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娜
“餐飲店重新開張了,生意正在逐步回暖。”最近,河南線民小劉的心情格外不一樣。
小劉是一名返鄉創業青年,最早在南方做餐飲生意,老家在河南周口。這幾年,瞄準老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太昊伏羲陵文化旅遊區又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他決定在淮陽區姓氏文化廣場投資一家餐飲店。
經過前期籌備,去年門店正式營業了,但小劉卻遇到一件煩心事。由於餐飲店面位於姓氏文化廣場二樓,電動扶梯經常不開,營業期間時常斷水斷電,很影響生意。
“從裝修到營業,公司累計花了近80萬元。全部家當投到這裡了,返鄉創業剛起步,幹實體生意很不容易。”小劉委屈地說。
為何經常會斷水斷電?
原來,在原始合同基礎上,物業要求商戶再簽訂一份補充協定,小劉不滿意。“原來按月交付租金,現在讓簽訂一份補充協定,按季度交房租,之前已交過四個月房屋保障金了。”小劉很無奈地說。
一氣之下,小劉直接“鎖門”走人了。
考慮到前期投入大,閉店損失更大,於是小劉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了此事。
線民留言截圖
留言沒多久,他接到了周口市淮陽區優化營商環境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電話,表示希望雙方坐下來共同協商解決這件事。
經過淮陽區營商環境辦協調,睢陽區特色商業區管委會組織姓氏文化城運營商召開了一場協調會。最終,雙方達成共識。姓氏文化城為小劉減免三個月租金,從2025年1月16日起,按季交房租,提前一個月交下一季度房租,保證日常運營通水通電,配合好店面經營。
“相信政府,期待多理解和支持返鄉創業群體,提供更多實實在在的好政策,支援實體經濟,讓企業經營主體有幹勁、有信心,大刀闊斧地去拼去闖。”小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