer派安盈通過整合易聯支付的牌照資源,能夠直接為中國客戶提供當地語系化支付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4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更新了非銀行支付機構重大事項變更許可資訊公示,更新內容顯示,中國人民銀行已同意易聯支付實際控制人由自然人樂拉變更為派安盈全球有限公司。
“此次收購進一步鞏固了派安盈全球合規基礎設施,使我們能夠以更本土化的產品與服務,更好地服務客戶。”Payoneer派安盈首席執行官John Caplan表示,公司為各類型中國企業提供服務,支持他們拓展全球業務。
據介紹,Payoneer派安盈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自2005年在美國紐約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為全球中小型企業提供連接全球經濟、支付和獲取報酬、多幣種資金管理和發展業務等便利服務。
易聯支付是一家位於廣州的民營支付機構,成立於2005年,持有由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該牌照於2021年12月續期,有效期延長至2026年12月。易聯支付獲許可的支付業務類型包括儲值賬戶運營Ⅰ類、儲值賬戶運營Ⅱ類(廣東省)。
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Payoneer派安盈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78億美元,較上年增加了1.47億美元,增幅約18%;全年實現凈利潤1.21億美元,較上年增加了2783萬美元,增幅約30%。財報還披露,Payoneer派安盈2024年全年總體交易量同比增長21%,達到800億美元,其中B2B交易量增長較強勁,同比增長42%。
談及此次收購對公司帶來的影響,Payoneer派安盈回應,中國是派安盈的重要市場,現在中國也成為公司持牌合規運營的重要市場之一,“此次交易將使我們以本地持牌實體的身份開展業務,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本土化運營、技術、研發能力、合作夥伴關係以及與更多本土化工具集成,更好地服務客戶”。
業內認為,儘管Payoneer派安盈通過收購易聯支付獲得了進入中國支付市場的資格,但其全球合規架構在適應中國本地監管要求時,將面臨一系列考驗。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研究員王蓬博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首先,中國對數據跨境流動有嚴格規定,要求支付機構確保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Payoneer派安盈需要建立符合中國標準的數據存儲、傳輸和管理體系,可能要在中國境內設立數據中心或與合規的本地數據存儲服務提供者合作,以滿足境內交易數據存儲和處理的要求。
其次,即使其拿下牌照,在開展具體業務時,仍需獲得相關監管部門的業務資質審批,如跨境支付業務的專項許可、外匯業務備案等,而且《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對支付機構的註冊資本、股東背景、公司治理結構、風險管理制度等方面也有嚴格要求。
第三,洗錢法規要求支付機構建立健全客戶身份識別、交易記錄保存、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等制度。Payoneer派安盈需要將其全球反洗錢體系與中國的具體要求進行對接。
Payoneer派安盈透露,此次完成支付牌照收購之後,公司短期內有望通過與本地合作夥伴、服務商和工具的更深入集成,以及依託本地技術與研發團隊實現更快速的本土化產品開發,從而顯著提升客戶體驗。
王蓬博對記者表示,很多本土支付機構拿牌更早,曾經是作為Payoneer派安盈的代理商來運營商戶,然而,隨著Payoneer派安盈自身獲得牌照,合規需求不復存在,“待其自身系統跑通后肯定不會再通過其他機構的管道,運營成本也將降低”。
中國支付市場的開放是中國金融體系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成為其中的受益者。2024年5月1日起實施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境外的非銀行機構擬為境內使用者提供跨境支付服務的,應當依照該條例規定在境內設立非銀行支付機構。
在實踐中,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暫停新發放支付牌照,為了成為持牌非銀行支付機構,在Payoneer派安盈之前,PayPal和空中雲匯這兩家外資機構已經先後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境內支付牌照。
具體來看,2019年9月,PayPal通過全資子公司美銀寶資訊技術(上海)完成對國付寶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付寶”)70%股權的收購,成為其實際控制人。2021年1月11日,PayPal完成了對國付寶剩餘30%股權的收購,使其成為全資子公司。國付寶原為海航集團旗下支付機構,擁有互聯網支付、跨境人民幣支付等資質。2022年5月,國付寶更名為貝寶支付(北京)有限公司,成為PayPal在華主要運營主體。完成這一系列動作之後,PayPal也成為中國首個通過收購持牌機構進入市場的外資支付平臺。
2023年3月,Airwallex空中雲匯完成對廣州商物通網路科技100%股權的收購,通過全資子公司商物通開展第三方支付業務。此次收購使Airwallex空中雲匯成為第二家取得中國境內支付牌照的外資支付機構,強化了其在跨境B2B領域的合規性。
王蓬博對記者表示:“外資跨境支付服務商進入中國市場,將與本土支付機構在跨境支付、國際業務等領域展開直接競爭,而且其在國際市場的經驗、品牌知名度和全球網路可能更加具有優勢。”
記者注意到,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跨境支付行業“持牌經營”已經是必然選擇。年初以來,除了Payoneer派安盈,還有另兩家跨境支付服務商——尋匯SUNRATE、XTransfer——也傳出收購境內支付牌照的消息。
尋匯SUNRATE的全球業務總部位於新加坡,3月31日消息,其境內運營主體上海尋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已與傳化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協定,擬以3.15億元收購傳化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權。
XTransfer是一家總部設立在中國上海B2B外貿金融服務商。年初,央行同意上海銀聯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主要股東由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奪暢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而上海奪暢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正是XTransfer的運營主體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