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遼河油田煙道氣補能技術破解薄層稠油開發難題
更新于:2025-04-11 01:15:34

王斯文

“窪83塊北部井區地層壓力僅1兆帕,汽竄越來越嚴重,排水期超過1個月。”這組曾讓技術人員眉頭緊鎖的數據,如今正成為技術變革的現實例證。近日,在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冷家公司窪83塊北部井區的H103井組成功實施的“煙道氣輔助一注多采”注汽模式,為稠油油藏“邁向更高採收率更高技術水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近年來,面對僅為1兆帕地層壓力、汽竄關係複雜難題,冷家公司工藝研究所技術團隊突破傳統思維定式,將目光投向了“一注多采”,建立了H103井組數值模型,經過數百次的數值擬合,確定了現場試驗的各項關鍵參數。同時,技術團隊還制定出採用高溫起泡劑進行封竄調剖的封竄方案,成功實現了區域精準補能。

根據模型測算,要提升1兆帕的地層壓力,預計需要補充氣體約63萬標方,技術團隊將目光鎖定在了前期試驗成功的煙道氣上。工藝研究所三級工程師梁海波介紹道,“煙道氣會擴大蒸汽熱波及體積,強化地層深部傳熱,提高驅油效率。”目前,以H103井為中心的注汽井在“煙道氣輔助一注多采”模式下,相關作業有序推進,累計注入蒸汽7964立方米,注入煙道氣46.2萬立方米,氣汽比58:1,井組三口井減少注汽量8333噸,井組日產油峰值達到31.5噸,平均日增油8.0噸,階段增油613噸。

經過38天緊張有序的注汽作業,H103井組成效明顯。截至目前,中心注汽井H103井累計生產67天,累計產油769噸,對比上週期增油515噸,日產油穩定保持在13.8噸;兩口受效井生產狀態平穩,日產油分別為6.7噸和4.7噸,較上週期延長生產210天。更值得一提的是,區塊井組在歷經了“快速受效、氣竄控竄、平穩驅替、停注返排”4個階段後,出現“三次階梯式增產”現象,充分揭示了該區塊油藏潛力,為下步薄層稠油水準井補能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