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項目開盤售罄、4個專案觸發積分、紅盤認購率334%,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增加145%以上⋯⋯上海這個樓市“小陽春”分外亮眼。
據戰略研究所統計,3月上海共31個項目結束認購,其中4個專案觸發積分,位於浦東新區三林板塊的前灘公館認購套數800組,認購率達334%;開盤專案共31個,7個項目開盤售罄,其中位於浦東新區曹路板塊的象嶼聯發金海汀雲台累計5次開盤均售罄;黃浦區核心板塊的嘉裡金陵華庭,認購率達到200%,開盤當天全部去化。
“整個一季度,高品質供給與政策優化共同推動市場修復。”4月9日,中指研究院上海企業常務副總經理程宇通過微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3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68.3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45.1%。從成交前十榜單來看,仍然是中高端項目領跑,尤其是單價“10萬元+”的專案。
其中,3個單價“10萬元+”項目進入成交TOP10,分別是嘉裡金陵華庭、能建·西岸譽府、前灘公館。在中高端項目帶動之下,3月上海新房均價8132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4.9%。
區域表現來看,大浦東板塊成交面積超過16萬平方米,占交易總量近1/4。寶山、閔行等首次改善型交易聚集的區域成交活躍,分別達到8.2萬平方米和7.1萬平方米,各區交易都呈現復甦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小陽春”整體成交規模仍然稍弱於2024年同期。戰略研究所聯席院長宋紅衛通過微信向每經記者表示:“3月的成交同比下降,跟供應有很大關係。一季度整體供應量與2024年相比仍然偏少,制約了3月新房成交的釋放。”
同策研究院數據顯示,3月上海商品住宅存量763.33萬平方米,去化週期升至16.1個月,已連續3個月上升。
宋紅衛解釋:“近幾個月新房庫存的絕對量呈現下降趨勢,從去化週期上來講,這是2024年以來的平均水準。但從趨勢上看,2024年9月有一波高去化,因此去化週期快速下降。隨著銷售量的季節性調整,去化週期近3個月又開始持續上升。”
“但市場實際去化呈現正向發展,連續6個月成交量大於供應量,隨著‘小陽春’持續發力,後續去化週期有望回落。”同策研究院分析。
和其他城市一樣,上海不同板塊之間同樣冷熱不均。位於青浦的印象青城、金山的建發朗玥等多個項目開盤甚至沒有進行公證搖號,而是直接按照購房者認購日期排序選房。
“遠郊專案短期內起色不會太大。這些專案更多依靠政策進一步優化,例如通過增加購房人口的基數,也就是購房資格的放開,或者依靠價格調整來走量,市場還是更關注核心板塊。”宋紅衛分析。
同策研究院認為,從購房者行為路徑看,先網上搜索,再線下看房直至最終成交,來訪與最終成交套數具有轉化關係。
從近3年來訪指數與新房成交套數變化趨勢圖可見,來訪指數的波動通常先於新房成交量的波動,而2024年10月開始,這一趨勢更為明顯。3月,上海樓盤來訪量創下了近11個月的最高紀錄,全市新房來訪指數環比大幅上漲138.5%,但同比仍然有1.62%的跌幅。分區域來看,主城區來訪指數環比上升216.58個百分點,五大新城則環比上漲62.50%。
今年以來,土地市場與新房供需的雙向活躍,令市場信心進一步強化。一季度全市共成交10宗涉宅用地,其中9宗溢價,5宗溢價率超30%,房企熱情高漲,核心區域優質地塊競爭激烈。
程宇指出:“1月1日~3月28日,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套數10096套,需求端穩定性支撐市場基本面;同期土地市場成交各類用地規劃建面216萬平方米,其中涉宅用地約76萬平方米,核心區域優質土地供應對市場發展注入持續動力。隨著政策效應深化及優質項目持續入市,購房者對市場信心及房價企穩預期有所增強,市場溫和修復態勢有望延續。”
與新房市場節奏一致,整個3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都在高位運行。
根據上海中原地產測算,3月每周的成交套數均超過5600套,並且逐周遞增。網上房地產二手房交易量顯示,雙休日單日網簽量基本都超過千套,而一些先行指標,如帶看、新增客戶等都與2024年12月水平相當。
改善型房源成交量正在逐步上升。從上海中原地產3月二手房成交前十的樓盤來看,雖然90平方米以內的小戶型房源、遠郊區域房源仍然是絕對主力,但成交量靠前的專案中,漕河涇板塊、陸家嘴板塊交易活躍度上升,同時不少社區成交的套均面積都在100平方米以上。
成交週期也出現了縮短勢頭。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導,黃浦區鏈家門店仲介陳濤在現場告訴記者:“南浦大橋片區,正常價格掛牌的話,最多三四個月就能成交了。”
他解釋,政策利好發揮了很大作用,比如多孩家庭可以多買一套房、貸款利率下調,未來有可能公積金可以提取做首付,“各種政策覆蓋面比較廣,總有一款適合你”。
楊浦區中原地產仲介周婷則在現場向每經記者透露,楊浦區部分20年左右房齡的品質社區,均價約8萬元/平方米,一個月能成交一兩套。
由於成交量快速放大,各方心態開始發生轉變,很多業主不輕易降價了。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曾透露:“近段時間,只要區域內有高溢價土地出讓的,比如虹口瑞虹新城八期、九期的業主,就明顯不輕易降價了,他們已經有了明顯的信心和預期支撐。”
上海中原地產二手住宅價格指數顯示,3月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75%。從今年前三個月的指數變化來看,呈現1月、3月環比上漲,2月環比下跌走勢。
上海遠郊的次新房,價格也出現了“止跌回穩”跡象。青浦白鶴鎮業主江先生現場向每經記者透露,他所在的社區2024年10月前後曾經出現過85萬元/套的成交價格,已經接近“破發”。但2025年以來成交價有了明顯回升,掛牌價格回到了100萬元左右,於是他也調高了心理預期,不再接受大幅度砍價,心理價位98萬元左右。
上海中原地產分析,總價300萬~500萬元的剛需和首次改善產品成交速度在加快。一些優質房源去年底、今年初還有3%~5%的議價空間,但目前普遍收窄到3%以內。一些中心城區的房源甚至出現了業主跳價行為,雖然還不普遍,但房東不再看空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