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沒有人不喜歡俞飛鴻”。
有記者採訪過俞飛鴻后,發出了這樣的感歎。
的確,就連大才子許知遠,在見到俞飛鴻時,也是一副小迷弟的模樣。
聊天中突然犯了花癡,來了句:“你真是很好看啊。”
已經54的俞飛鴻,在紅毯上仍舊可以吊打那些二三十歲的明星,她是如何做到“美人不老”的?
至今不婚不育,單身一人的她又為什麼說自己並不孤單呢?
1992年,還在讀大三的俞飛鴻被導演看中,邀請去美國拍攝電影《喜福會》。
由於在電影中出色的表現,製片主動表示,可以説明俞飛鴻留在美國發展。
可俞飛鴻拒絕了,理由很簡單,“我還要繼續完成學業”。
大學畢業后,俞飛鴻拿到了難得的留校名額,成為了俞老師。
但僅僅過了一年,她就辭職,選擇出國留學,繼續深造。
她要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脫離掉習慣的人情世界,找到自己最舒服、最自由的狀態。
1997年,俞飛鴻學成歸來。
導演楊陽拿來了《牽手》的劇本,想邀請她扮演女主角。
但看過劇本後,俞飛鴻卻主動選擇了“小三”王純。
這是一個負面角色,在朋友的眼中,俞飛鴻這個決定一點也不明智。
但她卻很坦然,“我和這個角色年紀相仿、境遇相似,會更容易進入角色”。
事實證明,俞飛鴻的選擇沒錯。
這個角色不僅讓她獲得了飛天獎“最佳女演員”的提名,還成為了電視劇中第一個不招人恨的“小三”。
接下來是《小李飛刀》中的驚鴻仙子。
“飛鴻之後,再無驚鴻”,就是網友對她最好的評價。
俞飛鴻火了,她成了眾人心目中女神,無數的劇組向她拋來了橄欖枝。
但她卻再一次做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我要自己拍電影”。
俞飛鴻被短篇小說《銀杏,銀杏》所吸引,小說講的是一對戀人無法結合的故事。
小說很短,只有9000多字,但卻深深的印在了俞飛鴻的腦海中。
她覺得故事里的情感“執拗到有點動人”,於是掏錢買下了10年的版權。
之後她想把故事改編成電影,但好幾位編劇的劇本她都不滿意,在王朔的鼓勵下,俞飛鴻決定自己寫。
整整一年的時間,她沒有接戲,就在家裡寫,雖然進展緩慢,但她仍舊固執的完成了。
發給專業編劇一看,還行。俞飛鴻又把自己的房子賣掉,成為了電影出品人之一。
《愛有來生》上映。出品人、製片人、編劇、導演、主演,全是俞飛鴻。有朋友和她開玩笑,“直接在片頭上寫,就俞飛鴻一個人。”
這部投資4000萬的電影,雖然豆瓣評分7.7,但僅收穫了200萬的票房。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但俞飛鴻並不覺得不值,在她看來,整個的拍攝過程讓她的精神感到滿足,是自己的收穫。
那幾年是充實的,把一個東西從沒有到有,讓她有很強的成就感。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俞飛鴻都是獨立女性的代表。
在訪談中,她說“感謝上帝賜我平庸”。“我在自己的世界里獨自綻放,想怎麼開放就怎麼開放。”
被問及年齡她也毫不避諱,認為一直到30歲以後,才發現所有的恐懼都沒有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掌控。
她很堅定的告訴許知遠:“我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是絕對自由的。”
03
這份自由同時反映在她對婚姻和愛情的態度上。
俞飛鴻在大學期間曾經有過一段戀愛,對方是柳雲龍。
在畢業后,兩人因為理念不同而選擇了分手。
俞飛鴻想要在事業上發力,而柳雲龍卻希望她能回歸家庭,做個賢妻良母。
之後,就鮮少見到關於她的緋聞。
在《鏗鏘三人行》中,竇文濤曾問俞飛鴻:“這麼長時間了,你為什麼一直單身呢?”
俞飛鴻很淡定的告訴她:“單身還是婚姻,對我來說並不是一個特別困難的選擇題。我覺得哪個階段更舒適,我就讓自己處在哪個階段。”
也許正是這種清醒、獨立的態度,讓竇文濤成為了她最堅定的支援者。
而竇文濤也一直小心翼翼的維持著這份友誼的界限,他知道自己留不住俞飛鴻,不如守護住這份難得的美好。
雖然有朋友多次撮合,但兩人始終宣稱是朋友,面對媒體的採訪,俞飛鴻的回答只有兩個字“閨蜜”。
但俞飛鴻也說,自己並不是獨身主義,也不是不婚主義,只是還沒找到那個人。
她同時承認,自己有固定伴侶。
竇文濤則回復說,俞飛鴻在他心中是“高山仰止,止於至善”。
這段維持了20多年的感情,雖從未被公開承認過,但在旁人眼中,他們的關係早已超越了愛情。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這份陪伴才更顯的難得可貴。
俞飛鴻與竇文濤相識已近20年,儘管並非戀人關係,卻始終相互扶持,對外界的緋聞則保持淡然態度。
俞飛鴻對竇文濤近二十年的陪伴深表感激,感謝他給予的理解與寬容。
有了他的陪伴,自己便找到了一個溫暖的避風港。
竇文濤已經成為俞飛鴻生命中最為寶貴的禮物之一。
“變老是一個過程,內心帶來的自由,會超過這一切,駕馭感,控制感,很幸福,很幸福”。
歲月的沉澱帶給她的是成熟、是智慧、是獨立的內心和強大的自我。
世界從不缺風華絕代的美人,但沒人不愛堅韌自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