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流量當道、後浪猛拍前浪的年代,螢幕上的新面孔層出不窮,一個比一個更會“出圈”,彷彿誰不爆紅一下,就得被遺忘在歷史角落。但在這樣的熱鬧背後,總有一些熟悉的名字,即使不常露面,也從未真正離開大眾的視線。比如說起中國功夫,你第一個想到的是誰?有人說李小龍,有人說甄子丹,可還有一個人,是我們這一代人從動畫片看到大銀幕的記憶——成龍。
最近,網上傳出了一組照片,說是有人在美國的某家武術館里遇到了成龍。夜裡拍的,光線不太好,但人沒認錯。他穿著一身運動服,站在鏡頭前笑容可掬,臉上的皺紋和一頭白髮幾乎蓋不住那股熟悉的親切勁兒。他那雙練武多年、青筋暴起的雙手,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痕跡和功夫的執念。不少網友在看到照片之後直呼:“龍叔老了啊”,但也有不少人留言,“他還是那個能打的成龍”。
其實他不只是“能打”,更是一直在“打”。這回在美國,他不是旅遊,也不是休假,而是在拍戲。而且不是一部,是兩部。一個七十一歲的老人,不但親自上陣演戲,還要兼顧武術指導的工作,說實話,這樣的狀態,不服都不行。
拍戲這件事,對成龍來說,不是工作,是信仰。從他年輕時沒日沒夜練功、拍戲不帶替身,到現在白髮蒼蒼還在堅持每天進武館,那份拼勁,早已經不是為了賺錢或者名氣了。更別說,他的每一塊傷疤,都是拼出來的勳章。
有人可能記得,《員警故事》系列裡的打鬥場景驚險刺激,堪比真實街頭巷戰。可背後卻是他一次次的受傷換來的。比如拍《英倫對決》的時候,肌肉撕裂到腸子都快露出來了;拍《龍兄虎弟》時,從樹上摔下來,耳朵直接就廢了一邊。這些經歷擱別人身上,早退圈養傷去了,他卻是傷沒好又上場。
很多人小時候看他打怪破案,長大了才知道,那些搞笑背後藏著的是他對動作片極致追求的偏執。他從不喜歡“假摔”,每一場打戲都要真實呈現,寧願多摔幾次,也不願拿觀眾當傻子。就連現在,有些年輕演員用替身上陣,他也會私下裡提點幾句:“這行要有點敬畏心”。
成龍的成長路,聽著像一部電視劇。他小時候家裡並不寬裕,父親為了生活當上廚子,還不得不離開香港另謀出路。他自己呢,被送進戲劇學院,過上了不是人過的日子。每天三點多就得起床拉筋、練功、打拳,一呆就是十年。那時候他跟洪金寶他們一起練,練到掉眼淚沒人管,累到骨頭響也得繼續。但正是這些年紮下的根,才成就了後來那個能飛簷走壁、翻牆躍屋的動作巨星。
成龍從小到大不靠天賦,全憑死磕。他在圈內的口碑也是靠真刀真槍搏出來的。他帶出來的“成家班”,到現在還在各大劇組裡繼續發光發熱。別看這些兄弟們平常話不多,但每一個都是真刀真槍的硬骨頭,在現場不叫苦、不喊疼,正是成龍精神的傳人。
說到成龍的影響力,那可是從動畫片延續到現實生活的。誰小時候沒看過《成龍歷險記》?那會兒動畫片里的龍叔,一邊打怪一邊教人做人道理,什麼“正義”、“勇氣”、“團結”,一句句都刻在記憶里。比起現在那些畫風精緻卻沒什麼靈魂的動畫,那些年成龍的動畫才真算得上“寓教於樂”。
他的電影,也從來不止是打打殺殺那麼簡單。《十二生肖》那部電影,甚至都引來了海外國家歸還文物的行動。有人可能覺得這說得誇張,但事實就是如此。有些事兒,得有人拍醒才行。他用電影說話,傳達出對文化、歷史的尊重,也讓更多人知道,中國的東西,不能隨便拿。
很多人以為,他在拿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之後,就該功成身退了。但他沒有。他依舊還在片場跑、在武館練、在電影裡搏命。那場領獎儀式上,他笑著說:“我拍了五十多年電影,終於拿到這個獎。”台下全體起立鼓掌,那一刻,不管你是不是中國人,都會為這個滿身傷痕的老人感到敬佩。
在這次被偶遇的照片裡,他的狀態雖然明顯衰老,但那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從容和平和,反倒更讓人覺得踏實。他沒有架子,也沒扮酷,普通運動服一穿,手插口袋站那兒,彷彿就是你街頭巷尾遇到的一個退休鄰居。可仔細看,那一身歲月積澱下來的氣質,讓人不敢小看他。
看他走到今天,不能不說,他是中國武術的一個縮影。從香港街頭一路打到好萊塢,他把中國功夫從小眾搬上了世界大舞臺。他的每一次亮相,不只是為自己,更像是為整個中國動作電影在發聲。即使現在不常在國內露臉,但他的一舉一動,依舊被無數人關注著。
有些人,年紀大了會選擇隱退,安安靜靜地過自己的日子。而成龍沒有。他選擇繼續留在一線,繼續打、繼續拍、繼續教。有人問,這麼大歲數了,還折騰啥呢?他也沒說什麼豪言壯語,只一句:“我喜歡這個。”
很多東西可以學,但喜歡無法複製。正因為有這種發自內心的熱愛,他才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不怕摔、不怕痛、不怕老。
現在成龍還在美國拍戲,圈子裡的人說他計劃中的兩部新片,依舊是動作片,依舊是高強度的打鬥設計,甚至有不少親自上陣的鏡頭。想到這一點,不少人都開始期待:七十一歲的他,這次又會帶來什麼驚喜?
不過說到底,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重回巔峰”,也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能打”。更像是一個老朋友,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繼續發光發熱。他不是退不下去,而是不願停下來。
那麼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看著,繼續支援,繼續讓這位中國功夫的代表人物,繼續活躍在屬於他的舞臺上。
成龍七十一歲了,可在他身上,我們沒看到歲月帶走了熱情,反倒看到了堅持的力量。或許,這才是“武”的真義——不僅是手上能打,更是心裡能扛。如今他依舊活躍在片場,依舊在國外為中國功夫發聲,也許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在大銀幕上再次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再一次被他的拼勁所打動。你說,會是哪一場打戲,再次讓人屏住呼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