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發優質內容享分成#
科技發展實在是太快了,最近美國一家公司又一次讓曾經的科幻電影變成了現實,2024年,美國生物技術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佈成功復活了恐狼。消息傳出立馬引爆了全球輿論,大家的關注點瞬間聚焦在這個遠古生物的復生上。
曾經生活在冰河時代的頂級掠食者,如今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重新回到了這個世界,全球科學界為什麼對復活遠古生物有如此執念呢?
這個復活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理解的復活,這個概念還是有點討巧的,Colossal公司從距今13000年的恐狼牙齒和72000年前的頭骨中提取了DNA,再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對這些古狼的基因進行修復和重建。
有了完整的基因序列後,他們把恐狼的基因植入到現代灰狼的細胞中,使用代孕技術由一隻母犬將這些恐狼幼崽帶到了世上。
現在三隻恐狼寶寶都非常健康,也都被賦予了不同的名字,雖然沒有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直接把化石變成了有血有肉的生物,但這項突破對整個生物學來說也是非常爆炸性的。
至少這是這麼多年基因編輯和克隆技術的現實應用,人類的這項突破也意味著我們在破譯自然界生命密碼方面又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
如此重要的突破連馬斯克都坐不住了,趕緊發了相關推特,還在末尾附上了一張恐狼坐在類似《權力的遊戲》鐵王座上的照片。
雖然有幾分戲謔的意味,但足見這一事件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多大波瀾,現在是互聯網時代,這種具有衝突性的新聞是特別具有話題性的,網友們也跟著紛紛調侃,難不成冰河時代的打工狼也要捲土重來了?
玩笑歸玩笑,恐狼在它生活的那個年代可真的是不簡單,更新世晚期是一個非常蠻荒的時代,冰河時期巨獸橫行,恐狼能在這個時期繁衍生息下來,本來就不一般。
恐狼和現代灰狼不僅同屬於犬科,它們曾經還是“鄰居”,一起在北美洲的平原上捕獵生活了將近十萬年。但有一點特別不同,恐狼更為巨大且兇猛,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頂級“食肉機器”。
從目前發現的化石資料來看,恐狼肩高可以達到95釐米,體長接近1.8米,體重大約在55到80公斤之間。
跟現代灰狼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兩者高下立判,普通灰狼中體型較大的亞種阿拉斯加內陸狼的體重通常在45到60公斤左右,恐狼比它們幾乎大了一圈。
而且恐狼的咬合力特別強大,能輕鬆咬碎骨頭,在與獵物搏鬥時的優勢非常明顯,這也是讓這一族群在當年那個巨獸橫行的年代能夠橫行霸道的最主要原因。
和如今的灰狼相比,恐狼的頭骨更大更寬,顱骨差不多有31釐米長,連鼻骨都顯得更厚重。
根據生物學家的分析,這樣的結構能讓它們在面對巨型獵物時有一擊致命的能力,雖然更新世時期的動物開頭普遍較大,但是在恐狼的面前還是不夠看。
再加上它們喜歡團隊合作進行群體獵殺,也就成了冰河時期的陸地王者,就算是那個年代猛獸遍地走,恐狼依然還能穩坐頂級掠食者的寶座。
當然其中有一個誤區也是需要注意的,雖然恐狼跟灰狼“共用”了北美大陸將近十萬年,但它們之間的關係卻更像是遠房親戚而非近親,兩者的基因並不交換。
更通俗點來講,是這兩個物種在多年的生活中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進化路線。所以恐狼滅絕也成了無數偶然中的必然,隨著冰河時代結束,氣候巨變讓它們的獵物快速消失,食物短缺和生態變遷讓恐狼沒有辦法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
更加靈活的現代灰狼反而在那場競爭中活了下來。最終大約在11000年前,恐狼滅絕了,留下的是如今散佈在世界各地的化石記錄。
好在科技的發展給了人類無限的可能,我們可以通過現代科技復活這種已經滅絕了上萬年的生物。
但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既然這些物種是被淘汰掉的物種,復活他們不會對我們現有的環境產生影響嗎?而且各國科學家為什麼會對復活遠古物種如此熱衷呢?
有不少人可能覺得,這隻是科學家們的“沒事找事”或者為了博眼球,實際上科學家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閑。
復活滅絕生物其實是和生態保護息息相關的,我們的生態系統是一個鏈條,每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有可能帶來整個鏈條的復甦。
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復活這些生物可能只會滿足公眾供人參觀的獵奇心理,實現兒時神奇動物園的夢想。
但在科學家眼中,一旦將這些動物復活,將會填補生態系統中的空缺。恐狼曾是食物鏈頂端的超級捕食者,在其生存的時代中,這些獵食者通過獵殺大型草食動物維持了生態平衡。
到後來它們滅絕了,整條食物鏈也跟著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如果能通過基因科技將它們帶回來,科學家希望它們能夠再次幫助恢復某些區域的自然平衡。
當然這隻是一部分科學家的想法,在現實中這種技術還是存在很大爭議的,技術的局限性就是人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大障礙。
雖然現在美國公司已經宣稱通過基因編輯和代孕技術復活了恐狼,但這根本就算不上是百分百復原,專家們只是創造出了“功能性復原”版本,恐狼的基因在這種複合方式下已經不存在了,多多少少都會摻雜一些灰狼的基因。
即使這些恐狼在外表和行為上看似與史前恐狼差不多,但從嚴格的生物學角度來講,這根本就不是當年的遠古猛獸。
而且就算有了相對完美的技術,我們真的有理由讓這些滅絕物種重回地球嗎?生物鏈是一個完整的鏈條,雖然當年這些物種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滅絕了,但是生物鏈也經過成千上萬年的演進實現了另一種平衡,如果通過人為的方式粗暴的將這些史前物種帶到現實,很有可能會產生全新的生態問題。
如果復活這些生物卻影響了現有的生物鏈,真的值得嗎?而且責任又將由誰來承擔呢?所以這根本就不是單純的科學問題,而涉及到倫理和技術的方方面面,現在已經有一部分專家認為,復活滅絕動物或許存在太多不可控的因素,技術的使用該有嚴格的限制和審慎的態度。
如果沒有相應的監管,一旦這種技術成為常態,地球的生態鏈很有可能會變得面目全非,而且人們的環保意識反而會變得更淡漠,畢竟能用科技彌補一切,誰還花力氣去保護自然環境呢?
人們一旦有了“不怕滅絕,反正有復活技術”的心態,之後的生態保護工作必然變得極其困難。
所以這才是馬斯克發推特的底層邏輯,除了看個熱鬧蹭熱度之外,馬斯克也想知道這種事的邊界究竟在哪?按照現在的人類技術,真的已經做好準備去承擔復活滅絕生物的所有可能後果了嗎?
現在恐狼已經來了,猛獁象也在計劃中了,復活渡渡鳥還會遠嗎?Colossal 的長遠計劃已經公佈,接下來他們的重點復活物件包括猛獁象,甚至還有一些正在考慮的已經滅絕的鳥類,渡渡鳥這樣的明星物種也在他們的復活候選名單上。
儘管大家都知道復活猛獁象這個任務難度上了好幾個台階,因為這種巨獸的身體結構和生存需求比恐狼要複雜得多,但科學技術是一直在快速發展的,搞不好哪天就在動物園裡看見猛獁象帶著小崽子們散步了。
從我的角度來看,復活潮雖然代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但這種全新的科技在全面推廣之前還是要謹慎點比較好,澳大利亞的生態破壞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當時的西方殖民者也沒有想到兔子這種溫和的食草動物能夠對整片大陸造成不可逆的毀壞。
這兩件事情雖然看起來沒什麼關聯,但底層邏輯其實是一樣的,現在沒有人知道復活這些遠古生物能給現代的生態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但可以確定的是,一旦將這些生物放歸野外,對生態造成的影響是不可逆的。
搞這些黑科技之前是不是該多考慮一下這個地球現在的“原住民”呢?如果讓這些古老動物真的回到現代生態系統,它們要吃啥?住在哪?互相之間的競爭或捕食關係會不會引發現有的生態問題?這些問題並非杞人憂天,而是需要認真探討和慎重決策的。
復活滅絕生物這事兒到底是幫助生態恢復,還是打開了一個潘朵拉盒子,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定論。一部分人看好它的未來,覺得這會是恢復生態平衡的一大助力。而另一部分則憂心忡忡,認為這種技術使用不當的話,不僅會對現存生態帶來無法挽回的影響,還可能改變公眾對環保的態度。
但現在基因技術發展已成定局,而這顆復活石究竟是神輔助還是顆不定時炸彈,時間會告訴我們最終答案。
參考資料:
美一公司稱已復活萬年前滅絕恐狼:馬斯克發帖圍觀
2025年04月08日快科技
科學家將復活史前巨獸,以此緩解氣候危機:侏羅紀公園成真?
科普怪圈2023-09-26
史前肉食動物-恐狼
動物世界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