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餐的消逝
城裡人近來頗喜歡野餐一事。三五好友,攜了精緻便當、環保餐具之類,尋一處草地,鋪開方格布,便算是與自然相親了。他們排出九文大錢,買些有機食物,又掏出手機,將那些食物與自己的笑臉一併拍下,傳到網上,博得幾個點讚,便心滿意足,以為這便是野餐的真諦了。
我想,野餐本不是這樣的。幼時在鄉下,野餐乃是農忙時節,農婦們為田間勞作的丈夫送飯的勾當。粗瓷碗里盛著鹹菜蘿蔔乾,竹籃中躺著幾個黑面饅頭,尋一棵老槐樹的蔭涼處,席地而坐,匆匆扒拉幾口,便又下地去了。那飯菜自然談不上精緻,餐具更無所謂環保,不過是生計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而今的野餐者,精心準備了藤編籃子、實木砧板、不鏽鋼刀叉,還要講究擺盤藝術。他們咀嚼著進口乳酪,啜飲著氣泡水,眼睛卻時時瞟向手機螢幕。野餐之於他們,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自然不過是背景板罷了。
曾見一群野餐者離去后的草地,遺下幾片塑膠紙,在風中簌簌地抖動,像是無聲的嘲弄。他們的環保餐具,終究抵不過骨子裡的浪費罷。
野餐本是與土地親近的法子,如今卻成了遠離土地的儀式。