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菡苓
近日,資陽市中醫醫院心內科成功完成該市首例二尖瓣狹窄球囊擴張術。這一技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醫院在心臟介入治療領域取得又一新突破,也為本地高齡、高風險心臟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
患者魏婆婆今年73歲,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導致的二尖瓣重度狹窄,病史達十餘年。多年來,她輾轉多家醫院求醫,均被告知需通過開胸手術置換瓣膜。但由於年事已高,合併糖尿病、貧血等基礎疾病,魏婆婆和家屬對外科手術的高風險及高昂費用充滿顧慮,病情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長期的心臟供血不足導致她體力嚴重下降、雙腿水腫,生活品質極差,甚至一度對治療失去信心。
今年3月,魏婆婆來到資陽市中醫醫院心內科就診。經詳細檢查,心內科團隊發現其瓣膜狹窄嚴重,而傳統開胸手術風險極高。經過充分評估,其主治醫生唐金華決定採用微創的二尖瓣狹窄球囊擴張術。3月15日,手術順利完成,魏婆婆術后恢復良好,當天便能下床活動,3天后順利出院。
“二尖瓣狹窄就如同心臟的‘兩扇門’粘連在了一起,導致血流量變小,進而影響心臟功能。而二尖瓣狹窄球囊擴張術,就像是用一個小球囊把粘連的‘門’拉開,以此拓寬血流通道,減輕心臟負擔。”唐金華介紹,二尖瓣狹窄球囊擴張術是一種介入治療方法。手術通過患者腹股溝處的微小穿刺點,將直徑僅幾毫米的球囊沿血管送至病變處,通過壓力撐大球囊,以撐開粘連的瓣膜,使心臟的血流通道恢復通暢。整個手術耗時不到一小時,體表僅留下一個針眼大小的創口。
與傳統開胸換瓣手術相比,該技術具有顯著優勢:創傷極小,無需開胸,避免了大切口和長期疼痛;恢復迅速,患者術后6-8小時即可下床活動,住院時間縮短至2-3天;安全性高,特別適合高齡、基礎疾病多的患者;費用更低,費用比傳統手術低。
“這項技術為像魏婆婆這樣無法耐受外科手術的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唐金華表示,患者在術后需注意休息、按時服藥,並定期複診以便醫生調整用藥方案。需要注意的是,二尖瓣狹窄早期癥狀隱匿,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病情較重。中老年人、反覆感冒人群發病率較高,建議定期進行心臟檢查,早發現、早干預。
資陽市中醫醫院此次成功開展該市首例二尖瓣狹窄球囊擴張術,展現了醫院心內科在微創介入治療領域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醫院將繼續引進和推廣新技術,為更多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馮曲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