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中國使用量子計算機對十億參數人工智慧模型進行微調
更新于:2025-04-09 14:14:17

這一突破可能會在量子計算領域帶來更多令人興奮的發展。

近日,中國科學家在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Origin Wukong)”上對一個10億參數的人工智慧大模型進行了微調,創造了歷史。

據報導,這台量子計算機由72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晶片悟空提供動力。

該實驗在安徽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進行,該電腦就在那裡運行。

是什麼讓這次量子事件如此特別?

在這個量子晶元上,一組數據可以同時運行數百個任務。對於人工智慧模型的學習速度來說,這是一件大事。此外,當這個量子晶元在一個心理健康聊天機器人數據集上進行測試時,訓練效果提高了15%。

數學準確度也出現了飆升,從68%上升到82%。即使人工智慧模型的尺寸縮小了76%,性能仍然提高了8.4%。這表明量子計算機可以幫助解決沒有足夠的計算能力來訓練龐大的人工智慧模型的問題。

業界分析認為,此次實驗不僅驗證了利用量子計算實現大型語言模型(LLM)輕量化的可行性,而且為解決“計算能力焦慮”開闢了新的途徑。

行業分析師報告說,這個實驗為實現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輕量化打開了大門,並有機會解決“計算能力焦慮”。

自2024年1月啟動以來,“本源悟空”已經為金融、醫藥和工程等行業處理了超過35萬項任務。來自139個國家的人們已經在網上訪問了它。

“悟空”的名字來源於中國神話中的孫悟空。他以能夠轉變成72種不同形式而聞名,被選中象徵著機器的靈活性和跨行業和問題類型的範圍。

專家們怎麼評價量子計算機的能力

中國科學家宣佈,這一突破可能會導致量子計算領域出現更多令人興奮的發展。

合肥國家綜合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兆軍表示:“這是量子計算領域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Origin量子計算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竇夢涵解釋了這項工作是如何進行的。他說:“這就像給經典模型配備一個‘量子引擎’,讓兩者協同工作。”

儘管中國在量子硬體和研究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但全球競爭依然激烈。美國、歐洲和加拿大也啟動了將量子與人工智慧相結合的專案。但據這項最新試驗背後的研究人員稱,“本源悟空”是首批處理全面人工智慧微調工作量並取得切實成果的量子平臺之一。

微調是採用預先訓練好的語言模型,並對其進行調整,使其在特定任務或特定行業中表現更好的過程。微調不是從頭開始訓練模型,而是使用現有知識作為基礎,並使用專門的數據(如法律檔、醫療記錄或財務報表)對其進行改進。

這大大提高了模型在應用於實際業務場景時的準確性、相關性和效率。通過定製模型來理解行業特定的語言、術語和背景,公司可以解鎖更可靠、更有洞察力的人工智慧驅動解決方案,同時減少開發時間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