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小鵬汽車目前至少規劃了5款增程車型,包含轎車與SUV。“相當於P7和G6都會有增程版車型。首款增程車型將是基於X9開發而來,在今年下半年量產,E、F、H 等平臺都有增程車型,放在明年及後年,未來小鵬絕大多數新車都將採取增程和純電雙動力模式。”該報導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
對此,小鵬汽車副總裁陳永海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報導)資訊有偏差(且)比較大。有些車沒有超電(增程),有的有。(是否使用超電)會充分考慮國內和海外,大車和小車,轎車和SUV,不同使用者的使用場景(等因素)。”
去年11月6日,小鵬汽車發佈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官宣進入增程賽道。彼時,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解釋了小鵬汽車加入增程賽道的原因:“企業如果要走向全球市場,還需要一個新的補能方式,其中就包括增程式混動。另外,一輛車的續航要做到1000公里以上,需要換純電之外的動力形式來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報導稱小鵬汽車選擇進入增程賽道一波三折。對此,陳永海表示:“這是加戲加太多了,決策超電(增程)不難,技術門檻不高,節奏把握很重要。”
“在小鵬汽車看來,從純電領域佈局到增程領域,和從增程領域佈局到純電領域都可行,都有著很高的技術門檻。”對於加入增程賽道的難度,何小鵬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從純電領域跨入到增程領域會稍微容易一點。
據何小鵬透露,經過小鵬汽車的多次調研發現,增程式與純電動分別滿足了截然不同的使用者需求,其差異性高達90%,在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其他市場中尤為顯著。“小鵬要做好面對進入不同國家和地區(市場)的準備,提供更方便、更通用的補能方案。”何小鵬說。
據瞭解,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可使車輛的純電續航達到430公里,綜合續航里程超1400公里。目前,已經有電池企業在為業內推出純電續航更長的增程式車型提供產業配套。例如,寧德時代在2024年10月24日推出的“驍遙”電池是全球首款純電續航達到400公里以上的混合動力電池。寧德時代稱,“驍遙”電池已經落地多個車型品牌。
何小鵬透露,小鵬汽車內部幾次認真探討混動(包括增程)車型的未來發展,覺得再做一個普通增程車已經沒有意義,所以除了更大的純電續航,小鵬汽車還在同步開發超靜音發動機,目標是當增程發動機啟動之後,音量只比電動機高出一分貝。
此外,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還擁有AI動力加持,可識別不同路面,從而選擇發動機介入時間。“在AI的賦能下,小鵬鯤鵬超級電動體系可實現‘一車雙能’,做到純電、增程切換。針對相對平滑的鋪裝路面,車輛將更多使用電能,減少能耗;針對爬坡、泥濘、雪地等場景,發動機會提前介入避免電量過低導致動力不足。”何小鵬補充道。
對於小鵬汽車技術路線的佈局,此前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小鵬汽車以後的技術路線或按車型大社區分,中小型車採用“純電”模式,中大型車採用“純電+增程”的模式,且管道將下沉到三四五線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越來越多車企開始或已經佈局了增程賽道,其進行著“純電+增程”佈局。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認為,在歐美市場放緩電動化的背景下,增程車型的過渡時間可能會維持20~30年。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目前增程市場主要集中在30萬~40萬元、10萬~20萬元兩個價格區間,在20萬~30萬元的市場價位段,增程車型仍有巨大潛力。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