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 景 區
更新于:2025-04-09 17:32:52

景區普遍存在,它是一種人為規劃和設定,出於教育、保護、觀賞等目的而對某一自然、人文等景觀進行相關行政認定和管理的特定區域。景區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文明的相處和發展之道,承載著生態、文化、歷史,以及美學等多重價值。每個景區在設定之初往往都具備獨特價值,有區別於其他區域的獨特景觀元素。無論是自然風景區的獨特地貌,還是人文風景區的特色建築、文化傳統等,都有著較高的美學和體驗價值,成為吸引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的核心要素。

景區有大有小,各具特色,身處其中的我們又該從何種角度入手去拍攝呢?有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要關注景區的空間特點,是室內還是室外,因為這將直接影響拍攝時機的選擇。對於室外景區,天氣特徵、光線變化等方面的影響對拍攝尤為重要。比如攝影人喜聞樂見的日出、日落時刻,黃金光線往往能給景區帶來別樣韻味、獨特氛圍;再比如一些特殊的天氣現象,像雨雪天、雲破天開、彩虹、丁達爾現象等,也會帶來別樣風采,是較佳的拍攝時機。

除此之外,則是一些屢試不爽的拍攝角度,比如利用廣角鏡頭,站在高處俯瞰或在開闊地帶拍攝,表現整個風景區的巨集大場景,體現其磅礴氣勢與佈局美感;或者深入景區之內,截取其精彩局部,像一些人文景區的古典建築,就可以在細節中展現其獨特的建築風格、結構與裝飾;或通過仰拍突出高大景物的雄偉之感,通過平拍展現其內部結構和親和之感,通過俯拍表現地面景觀的結構特徵和分佈節奏。當然,我們還可以利用微距或長焦鏡頭,聚焦於景區的細微之處,如動植物的紋理、光色變化,通過特寫凸顯結構的奇特樣貌和斑斕色彩。

另外就是關注景區中的動態元素,比如瀑布、溪流、噴泉、雲霧等水元素,飛翔的鳥類、跑動的馬匹、遊走的水禽等動物元素,演員、遊客、周邊居民等人物元素,以及其他生動的動態景物,通過對快門速度的掌控,或高速凝固,或低速虛化,展現動態元素的高潮瞬間、生動形態和排布節奏,營造富有吸引力的畫面效果。

景區的拍攝對象豐富多彩,只要我們從心出發,尋找恰當的切入角度和富有特色的拍攝物件,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就能捕捉到精彩的景区影像。

三峽景區  黃鈞鋒 攝 點評人:王永科(浙江省江山市攝影家協會主席)

點評:作者從高處俯視拍攝,運用寬廣的視角展現地面豐富的內容景觀,並在合理的構置中營造出豐富的空間層次,表演者生動的體態和美麗的衣裝在明亮逆光的刻畫下鮮明突出,吸引觀者眼光,處於陰影之中的遊客則被隱藏,主次對比效果鮮明。

白石山上一亭立   楊軍 攝

點評:天空中形態獨特的雲層統一在藍色調之下,營造出清冷的空間氛圍感,景區蔥翠的山體以曲折的邊緣線增加視覺生動性,點元素的亭子畫龍點睛,並以生動的結構吸引人心。

鳥浪黃河口  張俊臣 攝

點評:利用簡潔的水面反光營造天水一色的氛圍,將水面作為面結構凸顯集結成群的天鵝。天鵝的冷色調與水面形成的生動對比效果,進一步凸顯了天鵝的形態。空中更加密集的鳥群則營造出蓬勃的生命力量,彰顯家園意蘊。

夜色   李理 攝

點評:夜幕下的園林在天空光與燈光的共同塑造下,展現出虛實和明暗變化,主體效果呈現生動,構圖時作者將水面作為前景,利用水面的反光降低天地反差,增加了視覺上的層次感。

大地之子  張社生 攝

點評:空中視角較好地展現了地面景觀的樣貌,“大地之子”在簡潔地面的襯托下得到突出刻畫,周邊散佈的遊客以豐富的點元素與之形成大小對比的效果,讓人直觀感受主體的龐大,戲劇效果鮮明。

金頂雪夜  鄭宗武 攝

點評:廣角誇張了景觀的透視效果,展現出了更加濃郁的雪夜氛圍,迎面而來的雪花被燈光打亮,充滿動感,營造出強烈的現場感。建築景觀半暖半冷的對比效果,令畫面非常生動。

又見彩虹  孔霽武 攝

點評:作者通過大場景的捕捉,真實而精彩地展現了黃河壺口瀑布的形態和兩側遊客的狀態。元素間的大小對比增加了畫面的吸引力,更加精彩的則在於瀑布中的那一抹彩虹,令恢巨集之勢更盛。

雪山冰川  韓秋雲 攝

點評:巧妙的構圖角度準確捕捉到了遊客與湖面完美結合的瞬間,人物在水面背景前得以凸顯,呈現出有趣的排布效果。背景中的雪山與人物形成的大小對比效果,將空間感作了有效延伸。

喜上京城  李煥國 攝

點評:作者觀察準確,取景巧妙,利用建築的結構特點居中構圖,形成左右均衡的視覺效果,並通過光影豐富結構。天空中一飛而過的喜鵲被準確捕捉到,位置恰到好處,生動異常。

拱橋  魯立新 攝

點評:寬畫幅構圖增強了畫面橫向延展的視覺特徵,並將水面元素與拱橋的形態內容一一展現,水面生動的倒影帶來虛化表現,橋體則在燈光的刻畫下明亮異常,形成的視覺反差進一步凸顯了橋體的生動性。

快樂雪鄉行  楊鴻寶 攝

點評:作者通過抓拍,真實且精彩展現了景區內遊客的快樂心情,姿態和表情捕捉生動,主次關係安排得當,人物前後構置錯落有致,現場感強烈,雪鄉環境起到烘托氛圍和註釋的作用。

共用  王智煒 攝

點評:兩隻小艇以點元素被恰當構置於黃金分割位置,並與周圍景觀形成反差。疏密有致的樹木在營造畫面形式之餘,也在節奏上與主體相呼應,樹木上零星停歇的水鳥彰顯主題效果。

長城流瀑  劉京亮 攝

點評:金色陽光不僅賦予景觀以生動的色調效果,更凸顯了長城的立體結構和空間效果,尤其是在高角度帶來的寬廣視角之下,空間層次更加豐富,長城的蜿蜒變化,在不斷引導觀者視線深入畫面的同時,也展現出了雄偉氣勢。

秦淮燈影  洪瑜 攝

點評:畫面呈現出的虛化效果吸引人心,這來自作者對快門速度的準確掌控,色彩生動,形態動人,線狀效果獨特的彩影與背景中清晰的景觀形成的情勢和情態上的反差,進一步增強了夜遊秦淮的熱鬧氛圍。

東湖鳥瞰  柯善輝 攝

點評:鳥瞰的視角呈現出了東湖獨特的景觀結構,平靜的水面作為留白元素以面元素將線結構作了突出表現,水面的倒影與植被在色調上統一,為畫面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25年·第23 期· 4版

文、點評: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