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首款“算力本”AIBOOK發佈,AI時代“全民開發”的星火已點燃
更新于:2025-04-10 05:38:16

2025 年 4 月 7 日,愛簿智慧在北京舉辦發佈會,推出了行業首款 "算力本" 暨首臺 Linux AI 開發本 AIBOOK。

這款搭載 50TOPS 端側算力、Linux 原生開發環境及端雲一體架構的輕薄設備,被官方定義為“裝進背包的 AI 實訓室”,旨在為開發者提供開箱即用的 AI 開發體驗。

AIBOOK 算力本的推出,為行業帶來了推動個人 AI 生產力工具進化的火種,某種程度上也預示著 AI 開發將從“雲端壟斷”向“端側普惠”的範式轉變。

從技術浪潮到開發者痛點,我們需要更專業的開發設備

自 2022 年底 ChatGPT 問世以來,生成式 AI(AIGC)技術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創作革命。從 Stable Diffusion 到 DeepSeek,從 Grok 到 Llama,大模型的開源與普及正在加速技術反覆運算。

短短三年間,AIGC 從實驗室走向大眾,成為個人創作者、企業開發者和科研機構的必備工具。數據顯示,中國生成式 AI 用戶已超過 3 億,佔總人口的 20% 以上,同時企業用戶通過各種方式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有的通過雲端 API,有的部署 DeepSeek 一體機。據浙商證券測算,到 2027 年,DeepSeek 一體機規模會超過 5200 億,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推動了 AI 技術在商業領域的廣泛應用。

開源生態的繁榮讓中小企業和個人開發者得以觸達前沿技術,正如愛簿智能創始人、CEO 孫玉昆在發佈會上所說:“人人都是開發者的時代到來了。”但同時他也指出,在這場技術狂歡的背後,開發者卻長期面臨兩大核心矛盾和痛點:算力成本高企與工具鏈支援不足。

首先在算力成本方面,我們知道,AI 開發對算力的需求極高,尤其是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任務。大模型訓練動輒需要萬卡集群,雲端算力成本高昂,而本地設備性能難以滿足複雜任務需求。即便是中小規模模型推理,普通筆記型電腦的 GPU 性能也捉襟見肘,導致開發者陷入“買不起雲、跑不動端、等不起結果”的困境。

其次是工具鏈方面,AI 開發高度依賴 Linux 環境,但開發者常需在 Windows 或 MacOS 上通過虛擬機運行 Linux,導致相容性問題頻發、性能損耗嚴重。此外,工具鏈和依賴庫的版本差異進一步增加了適配成本,開發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解決環境配置問題,而非專注於創新。

再就是,端側與雲端開發環境的不統一,使得開發者在本地和雲端切換時需要重複配置,學習成本高,開發效率低下。快速反覆運算的 AI 技術讓開發者疲於應對,難以專注於核心任務。

愛簿智慧 CEO 孫玉昆在發佈會上直言:“大模型競賽的本質是開發者生產力的競賽。”當技術普惠遭遇工具掣肘,市場亟需一款能同時解決算力、工具與場景痛點的設備,這也是愛薄智慧要推出 AIBOOK 算力本這款產品的背景和宗旨。

AIBOOK 軟硬協同,終結 AI 開發“工具荒漠”

AIBOOK 算力本,並非傳統筆記型電腦的反覆運算,而是以“個人智算中心”為定位的全新品類。其設計邏輯圍繞 AI 開發者實際需求展開,通過軟硬體深度協同,從而構建從本地開發到雲端擴展的完整生態。

首先從硬體層面來看,愛薄智慧 AIBOOK 搭載自研 SoC 晶片 AB100,採用全大核 CPU + 先進 GPU + 高能效 NPU 架構,提供 50TOPS 端側算力(INT8 精度),它可以進行各類 AI 模型的推理,涵蓋文生文的大語言模型、文生圖、文本到語音、語音到文本以及機器視覺模型等,最高能夠推理 32B 參數的大模型,端側運行 70 億參數的模型時性能可達每秒接近 15 個 token。

除了 transformer 架構的大模型,AIBOOK 也能夠很好的支持基於 RNN 架構的模型,比如 RWKV。

此外,AIBOOK 甚至還可以對一些小型模型進行訓練,例如機器視覺領域常用的 YoloV8 模型。同時,它在圖形渲染、高性能計算以及 8K 視頻編解碼方面也表現出色。

端側算力之外,AIBOOK 還能提供端雲一體的混合算力,通過端雲一體架構無縫連接誇娥雲(KUAE Cloud),開發者可一鍵調用雲端算力集群,實現模型訓練與微調的彈性擴展。

其他硬體配置方面,這款 AIBOOK 搭載了 32GB 統一記憶體、1TB SSD 存儲、14 英寸 2.8K OLED 螢幕(120Hz 刷新率),重量僅 1.35kg,兼顧性能與便攜性。此外,它支援 8K 視頻編解碼、4 屏 4K 擴展能力,使其可勝任圖形渲染、科學計算等多元化任務。

除了在硬體和算力層面能夠為開發者帶來充分的支援,AIBOOK 算力本更大的亮點在於軟體層面為開發者們鋪好了全棧的 AI 開發環境和工具支援。

具體來說,AIBOOK 搭載原生 Linux 系統(MT AIOS),專為 AI 開發優化,可實現對主流工具和框架的原生支援,並預裝了 GPU Driver 及配套 Toolkit,確保開發環境穩固可靠,無需繁瑣配置,讓開發者可立即投入開發工作。

例如,AIBOOK 預裝了 Docker,支援容器隔離開發環境的快速部署。並且它還提供多種版本的 Toolkit 和 DNN 對應的 Docker 鏡像,滿足不同專案的需求。無論是團隊協作還是個人開發,容器化環境都能確保項目環境一致性,避免“只能在我的機器上可以運行”的尷尬。

再比如工具鏈方面,AIBOOK 預裝了 Python 3.10、VS Code、Jupyter Notebook 等主流開發工具,以及 pip 等包管理工具。更預裝了 PyTorch、mtt、vllm、pandas、matplotlib、numpy、seaborn 等常用庫,全面覆蓋數據科學、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領域。

開箱即用的豐富工具鏈,讓開發者可以立即開始編寫代碼,無需花費時間安裝和配置依賴。

比如在發佈會現場以及後台展區的案例演示中,IT之家親眼體會到了 AIBOOK 可以讓開發人員不寫代碼就能複刻 3D 動畫特效的能力。

了解開發的人都知道,高級的 3D 特效代碼是很複雜的,很多時候光是學習原始程式碼就要好幾個月,然後複刻起來調整又需要更長時間,而在 AIBOOK 上,分分鐘就能複刻一個精彩的 3D 動畫特效,它通過 AI 來解析著色器代碼,然後用 AI 來改寫代碼,使用者只需要用自然語言指令讓 AI 把特效著色程序轉化為 Three.js 框架代碼,生成符合 WebGL 標準的簡潔易用的實現方案,然後進行本地整合等一系列操作,整個過程一句代碼也沒寫,就完成了一個 3D 特效的複刻。

不僅如此,AIBOOK 還內置了 3D 數位人“穆莎”,以超寫實 3D 數位人形象支援多模態交互。使用者通過語音或文字指令,即可完成複雜任務。穆莎不僅具備強大的交互能力,還能執行系統操作、跨應用調度等任務,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穆莎還支援多模態互動,具備超強的理解和執行能力,能自主規劃和執行任務,快速調度應用程式執行命令,實現複雜任務的自動化處理。

在發佈會現場的演示中,我們看到穆莎能夠僅根據使用者的一句話指令就生成出一份詳細的北京一日游旅行攻略,生成的內容融合了歷史與現代的遊覽需求,兼顧美食和景觀,而且她還調用了外部瀏覽器應用來呈現攻略內容,非常實用。

目前穆莎支援 DeepSeek 或 MUSAChat 大語言模型,無論是知識問答、文件寫作、英文練習、代碼生成還是角色扮演,穆莎都能提供全面支持。使用者還可以通過 API 密鑰接入其他大模型。

而且,AIBOOK 還能幫助開發者進行本地智慧體的快速搭建,比如搭建一個“個人 AI 健康助手”智慧體,從打開 AIBOOK 預裝的 VsCode、使用主流 LangChain 框架,到調用大模型 API、準備個人數據,然後用 AI 些 Agent 代碼,前端代碼,再到最後成功運行,只需 7 步,就能讓智慧體準備就緒。

此外,AIBOOK 算力本還堪稱“隨身 AI 創意中心”,集成了摩語精靈、摩音筆記、摩筆馬良、摩筆天書,以及運行在端側的個人知識庫等豐富 AI 應用工具,從 AI 語音處理到文生圖創作,AIBOOK 為使用者提供了全方位的 AI 應用解決方案。

比如在發佈會後的展區,IT之家也體驗了摩筆馬良的文生圖靈感一鍵轉化、圖生圖創意人像等玩法,AIBOOK 出圖很快,圖像解析度超高,而且支持多種風格,比如創意人像中,它能夠根據用戶上傳的一張個人照片,並以文字描述目標風格,在 1 分鐘內獲取理想中的人像圖片,呈現的照片有多種風格,而且每種風格人物的皮膚質感都非常細膩逼真。

此外,AIBOOK 還提供了一套 AI 學習平臺“摩爾學院”,提供從 AI 基礎理論到實戰開發的完整課程體系,覆蓋人工智慧、數位孿生、加速計算等多個前沿技術領域。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資深工程師,都能通過系統化學習快速提升技能。

總體來說,看了上面這些介紹,相信大家都能夠感受到,AIBOOK 不僅是一台輕薄便攜的開發設備,更是愛簿智慧為 AI 開發者打造的“個人智算中心”,它解決了 AI 開發中的算力瓶頸和工具鏈複雜問題,讓“人人都是開發者”的時代願景真正有希望變成現實。

結語

傳統 AI 開發被巨頭企業的算力資源壟斷,而 AIBOOK 算力本的出現,通過端側算力 + 雲端擴展的模式,讓個人開發者、大學生甚至愛好者能夠低成本啟動專案。這種“入門即專業”的體驗,讓我們看到 AI 開發者們釋放創新潛力的可能,並且相信未來它還能夠催生更多場景的 AI 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佈會上,愛簿智慧還聯合北太振寰、CSDN、信創海河實驗室、引力波、實戰雲、雪浪雲、識因智慧、摩爾線程、RWKV 等合作夥伴,一起構建覆蓋人工智慧、教育、工業、政務等多個領域的生態,推動 AI 在不同行業開花落地,讓 AIBOOK 算力本不僅是一個開發工具,更成為一個賦能平臺,支持開發者將自己的模型部署到智慧體中,進行驗證、優化和商業化。

當技術民主化浪潮席捲而來,工具如何讓每個人平等地參與創造?

從 AIBOOK 算力本的整體理念和產品表現來看,愛簿智慧這家公司已經在回答這個問題的路上邁出第一步。

當然,AIBOOK 能否真正打破算力與工具的雙重枷鎖,仍需市場檢驗。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當開發者背上這台“AI 實訓室”走向咖啡館、圖書館與大學宿舍時,AI 創新的星星之火,就已經點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